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注塑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注塑機的注射單元。
背景技術:
注塑機又名注射成型機或注射機,它是將熱塑性塑料或熱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種形狀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設備,分為立式、臥式、全電式;注塑機能加熱塑料,對熔融塑料施加高壓,使其射出而充滿模具型腔。
注膠系統是注塑機的一個必備部件,目前的注塑機的注膠系統由于通過推桿將料管內一端的液溶膠擠壓至另一端經噴嘴進行噴射,但是由于噴嘴壓制模具后的液溶膠為熱態形式,在模具定型的過程中模具內液溶膠的溫度降低,由于熱脹冷縮的效應液溶膠的體積縮小,處于模具內的壓強減小,如果不能較好的控制推桿將料管內的液溶膠供給至模具內,容易導致模具內制品分布不均,從而影響制品的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對模具內進行均勻注射液溶膠、提高模具制品質量的注塑機的注射單元。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注塑機的注射單元,包括支撐架以及設置于支撐架上的料管,所述料管內設置有用于輸送溶膠液的通道,所述通道內設置有推桿,所述料管一端設置有出料口,另一端設置有進料口,所述出料口的端口上連接有噴嘴,所述噴嘴通過設置于出料口上的法蘭與料管連接,所述法蘭上設置有用于檢測通道內液溶膠對法蘭產生壓力狀況的壓力傳感器,推桿另一端穿射于料管外且末端連接有用于驅動推桿朝噴嘴方向往復運動的驅動件。
如此設置,液溶膠通過料管上進料口進入通道內,在注射期間,驅動件通過驅動推桿將推桿朝出料端方向驅動,使推桿形成為一個活塞,將進料端內的液溶膠輸送至出料端,保證通道內液溶膠在通道內往出料端方向擠壓,液溶膠在高壓下從噴嘴被注入模具內,在注膠時噴嘴在接觸的位置上與之前填充的模腔形成密封的狀態,推桿傳送液溶膠,再利用料管內壁的溫度以及剪切力塑化,至推桿的前端空間,然后建立壓力注入一個閉環的模具內;通過設置于法蘭上的壓力傳感器檢測通道內液溶膠經推桿輸送至噴嘴處的壓力大小,進而控制驅動件驅動推桿的驅動力,使通道內的液溶膠經過法蘭再輸送至噴嘴上,保證通道內的液溶膠對法蘭表面形成的壓力大小處于恒定的數值;通過保持通道輸送至噴嘴處的液溶膠處于橫定的壓力大小,進而控制確保均衡的塑化,達到注塑穩定、均勻的效果,提高注塑的制品質量。
進一步設置:所述法蘭上設置有錐形通孔,錐形通孔的一端與噴嘴相通連接,另一端與通道相通連接。
如此設置,當驅動件驅動推桿朝噴嘴方向驅動,推桿的末端與呈錐形通孔的法蘭相配合,使通道內的液溶膠填充至噴嘴處,噴嘴在通過另一端的通孔注入模具內,達到注膠的效果,錐形的設計有利于將液溶膠從大口的一端注入噴嘴小端口處,提高液溶膠的注射質量。
進一步設置:所述法蘭朝與料管接觸的一端設置有公榫,所述料管的出料口上設置有與公榫相卡合的母榫,所述法蘭通過公榫與料管上的母榫與料管卡連接。
如此設置,法蘭和料管的接觸端通過相應的公榫和母榫相互連接,使法蘭與連貫之間的接觸面積增大,同時增加兩者之間的牢固度。
進一步設置:所述推桿的圓周表面設置有呈螺旋狀布置的凸起,所述凸起與料管上通道的內壁滑動連接,所述推桿朝出料口的一端設置有止回閥,推桿另一端穿射于料管外且末端連接有用于驅動推桿處于料管內轉動的轉動件,所述轉動件連接有用于驅動推桿朝噴嘴方向往復運動的驅動件。
如此設置,液溶膠通過料管上進料口進入通道內,轉動件驅動推桿轉動,液溶膠通過呈螺旋狀設置于推桿上的凸起朝料管的出料端方向輸送,將進料端內的液溶膠輸送至出料端;在注射期間,驅動件通過驅動推桿將推桿朝出料端方向驅動,使推桿形成為一個活塞,保證通道內液溶膠在通道內往出料端方向擠壓,液溶膠在高壓下按一個設定的速度曲線從噴嘴被注入模具內,在注膠時噴嘴在接觸的位置上與之前填充的模腔形成密封的狀態,推桿傳送液溶膠,保持一定的壓力控制確保均衡的塑化,達到注塑穩定、提高注塑的制品質量的效果。
進一步設置:所述料管上設置有電熱偶,所述電熱偶的一端延伸至通道上與通道內的溶膠液相接觸。
如此設置,通過電熱偶的加熱,使電熱偶上的熱源傳遞給料管內的液溶膠內,提高液熔膠在推桿傳送的時候在料管內的液態形式,提高處于料管內的傳送質量以及注膠成型的注膠制品質量。
