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螺旋波紋管加工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高效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加工用冷卻機。
背景技術:
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是指以高密度聚乙烯(pe)為基體,用表面涂敷粘接樹脂的鋼帶成型為波形作為主要支撐結構,并與聚乙烯材料纏繞復合成整體的雙壁螺旋波紋管。由于在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加工過程中,需要用到熔化,熔化后工件因溫度過高而無法直接進入下一道工序,需要用到冷卻機對工件進行冷卻,以便進入后序的加工,目前市面上的冷卻機大多采用水冷卻法,對工件的冷卻效果不是很好,浪費水資源,且工作效率低,需要冷卻很長的時間才能對工件冷卻完成,增加了冷卻機電力消耗,增加了使用者的經濟消耗。因此,發明一種高效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加工用冷卻機來解決上述問題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效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加工用冷卻機,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效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加工用冷卻機,包括機體、降溫臺、冷水箱、控制裝置、氣體壓縮式制冷機和出料門,所述機體內腔底部設有支撐柱,所述支撐柱頂部設有減壓板,所述減壓板底部設有集水箱,所述減壓板頂部設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一側設有氣體壓縮式制冷機,所述工作臺頂部兩端均設有基座,所述基座之間設置有降溫臺,所述降溫臺頂部設有第一冷凝管,所述第一冷凝管兩端均設有第三導管,所述第三導管設置有第二增壓泵,所述基座頂部兩端均設有支架,所述支架設置為兩組,且每組數量設置為兩個,所述支架之間設有傳動輪,所述傳動輪軸心位置貫穿設有轉軸,所述轉軸一側設有電動機,所述電動機輸出軸與轉軸傳動連接,所述機體內側壁設有液壓桿,所述液壓桿一端與工作臺固定連接,所述機體內腔頂部設有冷凝板,所述冷凝板底部設有導流管,所述導流管與集水箱相連通,所述機體頂部設有冷水箱,所述冷水箱內腔設有活性炭過濾層,所述活性碳過濾層頂部設有輔助提手,所述活性碳過濾層一側設有第二冷凝管,所述第二冷凝管兩端均設有第二導管,所述第二導管一端設有三通,所述第二導管設置有第三增壓泵,所述第二導管與第三導管通過三通相連通,所述冷水箱一側設有第一導管,所述第一導管設置有第一增壓泵,所述第一導管一端設有高壓噴霧噴頭,所述冷水箱與高壓噴霧噴頭之間通過第一導管相連通。
優選的,所述減壓板頂部設有凹槽,所述工作臺與凹槽滑動連接。
優選的,所述支撐柱數量設置為四個,所述支撐柱形狀為工字形,且四個支撐柱分別位于機體內腔底部四角位置。
優選的,所述冷凝板形狀為三角錐形。
優選的,所述機體一側設有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表面設有控制面板。
優選的,所述控制裝置包括控制單元和處理器。
優選的,所述機體另一側設有出料門,所述出料門一側設有鉸鏈。
優選的,所述液壓桿與控制裝置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氣體壓縮式制冷機包括壓縮機、冷凝器、回熱器和熱力膨脹閥。
優選的,所述高壓噴霧噴頭等間距設置有多個。
優選的,所述降溫臺工作面形狀為弧形。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和優點:通過在冷水箱內設置活性炭過濾層,可吸附水中的大顆粒物,避免堵塞高壓噴霧噴頭,通過設置冷凝板和導流管,用于聚集液化的水蒸氣,并使水蒸氣沿冷凝板表面流入導流管內,通過設置“工”字形支撐柱,防止因冷卻工件過重而對集水箱造成破壞,通過設置傳動輪和弧形降溫臺,既可以使工件得到充分冷卻,又能避免工件在轉動過程中脫落,通過設置高溫噴霧噴頭,可以對工件進行二次冷卻,加快冷卻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螺旋波紋管加工用冷卻機正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螺旋波紋管加工用冷卻機左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螺旋波紋管加工用冷卻機右視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螺旋波紋管加工用冷卻機圖1中a部局部放大圖;
