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PVB膠片技術領域,特指一種水份、收縮率穩定的PVB膠片的生產設備。
背景技術:
PVB膠片的水份超標將引起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氣泡、脫膠,嚴重影響玻璃的美觀和安全性能,給使用者帶來安全風險;收縮率的不穩定嚴重影響安全玻璃的成品率,增加了生產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份、收縮率穩定的PVB膠片的生產設備。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一種水份、收縮率穩定的PVB膠片的生產設備,依次設置有:PVB膠片的雙螺桿擠出機、冷卻水箱、壓水輥、吸干輥、測厚儀、定型輥、檢測裝置及卷取輥,所述的壓水輥與吸干輥之間設置有進一步吹除水分的熱風刀,所述的熱風刀有兩個,兩個熱風刀相對設置,兩熱風刀的刀口之間的間距為1-6mm,兩熱風刀之間的夾角為160—170°。
上述壓水輥有兩個,通過連接的氣缸調節壓水輥的壓力。
上述定型輥包括熱輥和冷輥,所述冷輥和熱輥的溫度和轉動速度均可調整。
上述的熱風刀包括殼體,殼體的上端設有出風口、下端設有進風口,所述出風口為開口間隙可調節的“一”字型,開口間隙的間距為1mm—2mm,所述殼體內腔至少設有一根加熱管,加熱管的電連接線引出殼體外,殼體的左右端面上均設置有安裝架。
上述進風口具體為:在殼體上端設有三根或三根以上的進風管。
上述加熱管橫向設置在殼體內腔,加熱管的軸線與進風管的軸線垂直。
上述加熱管有兩根,每根加熱管的功率為5KW。
上述殼體上設有控制加熱管加熱溫度的溫控器。
上述殼體的前后側壁的下部均向內傾斜成三角形結構。
上述熱風刀的刀口寬度大于待成型的PVB膠片的寬度。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突出且有益的技術效果是:
1、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生產設備的改進,在壓水輥與吸干輥之間設置有進一步吹除PVB膠片表面水分的熱風刀,穩定控制膠片的水份在安全范圍內,提高了客戶安全玻璃生產的成品率和安全性能。
2、本實用新型通過調整定型輥的冷輥和熱輥的溫度和速度,消除PVB膠片的內應力,降低膠片的張力,可穩定控制膠片的收縮率,充分滿足安全玻璃生產的需要,避免安全玻璃生產時產生的“縮膠”現象。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生產流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熱風刀立體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以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參見圖1—圖2:
一種水份、收縮率穩定的PVB膠片的生產設備,依次設置有:PVB膠片的雙螺桿擠出頭10、冷卻水箱11、壓水輥12、吸干輥13、測厚儀20、定型輥、檢測裝置及卷取棍16,在壓水輥12與吸干輥13之間設置有進一步吹除水分的熱風刀,熱風刀有兩個,兩個熱風刀相對設置,兩熱風刀的刀口之間的間距H為1-6mm,兩熱風刀之間的夾角α為160—170°,兩熱風刀刀口的寬度大于待成型PVB夾片的寬度;壓水輥12有兩個,通過連接的氣缸調節壓水輥12的壓力,提供適當的壓力既能擠壓膠片表面絕大部分的水份,又避免壓力過大膠片易“粘輥”;定型輥包括熱輥13和冷輥14,冷輥13和熱輥14的溫度和轉動速度均可調整,通過調整冷輥和熱輥的溫度和轉動速度,消除膠片的內應力,降低膠片的張力,可穩定控制膠片的收縮率在3%-8%,充分滿足安全玻璃生產的需要,避免安全玻璃生產時產生“縮膠”現象。
上述熱風刀20包括殼體,殼體的前后側壁下部均向內傾斜成三角形結構;殼體的上端設有出風口21,殼體的下端設有進風口22,進風口具體為:在殼體上端設有三根或三根以上的進風管;出風口21為開口間隙可調節的“一”字型,開口間隙的間距L為1mm—2mm,在殼體內腔設有兩根加熱管23,加熱管橫向設置在殼體內腔,加熱管的軸線與進風管的軸線垂直,每根加熱管的功率為5KW,加熱管的電連接線引出殼體外,殼體的左右端面上均設置有安裝架24;殼體上設有溫控器25,能實時監測和控制殼體內的溫度。
具體生產流程如下:
先將通過雙螺桿擠出機塑化、抽真空、均化后的物料經過熔體泵、排濕、衣架式模具擠出后,再通過冷卻水箱冷卻PVB膠片;然后將冷卻的PVB膠片依次通過以下區域:先通過壓水輥區擠壓膠片處理表面水分,再通過熱風區除去表面剩余的水份,再依次通過吸干輥區域、測厚儀、定型區,可穩定控制PVB膠片的收縮率在3%—8%之間;然后將PVB膠片在檢測區的無塵車間里恒溫恒濕處理,使PVB膠片水份穩定控制在0.4%-0.5%,最后將PVB膠片卷取真空包裝成品。
上述實施例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上端”、“下端”、“左端”、“右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故:凡依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形狀、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涵蓋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