進一步設置:所述料管的外壁上設置有加熱圈,若干加熱圈均勻的包裹于料管的外壁上。
如此設置,通過設置加熱圈有利用對料管達到保溫的效果,提高料管內液溶膠的保溫性能。
進一步設置:在推桿穿射于料管之間料管的接觸壁上設置有環形凹槽,所述環形凹槽內設置有密封圈。
如此設置,當推桿在料管的通道內往復驅動時,通過密封圈可提高推桿與料管之間的密封性能,保證管道內液溶膠的熱量,提高注膠制品的注膠質量。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相對現有技術相比:液溶膠通過料管上進料口進入通道內,通過驅動件驅動推桿朝出料端方向驅動,使推桿形成為一個活塞,將進料端內的液溶膠輸送至出料口,通過設置于法蘭上的壓力傳感器檢測通道內液溶膠經推桿輸送至噴嘴處的壓力大小,進而控制驅動件驅動推桿的驅動力,使通道內的液溶膠經過法蘭再輸送至噴嘴上,保證通道內的液溶膠對法蘭表面形成的壓力大小處于恒定的數值,使液溶膠建立壓力注入一個閉環的模具內;確保模具內的液溶膠均衡的塑化,達到注塑穩定、均勻的效果,提高注塑的制品質量。
附圖說明
圖1為注塑機的注射單元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注塑機的注射單元的局部剖視圖;
圖3為圖2中A處的放大圖;
圖4為圖2中B處的放大圖。
圖中:1、料管;11、通道;12、出料口;13、進料口;14、法蘭;15、公榫;16、母榫;17、壓力傳感器;2、推桿;21、凸起;3、噴嘴;4、止回閥;5、轉動件;6、驅動件;7、電熱偶;8、加熱圈;9、環形凹槽;10、密封圈;20、支撐架。
具體實施方式
參照圖1至圖4對注塑機的注射單元做進一步說明。
如圖1所示,一種注塑機的注射單元,包括支撐架20以及設置于支撐架20上中部設置有用于輸送溶膠液通道11的料管1、設置于料管1一端的噴嘴3、用于推送液溶膠的推桿2、設置于推桿2另一端用于驅動推桿2轉動的轉動件5以及驅動推桿2朝噴嘴3方向往復運動的驅動件6。
如圖2所示,料管1一端設置有與通道11軸心線處于同一直線上的出料口12,另一端設置有與通道11相互垂直的進料口13;在推桿2的圓周表面設置有呈螺旋狀布置的凸起21,且凸起21與通道11內的管壁滑動連接;推桿2朝出料口12的一端設置有止回閥4,止回閥4呈錐形設置,推桿2另一端穿射于料管1外且末端與轉動件5連接,轉動件5為電機帶動推桿2轉動;電機與驅動件6連接,驅動件6為氣缸或者液壓缸任意一種。
如圖4所示,在推桿2穿射于料管1之間的料管1的接觸壁上設置有環形凹槽9,在環形凹槽9內設置有密封圈10,提高推桿2在料管1的通道11內往復驅動時,推桿2與料管1之間的密封性能,提高注膠制品的注膠質量。
如圖3所示,在出料口12的端口上連接有噴嘴3,噴嘴3通過設置于出料口12上的法蘭14與料管1連接;法蘭14通過螺栓與料管1連接,在法蘭14上設置有用于檢測通道11內液溶膠對法蘭14產生壓力狀況的壓力傳感器17,壓力傳感器17一端設置于法蘭14的外部,另一端延伸至法蘭14內與法蘭14的內表面相接觸;同時法蘭14的中部設置有錐形通孔,錐形通孔的一端與噴嘴3連接,另一端與通道11相通且與錐形設置的止回閥4相配合;在法蘭14朝與料管1接觸的一端設置有公榫15,料管1的出料口12上設置有與公榫15相卡合的母榫16,法蘭14通過公榫15與料管1上的母榫16與料管1卡連接。
如圖2所示,在料管1的外壁上設置有電熱偶7,電熱偶7的一端處于料管1外,另一端延伸至通道11上與通道11內的溶膠液相接觸,提高液熔膠在推桿2傳送的時候在料管1內的液溶膠處于良好的熱液態的形式以及提高注膠成型的注膠制品質量;同時在料管1的外壁上設置有加熱圈8,若干加熱圈8均勻的包裹于料管1的外壁上,達到對料管1內的液溶膠起到保溫的效果,提高料管1內液溶膠的熱液態性能。
工作過程:如圖2所示,液溶膠通過料管1上進料口13進入通道11內,通過驅動件6驅動推桿2朝出料口12方向驅動,使推桿2形成為一個活塞,將進料口13內的液溶膠輸送至出料口12,通過設置于法蘭14上的壓力傳感器17檢測通道11內液溶膠經推桿2輸送至噴嘴3處的壓力大小,進而控制驅動件6驅動推桿2的驅動力,使通道11內的液溶膠經過法蘭14再輸送至噴嘴3上,保證通道11內的液溶膠對法蘭14表面形成的壓力大小處于恒定的數值,使液溶膠建立壓力注入一個閉環的模具內;確保模具內的液溶膠均衡的塑化,達到注塑穩定、均勻的效果,提高注塑的制品質量。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