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火力發電,尤其涉及一種凝泵控制的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1、在火力發電系統中,凝泵扮演著輸送凝結水的關鍵角色。汽輪機通過蒸汽做功產生電能,這一過程中蒸汽在冷卻后會轉化為凝結水,這些凝結水被存儲在凝汽器中。為確保發電系統的持續高效運行,凝泵需要將凝汽器中的凝結水抽出,并將其輸送至除氧器進行后續處理。傳統的凝泵控制系統一般采用變頻調節水位與上水調門調節壓力的固定模式,該模式雖然具有調節系統設置簡單、基本滿足調節需求以及節能等優點,但在復雜多變的工況條件下,其調節靈活性和可靠性仍有待提升。特別是在凝泵運行過程中,若某一控制環節出現故障,可能影響到整個凝結水輸送系統的穩定運行,進而影響發電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1、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凝泵控制的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其主要目的在于解決凝泵的運行效率不高的問題。
2、根據本公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凝泵控制的方法,包括:
3、監測除氧器水位、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鍋爐主給水流量以及凝結水泵出口母管壓力;
4、基于所述除氧器水位、所述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所述鍋爐主給水流量以及所述凝結水泵出口母管壓力,計算凝泵在第一控制模式及第二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
5、按照轉換效率高的控制模式,控制所述凝泵進行壓力和/或水位調節。
6、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基于所述除氧器水位、所述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所述鍋爐主給水流量以及所述凝結水泵出口母管壓力,計算凝泵在第一控制模式及第二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包括:
7、獲取所述凝泵的電機功率,并基于所述電機功率、所述除氧器水位以及所述凝結水泵出口母管壓力,計算所述凝泵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
8、根據所述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所述鍋爐主給水流量,計算所述凝泵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
9、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獲取所述凝泵的電機功率,并基于所述電機功率、所述除氧器水位以及所述凝結水泵出口母管壓力,計算所述凝泵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包括:
10、基于所述電機功率,計算所述凝泵的第一能量輸入;
11、利用所述能量輸入,以及所述除氧器水位、所述凝結水泵出口母管壓力,計算所述凝泵的第一能量輸出;
12、根據所述第一能量輸出,計算所述凝泵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
13、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根據所述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所述鍋爐主給水流量,計算所述凝泵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包括:
14、根據所述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所述鍋爐主給水流量,計算所述凝泵的第二能量輸入;
15、利用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所述鍋爐主給水流量,計算所述凝泵的第二能量輸出;
16、根據所述第二能量輸出,計算所述凝泵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
1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按照轉換效率高的控制模式,控制所述凝泵進行壓力和/或水位調節,包括:
18、比較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的所述凝泵的轉換效率,并獲取轉換效率高的控制模式對應的控制策略;
19、根據所述控制策略生成控制信號,并發送至所述凝泵,以控制所述凝泵進行壓力和/或水位調節。
20、根據本公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凝泵控制的裝置,包括:
21、監測單元,用于監測除氧器水位、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鍋爐主給水流量以及凝結水泵出口母管壓力;
22、計算單元,用于基于所述除氧器水位、所述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所述鍋爐主給水流量以及所述凝結水泵出口母管壓力,計算凝泵在第一控制模式及第二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
23、控制單元,用于按照轉換效率高的控制模式,控制所述凝泵進行壓力和/或水位調節。
24、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計算單元包括:
25、第一計算模塊,用于獲取所述凝泵的電機功率,并基于所述電機功率、所述除氧器水位以及所述凝結水泵出口母管壓力,計算所述凝泵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
26、第二計算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所述鍋爐主給水流量,計算所述凝泵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
2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計算模塊還用于:
28、基于所述電機功率,計算所述凝泵的第一能量輸入;
29、利用所述能量輸入,以及所述除氧器水位、所述凝結水泵出口母管壓力,計算所述凝泵的第一能量輸出;
30、根據所述第一能量輸出,計算所述凝泵在所述第一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
31、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計算模塊還用于:
32、根據所述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所述鍋爐主給水流量,計算所述凝泵的第二能量輸入;
33、利用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所述鍋爐主給水流量,計算所述凝泵的第二能量輸出;
34、根據所述第二能量輸出,計算所述凝泵在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
3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控制單元包括:
36、獲取模塊,用于比較所述第一控制模式、所述第二控制模式下的所述凝泵的轉換效率,并獲取轉換效率高的控制模式對應的控制策略;
37、控制模塊,用于根據所述控制策略生成控制信號,并發送至所述凝泵,以控制所述凝泵進行壓力和/或水位調節。
38、根據本公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電子設備,包括:
39、至少一個處理器;以及
40、與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通信連接的存儲器;其中,
41、所述存儲器存儲有可被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執行,以使所述至少一個處理器能夠執行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2、根據本公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種存儲有計算機指令的非瞬時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中,所述計算機指令用于使所述計算機執行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3、根據本公開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計算機程序產品,包括計算機程序,所述計算機程序在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前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44、本公開提供了一種凝泵控制的方法及裝置、電子設備和存儲介質,監測除氧器水位、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鍋爐主給水流量以及凝結水泵出口母管壓力;基于所述除氧器水位、所述凝結水與除氧器壓差、所述鍋爐主給水流量以及所述凝結水泵出口母管壓力,計算凝泵在第一控制模式及第二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按照轉換效率高的控制模式,控制所述凝泵進行壓力和/或水位調節。與相關技術相比,本公開實施例通過實時監測多個關鍵參數并計算不同控制模式下的轉換效率,能夠精準地選擇最節能的控制模式來調節凝泵;這種基于轉換效率的控制方式可以確保凝泵始終以最優的運行狀態工作,避免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費;當一種控制方式出現故障時,冗余設計確保凝泵仍能通過另一種控制方式維持基本運行,避免凝泵停止工作導致整個熱力系統癱瘓。
45、應當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內容并非旨在標識本技術的實施例的關鍵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的范圍。本技術的其它特征將通過以下的說明書而變得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