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新型管帶式換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配件領域,特別是涉及管式換熱器。
背景技術:
目前換熱器已廣泛用于航空、汽車、內燃機車、工程機械、空氣壓縮、空氣分離、石油化工、空調、制冷等領域。如圖1所示,普通板翅式換熱器的芯體組成單元有圖1中的上下復合板、左右封條及中間的翅片構成,通過改變相鄰層的通道方向,并不斷層疊,經釬焊后就構成錯流式板翅換熱器。如圖2所示,白色箭頭表示部分為外翅片通道,黑箭頭表示部分為內翅片通道?,F有管帶式換熱器通常應用于汽車水散熱器,部分換熱器也稱水箱,該類換熱器制造工藝簡單,成本低。散熱器由芯體、進水室、出水室組成。芯體由高頻焊管、外翅片、 主板組成。其缺點強度不高,而且需要制造主板模,不適合小批生產。為了保持整體結構的穩定性,管帶式換熱器需要扁管兩端用兩塊對稱的主板來固定結構,由于管子尺寸的限制, 主板往往較薄,這就導致了扁管與板釬焊時接觸面積偏小,總體強度不高,長期使用或使用環境較為惡劣時往往會發生脫焊、結構變形以至散熱器損壞無法使用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在于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強度高、結實耐用的新型管帶式換熱器。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包括進水室、出水室、芯體,所述芯體包括上復合板、下復合板、翅片及封條,在上復合板、下復合板之間固接有翅片組成的翅片層和封條組成的封條層,所述翅片層為隔板上固接有并排的長扁管,所述封條兩側面均分布有并行排列的凹槽,所述長扁管置于兩封條相對應凹槽組成的空間內,所述翅片和封條疊加釬焊呈一整體。所述翅片層為2-5根長扁管并排而成。所述凹槽底部倒角為圓弧。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本發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發明封條的凹槽設計可將放入的長扁管牢固固定,從而保證了換熱器的整體強度。2、本發明封條尺寸可靈活變化,來適應不同的使用條件。3、本發明封條可根據尺寸靈活切割使用,成本顯著降低。
圖1是現有板翅式換熱器的芯體的示意圖; 圖2是現有錯流式板翅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管帶式換熱器的封條的立體圖; 圖4是本發明管帶式換熱器的封條的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管帶式換熱器裝配的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管帶式換熱器的長扁管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如圖2-6所示,新型管帶式換熱器,包括進水室、出水室、芯體,芯體包括上復合板 1、下復合板2、翅片4及封條3,在上復合板1、下復合板2之間固接有翅片4組成的翅片層和封條3組成的封條層,通過改變相鄰翅片層和封條層的通道方向,并不斷層疊,經釬焊后就構成了新型管帶式換熱器。翅片層為隔板7上固接有并排的長扁管6,每翅片層為2-5根長扁管并排而成,本發明采用4根長扁管。每封條層兩側面均分布有并行排列的凹槽5,凹槽5底部倒角為圓弧。長扁管6置于兩封條相對應凹槽5組成的空間內,翅片4和封條3 疊加釬焊呈一整體。管帶式換熱器芯體裝配時上述封條3替換原外通道兩側封條,再將長扁管6兩端置于此封條3對應的凹槽5內,長扁管6上面再加封條3,如此疊加經釬焊后就構成了上下封條3 “咬住”長扁管6的結構形式。以上所述僅為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發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管帶式換熱器,包括進水室、出水室、芯體,所述芯體包括上復合板、下復合板、翅片及封條,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復合板、下復合板之間固接有翅片組成的翅片層和封條組成的封條層,所述翅片層為隔板上固接有并排的長扁管,所述封條兩側面均分布有并行排列的凹槽,所述長扁管置于兩封條相對應凹槽組成的空間內,所述翅片和封條疊加釬焊呈一整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帶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層為2-5根長扁管并排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管帶式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底部倒角為圓弧。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新型管帶式換熱器,包括進水室、出水室、芯體,所述芯體包括上復合板、下復合板、翅片及封條,在所述上復合板、下復合板之間固接有翅片組成的翅片層和封條組成的封條層,所述翅片層為隔板上固接有并排的長扁管,所述封條兩側面均分布有并行排列的凹槽,所述長扁管置于兩封條相對應凹槽組成的空間內,所述翅片和封條疊加釬焊呈一整體。所述翅片層為2-5根長扁管并排而成。所述凹槽底部倒角為圓弧。本發明具有強度高,制造成本低的特點。
文檔編號F28D7/00GK102538510SQ201210006188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鈕娟娣, 陳福周 申請人:無錫市鑫盛換熱器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