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螺旋波紋管加工用冷卻機降溫臺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中:1機體、2支撐柱、3集水箱、4減壓板、5工作臺、6降溫臺、7液壓桿、8第一冷凝管、9冷水箱、10活性炭過濾層、11第二冷凝管、12第一導管、13第一增壓泵、14高壓噴霧噴頭、15控制裝置、16控制面板、17凹槽、18傳動輪、19轉軸、20支架、21基座、22第二增壓泵、23第三增壓泵、24氣體壓縮式制冷機、25第二導管、26第三導管、27電動機、28輔助提手、29出料門、30鉸鏈、31三通、32冷凝板、33導流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明提供了如圖1-5所示的一種高效鋼帶增強聚乙烯螺旋波紋管加工用冷卻機,包括機體1、降溫臺6、冷水箱9、控制裝置15、氣體壓縮式制冷機24和出料門29,所述機體1內腔底部設有支撐柱2,所述支撐柱2頂部設有減壓板4,所述減壓板4底部設有集水箱3,所述減壓板4頂部設有工作臺5,所述工作臺5一側設有氣體壓縮式制冷機24,所述工作臺5頂部兩端均設有基座21,所述基座21之間設置有降溫臺6,所述降溫臺6頂部設有第一冷凝管8,所述第一冷凝管8兩端均設有第三導管26,所述第三導管26設置有第二增壓泵22,所述基座21頂部兩端均設有支架20,所述支架20設置為兩組,且每組數量設置為兩個,所述支架20之間設有傳動輪18,用于帶動波紋管的轉動,加速冷卻,所述傳動輪18軸心位置貫穿設有轉軸19,所述轉軸19一側設有電動機27,所述電動機27輸出軸與轉軸19傳動連接,所述機體1內側壁設有液壓桿7,所述液壓桿7一端與工作臺5固定連接,所述機體1內腔頂部設有冷凝板32,所述冷凝板32底部設有導流管33,所述導流管33與集水箱3相連通,所述機體1頂部設有冷水箱9,所述冷水箱9內腔設有活性炭過濾層10,可吸附水中的大顆粒物,避免堵塞高壓噴霧噴頭14,所述活性碳過濾層10頂部設有輔助提手28,便于提起更換活性碳過濾層10,所述活性碳過濾層10一側設有第二冷凝管11,所述第二冷凝管11兩端均設有第二導管25,所述第二導管25一端設有三通31,所述第二導管25設置有第三增壓泵23,所述第二導管25與第三導管26通過三通31相連通,所述冷水箱9一側設有第一導管12,所述第一導管12設置有第一增壓泵13,所述第一導管12一端設有高壓噴霧噴頭14,所述冷水箱9與高壓噴霧噴頭14之間通過第一導管12相連通。
所述減壓板4頂部設有凹槽17,所述工作臺5與凹槽17滑動連接,便于工件的放置和移出,所述支撐柱2數量設置為四個,所述支撐柱2形狀為工字形,且四個支撐柱2分別位于機體1內腔底部四角位置,降低集水箱3的受力,避免因冷卻工件過重而對集水箱3造成破壞,所述冷凝板32形狀為三角錐形,用于聚集液化的水蒸氣,并使水蒸氣沿冷凝板32表面流入導流管33內,所述機體1一側設有控制裝置15,所述控制裝置15表面設有控制面板16,所述控制裝置15包括控制單元和處理器,用于控制冷卻機的工作,所述機體1另一側設有出料門29,所述出料門29一側設有鉸鏈30,便于工件的放置與取出,所述液壓桿7與控制裝置15電性連接,實現自動化,所述氣體壓縮式制冷機24包括壓縮機、冷凝器、回熱器和熱力膨脹閥,用于提供冷卻工件所需的冷氣,所述高壓噴霧噴頭14等間距設置有多個,加快冷卻效果,所述降溫臺6工作面形狀為弧形,既可以使工件得到充分冷卻,又能避免工件在轉動過程中脫落。
本實用工作原理:使用時,將待冷卻工件放置在降溫臺6上,經氣體壓縮式制冷機24內的壓縮機壓縮的氣體先進入冷凝器中冷卻,然后進入回熱器中進一步冷卻,并進入熱力膨脹閥,使壓縮氣體的壓力和溫度同時下降,冷氣經第三導管26進入第一冷凝管8對工件進行冷卻,同時冷氣經第二導管25進入第二冷凝管11,使冷水箱9內的水迅速降溫,再在第一增壓泵13的作用下壓入高壓噴霧噴頭14噴到工件表面進行二次冷卻,而冷卻過程產生的熱蒸氣會在冷凝板32表面積聚,然后經導流管33進入集水箱3內,最后冷卻好的工件在液壓桿7的作用下隨工作臺5一起滑動至出料口,打開出料門29取出工件,其中,當待冷卻工件過重時,支撐柱2會承受一部分重力,避免因冷卻工件過重而對集水箱3造成破壞。
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