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一種鞋底材料二次快速成型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2217720閱讀:456來源:國知局
一種鞋底材料二次快速成型機的制作方法與工藝

本實用新型屬鞋材成型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鞋底材料二次快速成型機。



背景技術:

EVA二次成型是鞋底模具工藝里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生產效率的高低直接影響企業的效益水平,特別是在鞋材行業,更是影響鞋材成本高低的一大重要因素,因此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一大關鍵。

現有的EVA二次成型機,主要分為兩大類,分別為傳統型與快速型,但兩類均不可避免的存在些許缺點。

傳統的EVA二次成型機,采用分站式加熱冷卻工藝,其加熱位置與冷卻位置固定。因此,每臺成型設備成雙設置,一字排開,其中每一個加熱站需與一個冷卻站組合。在合模方面,傳統成型機采用人工手動合模,需要人工將上模蓋手動翻回下模重合。在冷熱轉換過程,模具在加熱站和冷卻站之間需要人工手動搬運。在冷卻工藝上,采用冷水直接澆注在模具上實現冷卻。因此傳統的EVA二次成型機存在著缺點如下:1、操作者需要在模具仍處高溫的情況下將模具從高溫區手動搬運至冷卻區,這對操作者的工作環境產生較大的威脅。2、設備使用效率低下,同一時間內,同一組內的加熱站與冷卻站僅有一站在工作,設備的利用率低下。

現有的一種EVA快速成型機,如申請號201410526354.X,名稱為“自動鞋材二次發泡成型機”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所述公開,其包括:機架,所述機架用于安裝其他機構;鎖模機構,所述鎖模機構包括上板、中板、下板、導柱、開合模油缸和增壓油缸,上板和下板分別固定于導柱的上方和下方,中板可滑動的設置于導柱上,開合模油缸連接上板和中板并帶動中板沿導柱上下移動,增壓油缸連接上板和中板;滑模機構,所述滑模機構 包括滑模油缸、滑模板和滑模固定板,滑模固定板固定于下板上,滑模板和滑模固定板通過滑模油缸連接,滑模板在滑模油缸帶動下可沿水平滑動的設置于滑模固定板上;模具,所述模具包括上模具和下模具,上模具固定于中板上,下模具固定于滑模板上,所述模具內設有循環通道;加熱冷卻機構,所述加熱冷卻機構與模具內的循環通道連通。

上述專利的成型機采用一站式加熱冷卻工藝,其加熱冷卻方式,靠的是熱傳遞。液壓缸將模具上下的兩塊傳遞板緊壓在模具上,傳遞板先加熱后迅速冷卻,將溫度傳遞到模具,使得模具溫度隨之上升和下降。該機器采用機械合模,在更換模具時,利用液壓缸,將下模具頂出熱傳遞區域,從而更換下模具,上模具仍處在熱傳遞區域。該成型機還存在著以下不盡合理之處:1、從能量的角度看,傳遞板加溫后再降溫勢必造成能量的流失。2、經調查,傳遞板在冷熱之間迅速變化,會對機器的整體穩定性產生影響,故障率偏高。3、模具的更換不夠便捷,上模具始終處于熱傳遞區域,對操作者的更換產生一定難度。

鑒于此,本案發明人對上述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產生。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鞋底材料二次快速成型機,該成型機能夠極大改善操作者的工作環境,減輕操作者工作量,實現鞋底自動成型,同時,提高能量的利用率,實現高效、節能、環保、合理利用能量傳遞,保證成型機工作的穩定性。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這樣的技術方案:

一種鞋底材料二次快速成型機,包括用以容置鞋底材料的模具、用以對模具進行加熱的加熱模站、用以對模具進行冷卻的一號冷卻模站,還包括用以對模具進行冷卻的二號冷卻模站,一號冷卻模站和二號冷卻模站分設在加熱模站的兩側,所述模具包括對應一號冷卻模站設置的一號模具和對應二號冷卻模站設置的二號模具,還包括自動傳送機構,一號模具以可 以在一號冷卻模站與加熱模站之間移動的方式配置在自動傳送機構上,二號模具以可以在二號冷卻模站與加熱模站之間移動的方式配置在自動傳送機構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自動傳送機構包括滑軌,所述一號模具上連接有一號滑塊,一號滑塊可滑動地配設在滑軌上,一號滑塊上連接有可以驅動一號滑塊沿滑軌來回移動的一號驅動機構,所述二號模具上連接有二號滑塊,二號滑塊可滑動地配設在滑軌上,二號滑塊上連接有可以驅動二號滑塊沿滑軌來回移動的二號驅動機構。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一號驅動機構包括一號電機、與一號電機傳動連接的一號絲桿以及配設在一號絲桿上的一號絲桿螺母,一號絲桿螺母與所述一號滑塊連接;所述二號驅動機構包括二號電機、與二號電機傳動連接的二號絲桿以及配設在二號絲桿上的二號絲桿螺母,二號絲桿螺母與所述二號滑塊連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一號冷卻模站包括一號下板、一號下傳遞板、一號上傳遞板、一號中板、一號上板、一號液壓缸以及一號立柱,一號上板和一號下板分別固定在一號立柱的上方和下方,一號中板可滑動地設置在一號立柱上,一號液壓缸連接一號上板和一號中板并帶動一號中板沿一號立柱上下移動;所述二號冷卻模站包括二號下板、二號下傳遞板、二號上傳遞板、二號中板、二號上板、二號液壓缸以及二號立柱,二號上板和二號下板分別固定在二號立柱的上方和下方,二號中板可滑動地設置在二號立柱上,二號液壓缸連接二號上板和二號中板并帶動二號中板沿二號立柱上下移動;所述加熱模站包括三號下板、三號下傳遞板、三號上傳遞板、三號中板、三號上板、三號液壓缸以及三號立柱,三號上板和三號下板分別固定在三號立柱的上方和下方,三號中板可滑動地設置在三號立柱上,三號液壓缸連接三號上板和三號中板并帶動三號中板沿三號立柱上下移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一號模具通過一號托塊連接在所述一號滑塊上,所述一號滑塊與一號托塊之間設有用以支撐一號托塊的一號彈性機構,一號托塊以可相對一號滑塊縱向移動的方式連接在一號彈性機構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一號滑塊上連接有一號連接板,所述一號托塊通過一號螺釘連接在一號連接板上,一號托塊對應一號螺釘開設有一號收納孔,一號螺釘穿設在一號收納孔中,所述一號彈性機構為容置于一號收納孔中的一號彈簧,在一號收納孔內設有一號限位部,一號彈簧套設在一號螺釘外且一號彈簧的一端抵頂在一號連接板的上端面,另一端抵頂在該一號限位部上。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一號滑塊上連接有一號導塊,所述一號絲桿螺母固定在一號導塊上,一號導塊上開設有供所述一號絲桿穿過的一號導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一號模具包括一號模箱和以可掀開方式設置在一號模箱上的一號模蓋,一號模蓋的一端鉸接在一號模箱上,在一號模蓋上設有一號上連接件,在一號模箱上設有一號下連接件,一號上連接件與一號下連接件通過一號插銷組件進行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一號插銷組件包括一號插銷座和設置在一號插銷座上的一號插銷,在所述一號上連接件上設有一號上連接孔,在所述一號下連接件上設有一號下連接孔,一號插銷對應一號下連接孔設置,還包括用以將一號插銷推入一號下連接孔的一號鎖緊機構,一號鎖緊機構設置在所述一號冷卻模站與加熱模站之間,還包括用以將一號插銷推離一號下連接孔的一號解鎖機構,一號解鎖機構對應所述一號冷卻模站設置。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一號自動開蓋機構,在所述一號模蓋上設有一號掛圈,一號自動開蓋機構包括與一號掛圈配合的一號掛 鉤和用以帶動一號掛鉤向上移動的一號掛鉤驅動機構。

