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化工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改性料色母料生產裝置。
背景技術:
色母料,是由樹脂和大量顏料(達50%)或染料配制成高濃度顏色的混合物。色母又名色種,是一種把超常量的顏料或染料均勻載附于樹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體。加工時用少量色母料和未著色樹脂摻混,就可達到設計顏料濃度的著色樹脂或制品。
色母料是由樹脂和大量顏料(達50%)或染料配制成高濃度顏色的混合物。色母又名色種,是一種把超常量的顏料或染料均勻載附于樹脂之中而制得的聚集體。加工時用少量色母料和未著色樹脂摻混,就可達到設計顏料濃度的著色樹脂或制品,現在的色母料在制作的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就是:1. 染料都是集中投放,混合不均勻所致;2. 在混料的過程中,產生的刺鼻氣味容易從混料斗溢出,影響車間的生產環境;3.色母料的破碎效果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改性料色母料生產裝置。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改性料色母料生產裝置,包括裝置外殼,所述裝置外殼內部設置有混料腔與破碎腔,所述裝置外殼上端設置有進料蓋板,底部一側設置有排料蓋板,所述裝置外殼內部設置有混合組件,所述破碎腔一側設置有破碎組件A、破碎組件B,所述破碎組件A、破碎組件B均包括驅動輥與破碎齒,所述裝置外殼上端一側設置有負壓泵。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混合組件包括轉動盤、連接件與混合輥,所述連接件均勻分布在轉動盤圓周方向上,所述混合輥與連接件之間為活動連接。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破碎組件A、破碎組件B的旋轉方向相反。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破碎齒呈圓錐狀。
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混合組件、破碎組件A、破碎組件B與負壓泵,這樣色母料在加工過程中,混合組件可以實現對顆粒的充分混合,使得顆?;旌细泳鶆?,混合后,破碎組件A、破碎組件B可以對顆粒進行破碎,同時負壓泵產生負壓引力將產生的刺鼻氣體及時排出,避免污染車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閱圖1,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一種改性料色母料生產裝置,包括裝置外殼1,所述裝置外殼1內部設置有混料腔101與破碎腔102,所述裝置外殼1上端設置有進料蓋板103,底部一側設置有排料蓋板104,所述裝置外殼1內部設置有混合組件2,其中所述混合組件2包括轉動盤201、連接件202與混合輥203,所述連接件202均勻分布在轉動盤201圓周方向上,所述混合輥203與連接件202之間為活動連接。
所述破碎腔102一側設置有破碎組件A3、破碎組件B4,其中所述破碎組件A3、破碎組件B4的旋轉方向相反。所述破碎組件A3、破碎組件B4均包括驅動輥5與破碎齒6,其中所述破碎齒6呈圓錐狀,所述裝置外殼1上端一側設置有負壓泵7。這樣色母料在存儲過程中,混合組件2可以實現對顆粒的充分混合,使得顆粒混合更加均勻,混合后,破碎組件A3、破碎組件B4可以對顆粒進行破碎,同時負壓泵7產生負壓引力將產生的刺鼻氣體及時排出,避免污染車間。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