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帶有高溫引風機的鍋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帶有高溫引風機的鍋爐,包括:殼體,殼體內的蒸發室,蒸發室下方的燃燒室,連接燃燒室的送料系統,燃燒室側面的尾氣出口,還包括:連接燃燒室的高溫引風機,安裝于高溫引風機遠離燃燒室一側的混氣室,混氣室一端的進氣口,連接混氣室與除塵器的高溫送氣管。通過上述方式,本發明能夠對燃燒室排出的尾氣進行二次回收利用,利用高溫引風機將經過除塵器的高溫尾氣導入燃燒室,提高了助燃空氣的溫度,節省了能源。
【專利說明】—種帶有高溫引風機的鍋爐
[0001]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涉及鍋爐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帶有高溫引風機的鍋爐。
【背景技術】
[0003]全球能源消費總量不斷攀升,據百度百科所知,2008年達到了 1.2億千萬噸原油,是2002年的1.2倍。發展中國家正在成為能源消耗的主體。2000到2009年全球能源消耗平均增速為2.5%,發展中國家為5.8%,高出全球平均水平約為4個百分點,發展的亞太為5.4%,相比之下,歐洲只有0.8%,美國只有0.2%。快速發展的中國對能源需求不斷提高,2008年中國能源消耗為2002百萬噸原油,占全球能源消耗總量的16%。中國的能源儲量與工業技術水平決定了能源消耗對傳統能源的依賴。因此,發展低碳經濟,在調整能源消耗結構有限的條件下,不僅在 于短期內減少化石能源消耗,更重要的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單位產值的“碳排放”。因此,發展低碳經濟的重點在于,一方面是,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另一方面是,既有的如煤炭石油等傳統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以及相關的環保技術的開發與利用。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主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帶有高溫引風機的鍋爐,能夠對燃燒室排出的尾氣進行二次回收利用,利用高溫引風機將經過除塵器的高溫尾氣導入燃燒室,提高了助燃空氣的溫度,節省了能源。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帶有高溫引風機的鍋爐,包括:殼體,殼體內的蒸發室,蒸發室下方的燃燒室,連接燃燒室的送料系統,燃燒室側面的尾氣出口,還包括:連接燃燒室的高溫引風機,安裝于高溫引風機遠離燃燒室一側的混氣室,混氣室一端的進氣口,連接混氣室與尾氣出口的高溫送氣管。
[0006]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尾氣出口與高溫送氣管之間有一除塵器。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能夠對燃燒室排出的尾氣進行二次回收利用,利用高溫引風機將經過除塵器的高溫尾氣導入燃燒室,提高了助燃空氣的溫度,節省了能源。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發明一種帶有高溫引風機的鍋爐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各部件的標記如下:1、殼體,2、蒸發室,3、燃燒室,4、送料系統,5、尾氣出口,6、
除塵器,7、高溫引風機,8、混氣室,9、進氣口,10、高溫送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進行詳細闡述,以使本發明的優點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領域技術人員理解,從而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做出更為清楚明確的界定。
[0010]請參閱圖1,本發明實施例包括:
一種帶有高溫引風機的鍋爐,包括:殼體1,殼體內的蒸發室2,蒸發室下方的燃燒室3,連接燃燒室的送料系統4,燃燒室側面的尾氣出口 5,還包括:連接燃燒室3的高溫引風機7,安裝于高溫引風機遠離燃燒室一側的混氣室8,混氣室一端的進氣口 9,連接混氣室8與尾氣出口 5的高溫送氣管10。
[0011]在本發明一個較佳實施例中,所述尾氣出口 5與高溫送氣管10之間有一除塵器6,用來對尾氣出口 5排出的高溫煙氣進行除塵,防止灰塵或者細微顆粒進入高溫引風機7內增大磨損。
[0012]區別于現有技術,本發明燃燒產生的高溫煙氣并未直接排放到大氣中,而是除塵后,通過高溫引風機7將高溫煙氣與從進氣口 9進入的常溫空氣在混氣室8進行混合后送入燃燒室3內,提高了助燃空氣的溫度,節省了能源。
[0013]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帶有高溫引風機的鍋爐,包括:殼體(1),殼體內的蒸發室(2),蒸發室下方的燃燒室(3),連接燃燒室的送料系統(4),燃燒室側面的尾氣出口(5),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連接燃燒室(3)的高溫引風機(7),安裝于高溫引風機遠離燃燒室一側的混氣室(8),混氣室一端的進氣口(9),連接混氣室(8)與尾氣出口(5)的高溫送氣管(1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帶有高溫引風機的鍋爐,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氣出口(5)與高溫送氣管(10)之間有一除塵器(6)。
【文檔編號】F23L15/00GK103727554SQ201210383773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1日
【發明者】郭豐亮 申請人:郭豐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