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后,至少具有如下優點:

1、一個加熱模站配合兩個冷卻模站使用,一號冷卻模站和二號冷卻模站共用一個加熱模站,采用兩套模具,當一號模具在加熱模站進行加熱時,二號模具進行裝料或者冷卻,有效地減少加熱模站的閑置,減少了能源的浪費;相比于一站式加熱冷卻成型機,本實用新型可避免反復進行升溫和降溫,能夠降低能量損耗,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

2、模具的加熱和冷卻設置在不同模站內,機械零部件工作環境溫度改變幅度低,能有效降低機械出現故障的頻率;

3、在模具加熱和冷卻的過程中,通過自動傳送機構來進行模具的搬運,極大地降低操作者工作量;

4、一號冷卻模站和二號冷卻模站分設在加熱模站的兩側,形成雙工位,操作者在一號冷卻模站處和二號冷卻模站處裝料,能夠遠離加熱模站,改善操作者的勞動環境。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A處的放大圖;

圖3為一號模具配合一號滑塊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圖3中B處的放大圖;

圖5為一號模具配合一號掛鉤驅動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一號解鎖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第二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8為圖7中C處的放大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10為圖9中D處的放大圖;

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三種實施方式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

10-一號模具 11-一號模箱

12-一號模蓋 13-一號上連接件

14-一號上連接孔 15-一號下連接件

16-一號下連接孔 17-一號插銷座

18-一號插銷 19-一號掛圈

20-一號冷卻模站 21-一號下板

22-一號下傳遞板 23-一號上傳遞板

24-一號中板 25-一號上板

26-一號液壓缸 27-一號立柱

30-加熱模站 40-一號電機

41-一號絲桿 42-一號絲桿螺母

43-滑軌 44-一號滑塊

45-一號導塊 46-一號托塊

47-一號連接板 48-一號導孔

49-一號限位部 50-一號掛鉤驅動機構

51-一號掛鉤 60-一號螺釘

70-一號彈簧 81-一號解鎖機構

82-一號鎖緊機構 811-第一氣缸

812-第二氣缸 813-第三氣缸

90-二號冷卻模站 100-方管

200-一號模框 201-支撐塊

202-一號導槽 203-第一彈簧

300-驅動氣缸 400-安裝塊

401-限位槽 402-錐形塊

403-導柱 501-第一滑動塊

502-第二滑動塊 601-第一導塊

602-第一滑道 603-第二導塊

604-第二滑道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進行詳細闡述。

參照圖1至圖11,一種鞋底材料二次快速成型機,包括用以容置鞋底材料的模具、用以對模具進行加熱的加熱模站30、用以對模具進行冷卻的一號冷卻模站20,還包括用以對模具進行冷卻的二號冷卻模站90,一號冷卻模站20和二號冷卻模90站分設在加熱模站30的兩側,所述模具包括對應一號冷卻模站20設置的一號模具10和對應二號冷卻模站90設置的二號模具,還包括自動傳送機構,一號模具10以可以在一號冷卻模站20與加熱模站30之間移動的方式配置在自動傳送機構上,二號模具以可以在二號冷卻模站90與加熱模站30之間移動的方式配置在自動傳送機構上。在圖1中,一號冷卻模站20、加熱模站30以及二號冷卻模站90三者呈直線排開,以一號冷卻模站20靠近加熱模站30的一端為內端,相對另一端為外端,以二號冷卻模站90靠近加熱模站30的一端為內端,相對的另一端為外端,加熱模站30設置在一號冷卻模站20與二號冷卻模站90之間,一號模具10從一號冷卻模站20的外端經過一號冷卻模站20可送入加熱模站30,二號模具(圖中未示出)從二號冷卻模站90的外端經過二號冷卻模站可送入加熱模站30,采用這種方式,在裝料時,操作者距離加熱模站30的距離較遠,能夠避免加熱模站30對操作者的影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自動傳送機構包括滑軌43,該滑軌43從一號冷卻模站20的外端依次穿過一號冷卻模站20、加熱模站30以及二號冷卻模站90,并延伸至二號冷卻模站90的外端,在實施例中,滑軌43為兩條,平行設置。所述一號模具10上連接有一號滑塊44,一號滑塊44可滑動地配設在滑軌43上,一號滑塊44上連接有可以驅動一號滑塊 44沿滑軌43來回移動的一號驅動機構,所述二號模具上連接有二號滑塊,二號滑塊可滑動地配設在滑軌43上,二號滑塊上連接有可以驅動二號滑塊沿滑軌43來回移動的二號驅動機構。

