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冷卻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冷卻裝備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冷卻塔。
背景技術:
目前,在冷卻系統中,通常采用水冷的方法進行降溫,而為了使降溫更快,在冷卻塔中設置通風裝置,利用空氣的流通對冷卻水進行降溫,但采用通風裝置對冷卻水降溫,效率不高,從而造成能源浪費。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冷卻塔,以實現提高降溫效率、節約能源的優點。·[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冷卻塔,包括散水盤、預冷層、冷卻塔殼體、集水槽、冷卻盤管、水泵和噴淋管道,所述散水盤設置在冷卻塔殼體的頂部噴淋管道出水口的下方,所述預冷層設置在散水盤的下方,所述集水槽設置在冷卻塔殼體的底部,所述冷卻盤管設置在冷卻塔殼體內預冷層和集水槽之間,所述水泵設置在噴淋管道上。進一步的,所述預冷層為PVC材料制作的蜂窩狀結構。進一步的,所述冷卻盤管的入水口處設置有壓力表和排氣閥,其出水口處設置溫度探頭。進一步的,所述冷卻塔殼體上設置有溢流排水閥和溢流排污口。進一步的,所述冷卻盤管的出水口處溫度探頭的外側設置排水閥。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通過在冷卻塔中設置預冷層,冷卻水經過預冷層的進一步的分水,使冷卻水均勻的噴灑在冷卻盤管上,從而提高了冷卻水的冷卻效率,節約了能源。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
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圖中圖I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冷卻塔的結構示意圖。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附圖標記如下I-冷卻塔殼體;2_散水盤;3_預冷層;4_冷卻盤管;5_集水槽;6_水泵;7_噴淋管道;8_溢流排水閥;9_溢流排污口 ;10_壓力表;11_溫度探頭;12_排氣閥;13_排水閥。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如圖I所示,一種冷卻塔,包括散水盤2、預冷層3、冷卻塔殼體I、集水槽5、冷卻盤管4、水泵6和噴淋管道7,散水盤2設置在冷卻塔殼體I的頂部噴淋管道出水口的下方,預冷層設置在散水盤的下方,集水槽5設置在冷卻塔殼體的底部,冷卻盤管4設置在冷卻塔殼體內預冷層和集水槽之間,水泵設置在噴淋管道上。其中,預冷層為PVC材料制作的蜂窩狀結構。冷卻盤管的入水口處設置有壓力表10和排氣閥12,其出水口處設置溫度探頭11。冷卻塔殼體上設置有溢流排水閥8和溢流排污口 9。冷卻盤管的出水口處溫度探頭的外側設置排水閥13。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 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1.一種冷卻塔,其特征在于,包括散水盤、預冷層、冷卻塔殼體、集水槽、冷卻盤管、水泵和噴淋管道,所述散水盤設置在冷卻塔殼體的頂部噴淋管道出水口的下方,所述預冷層設置在散水盤的下方,所述集水槽設置在冷卻塔殼體的底部,所述冷卻盤管設置在冷卻塔殼體內預冷層和集水槽之間,所述水泵設置在噴淋管道上。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冷層為PVC材料制作的蜂窩狀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盤管的入水口處設置有壓力表和排氣閥,其出水口處設置溫度探頭。
4.根據權利要求I至3任一所述的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塔殼體上設置有溢流排水閥和溢流排污口。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卻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盤管的出水口處溫度探頭的外側設置排水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冷卻塔,包括散水盤、預冷層、冷卻塔殼體、集水槽、冷卻盤管、水泵和噴淋管道,所述散水盤設置在冷卻塔殼體的頂部噴淋管道出水口的下方,所述預冷層設置在散水盤的下方,所述集水槽設置在冷卻塔殼體的底部,所述冷卻盤管設置在冷卻塔殼體內預冷層和集水槽之間,所述水泵設置在噴淋管道上。通過在冷卻塔中設置預冷層,冷卻水經過預冷層的進一步的分水,使冷卻水均勻的噴灑在冷卻盤管上,從而提高了冷卻水的冷卻效率,節約了能源。
文檔編號F28C1/14GK202709787SQ20122034931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
發明者馮連闊 申請人:無錫禹兵冷卻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