本實用新型涉及橡塑造粒的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切粒的橫切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橡塑造粒行業使用的切粒機,大多數用于擠出拉條切粒,其僅可以進行橫向切斷功能?,F有技術中開練造粒離不開后道的擠出裝置,開煉機煉膠后把塑化的膠片投入擠出機擠出成型條狀,然后用橫向切斷切粒機切成粒子,即開煉機擠出的膠片需要經過擠出機構形成條狀結構,然后再使用橫向切斷切粒機切成粒子,需要在兩個工位上進行作業,使得生產周期延長,且物料轉運需要額外的場地和成本,生產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切粒的橫切結構,其布置于縱向切條機構之后,將條狀結構快速橫切完成切粒,在開煉造粒方面可節省擠出環節,大大地節省生產成本。
一種切粒的橫切結構,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橫切直線定刀、橫切輥刀,所述橫切直線定刀平行于所述橫切輥刀的中心軸布置,所述橫切直線定刀的刀口朝向所述橫切輥刀的外環面布置,所述橫切輥刀上安裝有條狀切刀,相鄰的條狀切刀沿著橫切輥刀的外環面平行布置并留有一定圓周向距離,所述條狀切刀的外部刀口外凸于所述橫切輥刀的外環面,工作狀態下所述條狀切刀的外部刀口與所述橫切直線定刀的刀口之間形成剪切結構,所述橫切輥刀的輸入端外接有轉動輸入裝置。
其進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橫切輥刀位于所述橫切直線定刀的刀口下方,所述橫切輥刀自條狀物料下落點向靠近所述橫切直線定刀的刀口處轉動,確保轉動較短距離后即完成切粒;
所述橫切輥刀的正下方布置有斜向溜槽,弧形罩的上端固裝于所述橫切直線定刀的刀背側,所述弧形罩沿著所述橫切輥刀的外環面輪廓平行向布置直至所述斜向溜槽的入口處,確保成型顆粒被順利輸送進入斜向溜槽內;
所述條狀切刀斜向布置于所述橫切輥刀的外環面,相鄰的條狀切刀平行向布置,確保橫切快速高效進行。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將切粒的橫切結構布置于縱向切條機構之后,開煉機擠出的膠片經過縱向切條機構被切成條狀,條狀結構垂直下落到橫切輥刀的外環面,并且覆蓋對應位置的條狀切刀的刀口,之后隨著橫切輥刀一起被輸送,經過橫切輥刀的條狀切刀、橫切直線定刀的刀口之間形成的剪切結構,被切成粒子狀,其布置于縱向切條機構之后,將條狀結構快速橫切完成切粒,在開煉造粒方面可節省擠出環節,大大地節省生產成本。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結構示意圖(去除斜向溜槽);
圖3為本實用新型布置于縱向切條機構的具體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所對應的名稱如下:
橫切直線定刀1、橫切輥刀2、中心軸3、刀口4、外環面5、條狀切刀6、外部刀口7、斜向溜槽8、弧形罩9、相互切料區域10。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切粒的橫切結構,見圖1、圖2:其包括橫切直線定刀1、橫切輥刀2,橫切直線定刀1平行于所述橫切輥刀2的中心軸3布置,橫切直線定刀1的刀口4朝向橫切輥刀2的外環面5布置,橫切輥刀2上安裝有條狀切刀6,相鄰的條狀切刀6沿著橫切輥刀2的外環面5平行布置并留有一定圓周向距離,條狀切刀6的外部刀口7外凸于橫切輥刀2的外環面5,工作狀態下條狀切刀6的外部刀口7與橫切直線定刀1的刀口4之間形成剪切結構,橫切輥刀2的輸入端外接有轉動輸入裝置(圖中未畫出,屬于現有成熟技術)。
橫切輥刀2位于橫切直線定刀1的刀口4的下方,橫切輥刀2自條狀物料下落點向靠近橫切直線定刀1的刀口4處轉動,確保轉動較短距離后即完成切粒;
橫切輥刀2的正下方布置有斜向溜槽8,弧形罩9的上端固裝于橫切直線定刀1的刀背側,弧形罩9沿著橫切輥刀2的外環面5輪廓平行向布置直至斜向溜槽8的入口處,確保成型顆粒被順利輸送進入斜向溜槽8內;
條狀切刀6斜向布置于橫切輥刀2的外環面5,相鄰的條狀切刀6平行向布置,確保橫切快速高效進行。
具體實施方式、見圖1~圖3:將整個結構布置于兩根縱切軸的相互切料區域10的正下方,開煉機擠出的膠片經過兩根縱切軸的相互切料區域10后被切成條狀,條狀結構垂直下落到橫切輥刀2的外環面5,并且覆蓋對應位置的條狀切刀6的刀口,之后隨著橫切輥刀2一起被輸送,經過橫切輥刀2的條狀切刀6、橫切直線定刀1的刀口4之間形成的剪切結構,被切成粒子狀,然后在弧形罩9的導流作用下順利進入斜向溜槽8內。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內容僅為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不能被認為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創造的實施范圍。凡依本實用新型創造申請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改進等,均應仍歸屬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涵蓋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