二號驅動機構和一號驅動機構可以采用相同的結構,在此主要以一號驅動機構進行說明,一號驅動機構主要用來驅動一號滑塊44在滑軌43上來回移動,為此,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采用一些常用的技術手段,如采用氣缸或者油缸來驅動,其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一號驅動機構包括一號電機40、與一號電機40傳動連接的一號絲桿41以及配設在一號絲桿41上的一號絲桿螺母42,一號絲桿41與一號電機40的輸出軸通過聯軸器進行連接,一號絲桿螺母42與所述一號滑塊44連接;所述二號驅動機構包括二號電機、與二號電機傳動連接的二號絲桿以及配設在二號絲桿上的二號絲桿螺母,二號絲桿螺母與所述二號滑塊連接。

在本實用新型中,一號冷卻模站20、二號冷卻模站90、加熱模站30均可以采用現有設備,在此主要以一號冷卻模站20進行說明,具體地,所述一號冷卻模站20包括一號下板21、一號下傳遞板22、一號上傳遞板23、一號中板24、一號上板25、一號液壓缸26以及一號立柱27,一號上板23和一號下板22分別固定在一號立柱28的上方和下方,一號中板24可滑動地設置在一號立柱27上,一號液壓缸26連接一號上板23和一號中板24并帶動一號中板24沿一號立柱27上下移動。采用這種結構,將一號模具10送至一號上傳遞板23與一號下傳遞板22之間進行冷卻。所述二號冷卻模站包括二號下板、二號下傳遞板、二號上傳遞板、二號中板、二號上板、二號液壓缸以及二號立柱,二號上板和二號下板分別固定在二號立柱的上方和下方,二號中板可滑動地設置在二號立柱上,二號液壓缸連接二號上板和二號中板并帶動二號中板沿二號立柱上下移動;所述加熱模站包括三號下板、三號下傳遞板、三號上傳遞板、三號中板、三號上板、三號液壓缸以及三號立 柱,三號上板和三號下板分別固定在三號立柱的上方和下方,三號中板可滑動地設置在三號立柱上,三號液壓缸連接三號上板和三號中板并帶動三號中板沿三號立柱上下移動。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一號模具10通過一號托塊46連接在所述一號滑塊44上,所述一號滑塊44與一號托塊46之間設有用以支撐一號托塊46的一號彈性機構,一號托塊46以可相對一號滑塊44縱向移動的方式連接在一號彈性機構上。采用這種結構,一號滑塊44滑動的過程中,一號模具10呈懸浮狀態而不會接觸一號下傳遞板22和三號下傳遞板,從而保證一號模具10的順利移動,而在加熱或則冷卻過程中,以冷卻為例,在一號上傳遞板23下壓時,一號模具10克服該一號彈性機構的彈力向下移動,直到一號模具10抵靠在一號下傳遞板22,一號上傳遞板23和一號下傳遞板22分別抵靠在一號模具10的上下表面,對一號模具10進行冷卻處理,在一號上傳遞板23和三號上傳遞板向上抬起時,一號模具10在一號彈性機構的作用下向上浮起,從而脫離一號下傳遞板22和三號下傳遞板。

一號彈性機構采用多種結構,其主要使一號模具10在處于非加熱或非冷卻處理時,能夠脫離加熱傳遞板或者冷卻傳遞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機臺具體結構來設計,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一號滑塊44上連接有一號連接板47,所述一號托塊46通過一號螺釘60連接在一號連接板47上,一號托塊46對應一號螺釘60開設有一號收納孔,一號螺釘60穿設在一號收納孔中,所述一號彈性機構為容置于一號收納孔中的一號彈簧70,在一號收納孔內設有一號限位部49,一號彈簧70套設在一號螺釘60外且一號彈簧70的一端抵頂在一號連接板47的上端面,另一端抵頂在該一號限位部49上。一號螺釘60與一號連接板47連接處采用螺紋連接,一號螺釘60與一號托塊46采用可相對滑動的方式連接,一號托塊46可以沿著一號螺釘60的軸向移動,通過一號螺釘60的螺帽限制一號托塊46的縱向移動距離。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一號滑塊44上連接有一號導塊45,所述一號絲桿螺母42固定在一號導塊45上,一號導塊45上開設有供所述一號絲桿41穿過的一號導孔48。二號模具與二號滑塊的連接結構和一號模具10與一號滑塊44的連接結構相同,兩者僅在安裝的位置不同,這里不再進行詳細描述。

參照圖7和圖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優選方式,所述一號滑塊為一號模框200,一號模具10設置在一號模框200內,在一號模具10與一號模框200之間設有一號彈性件,所述二號滑塊為二號模框,二號模具設置在二號模框內,在二號模具與二號模框之間設有二號彈性件。采用這種結構,一號模塊200在滑軌43上滑動,而借助一號彈性件的作用,一號模具10可以在一號模框200內上下浮動,從而使得一號模具10能夠與一號上傳遞板和一號下傳遞板充分接觸,進行快速地熱傳導。在本實用新型中,導軌43優選異形導軌條,該導軌封閉性較小,約束力減少,不會產生過定位而導致傳動不順,一號模框200上設有與導軌配合的導輪,實現一號模框200的穩定傳動。

在實施例中,一號模具10的兩側上分別連接有支撐塊201,具體地,支撐塊201可以連接在一號模箱12的外壁上,所述一號模框200內設有一號導槽202,在實施例中,一號導槽202個數為四個,所述一號彈性件為容置在一號導槽202的第一彈簧203,每個一號導槽202中配置一個第一彈簧203,第一彈簧203的下端抵頂在一號導槽202內,第一彈簧203的上端抵頂在支撐塊201的下端,支撐塊201沿模具10的寬度方向延伸,其兩端對應設置一個第一彈簧203,采用這種結構,當一號模具10受到向下壓力時,支撐塊201壓縮第一彈簧203,從而使得一號模具10在第一模框200內整體向下移動,在一號模具10受到的向下壓力消失時,支撐塊201在第一彈簧203的作用下向上運動,一號模具10實現復位。所述二號模框內設有二號導槽,所述二號彈性件為容置在二號導槽內的第二彈簧,第二彈簧的下端抵頂在二號導 槽內,第二彈簧的上端抵頂在所述二號模具的下端,具體地,在二號模具上也可以設置支撐塊,其整體結構與一號模具10的連接結構相同。采用上述的結構,相比于第一種實施方式,其加工精度要求較低,能夠提升設備的制造效率。

參照圖11,在該實施方式,支撐塊201為三塊,一號導槽202的個數相應的為三個,每個一號導槽202對應一塊支撐塊201設置,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機臺的設計需求,對支撐塊201的形狀、個數以及位置進行調整。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一號模具10包括一號模箱11和以可掀開方式設置在一號模箱11上的一號模蓋12,一號模蓋12的一端鉸接在一號模箱11上,在一號模蓋11上設有一號上連接件13,在一號模箱11上設有一號下連接件15,一號上連接件13與一號下連接件15通過一號插銷組件進行連接。通過一號插銷組件實現一號上連接件13與一號下連接件15的連接,來實現合模。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一號插銷組件包括一號插銷座17和設置在一號插銷座17上的一號插銷18,一號插銷18可滑動地配置在一號插銷座17上,在所述一號上連接件13上設有一號上連接孔14,在所述一號下連接件15上設有一號下連接孔16,一號插銷18對應一號下連接孔16設置,在一號模蓋12蓋合至一號模箱11后,一號上連接孔14和二號上連接孔16處于同軸位置,還包括用以將一號插銷18推入一號下連接孔16和用以將一號插銷18推離一號下連接孔16的插銷驅動機構。

作為插銷驅動機構的第一種實施方式,插銷驅動機構包括用以將一號插銷18推入一號下連接孔16的一號鎖緊機構81,一號鎖緊機構81設置在所述一號冷卻模站20與加熱模站30之間,還包括用以將一號插銷18推離一號下連接孔16的一號解鎖機構82,一號解鎖機構82對應所述一號冷卻模站20設置。采用這種結構,可以實現自動鎖模和自動開模,工作時,在一號模具10進行加熱前,通過一號鎖模機構81將一號插銷18插入一號上連接孔14 和一號下連接孔16中,實現一號模箱11和一號模蓋12的鎖合,當一號模具10冷卻處理之后,通過一號解鎖機構82將一號插銷18從一號上連接孔14和一號下連接孔16推出,以便將一號模蓋12從一號模箱11中打開。一號鎖模機構81和一號解鎖機構82主要起到推動一號插銷18的作用,一號鎖模機構81和一號解鎖機構82可以采用相同的結構,以一號鎖模機構81為例,一號鎖模機構81包括第一氣缸811、第二氣缸812以及第三氣缸813,第二氣缸812連接在第一氣缸811的活塞桿上,第三氣缸813連接在第二氣缸812的活塞桿上,第三氣缸813的活塞桿作為推桿來推動一號插銷18。通過三個氣缸的組合,實現第三氣缸813的活塞桿在三維空間的移動,使得第三氣缸813的活塞桿移動至一號插銷18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機臺的實際結構和一號插銷18所處的位置來進行三個氣缸的安裝。

參照圖7至圖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方式,插銷驅動機構直接采用驅動氣缸300,驅動氣缸300的活塞桿與一號插銷18連接,通過驅動氣缸300活塞桿的伸縮帶動一號插銷18的移動,從而將一號插銷18推入一號上連接孔14和一號下連接孔16中。在該方案中,驅動氣缸300固定在支撐塊201上,隨著支撐塊201可以上下移動。相比第一種實施方式的插銷驅動機構,本實施方式減少了氣缸的數量,其穩定性和生產效率均得到提高。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還包括一號自動開蓋機構,通過一號自動開蓋機構來實現一號模蓋12的自動開啟和蓋合。

在本實用新型中,在所述一號模蓋12上設有一號掛件,一號自動開蓋機構包括與一號掛件配合的一號勾件和用以帶動一號勾件向上移動的一號勾件驅動機構。

作為一號自動開蓋機構的第一種優選方式,一號掛件為一號掛圈19,一號勾件為一號掛鉤51。在實施例中,一號掛鉤驅動機構50選用氣缸或者油缸,以氣缸為例,氣缸的活塞桿與一號掛鉤51連接,通過活塞桿的伸縮來進行開蓋。在本實用新型中,氣缸的上端連接在一號冷卻模站20上,氣 缸的下端朝一號模具10設置,在一號模蓋12的開啟過程中,在氣缸活塞桿動作的同時,一號模具10在一號絲桿41上移動,直到一號模蓋12開啟至一定的角度。本實用新型中,二號模具對應也設有二號自動開蓋機構,其結構與一號自動開蓋結構的結構相同,僅在安裝位置不同,這里不再進行詳述。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號自動開蓋機構的第二種優選方式,與第一種實施方式不同的是,在第二種實施方式,一號掛件為設置在一號模蓋12上的安裝塊400,在安裝塊400上設有限位孔401,限位孔401從安裝塊400的上端面貫穿至下端面,且限位孔401延伸至安裝塊400的側壁并形成一入口部,一號勾件為連接在氣缸活塞桿上的導柱403和連接在導柱403下端的錐形塊402,導柱403的直徑小于限位孔401的內徑,錐形塊402的最大外徑大于限位孔401的內徑,隨著一號模具10的移動,導柱403卡入限位孔401內,之后氣缸動作帶動錐形部402向上移動,同時一號模具10沿滑軌移動,從而將第一模蓋12掀起。

作為本實用新型,一號自動開蓋機構的第三種實施方式,一號自動開蓋機構還包括連接在所述一號模蓋12上的滑動件和與機架固定連接的導塊,導塊上設有用以使所述一號模蓋12相對所述一號模箱11開合的滑道,滑動件配合在滑道中。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方式,所述滑動件包括第一滑動件501和第二滑動件502,所述導塊包括第一導塊601和第二導塊603,所述滑道包括設置在第一導塊601上的第一滑道602和設置在第二導塊603上的第二滑道604,第一滑動件501和第二滑動件502分設在所述一號模具10的兩側,第一滑動件501和第二滑動件502分別連接一號模蓋12的兩側。當一號模具10在滑軌25上滑動時,第一滑動件501在第一滑道602上滑動,第二滑動件502在第二滑道604上滑動時,從而使得一號模蓋12繞著自身的鉸接部轉動,實現開蓋或者合蓋。對于第一滑道602和第二滑道604的 軌跡,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根據一號模蓋12需要的開啟程度進行相應的設置。采用這種結構,無需利用氣缸或者油缸,其直接利用滑動件和導塊的作用實現開蓋和盒蓋,其整體結構簡易,設備的運行更加穩定。

在本實用新型中,一號模具10和二號模具分別在滑軌43的兩端處進行裝料,在一號模具10送至加熱模站30進行加熱時,操作者可以對二號模具進行裝料或者下料,之后一號模具10從加熱模站30送出并送入一號冷卻模站20進行冷卻,與此同時可以將二號模具送入加熱模站30中。在本實用新型中,一號冷卻模站20和二號冷卻模站設置在加熱模站30的兩側,獨立工作,形成雙工位。一號模具10和二號模具交替使用加熱模站30,充分利用加熱模站30,減少了設備的閑置。

在本實用新型中,為了避免因絲桿長度過長而產生擺動同時減少成本,在保證一號模具10和二號模具行程的條件下,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將圖1中第一絲桿41和第二絲桿的長度減短。

在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種實施方式中,直接通過多根方管,焊接成機架,各模站的上板均固定在該機架上,一號冷卻模站20、加熱模站30以及二號冷卻模站90的中板無需利用立柱進行引導,整個成型機的結構更加簡易、能夠減小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產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圖示和實施例,任何人對其進行類似思路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手机| 新平| 凉城县| 疏勒县| 福海县| 策勒县| 治多县| 凤庆县| 阜平县| 收藏| 延边| 高台县| 色达县| 武陟县| 富锦市| 翼城县| 广南县| 原平市| 新安县| 沂南县| 房山区| 朝阳区| 和龙市| 涟源市| 眉山市| 宣武区| 西华县| 定边县| 翼城县| 太和县| 南木林县| 体育| 军事| 饶平县| 长武县| 乐山市| 洛阳市| 通化市| 吐鲁番市| 葵青区| 古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