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垃圾處理設備領域,特別涉及用于垃圾焚燒的爐腔。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爐腔的底部只設有一個通風口,當垃圾量較大時,與該通風口相對的一側的氧氣不足,導致燃燒不充分,煙塵量大。并且,現有的爐腔底部的爐排為固定安裝,當爐灰較多時,容易堵塞爐排孔,導致通風效果不佳,從而需要定期清理,清理周期短,耗費人力較多。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申請人進行研究及改進,提供一種多導風式爐腔,其增大了爐腔的通風效果,延長了爐腔的清灰周期。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多導風式爐腔,包括爐腔,所述爐腔的下部外圍設有通風圈,所述通風圈與爐腔之間連通有多根導風管,通風圈與通風泵連接;所述爐腔的底部安裝有爐排及爐灰堆積腔,所述爐排位于所述通風圈的上方位置,所述爐排的周緣滑動安裝于爐腔底部側壁的滑槽中,爐腔的底部下方設有驅動所述爐排于爐腔中上下滑動的驅動機構。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進一步改進:
所述驅動機構包括與爐排中部連接的頂桿、接觸安裝于所述頂桿下端的凸輪及驅動所述凸輪的驅動電機。
本發明的技術效果在于:
本發明使用時,由于爐腔的周圍均設有導風管,增大對爐腔的通風量,提高燃燒時氧氣的含量,減小不充分燃燒一氧化碳等氣體的產生量,減小煙塵量;爐排在爐腔的底部可上下移動,避免垃圾堆積,并能加快爐灰落入下方的爐灰堆積腔中,利于通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中通風圈的結構圖。
圖中:1、爐腔;2、通風圈;3、導風管;4、爐排;5、爐灰堆積腔;6、滑槽;7、頂桿;8、凸輪;9、驅動電機。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如圖1、圖2所示,本實施例的多導風式爐腔,包括爐腔1,爐腔1的下部外圍設有通風圈2,通風圈2與爐腔1之間連通有多根導風管3,通風圈2與通風泵連接;爐腔1的底部安裝有爐排4及爐灰堆積腔5,爐排4位于通風圈2的上方位置,爐排4的周緣滑動安裝于爐腔1底部側壁的滑槽6中,爐腔1的底部下方設有驅動爐排4于爐腔1中上下滑動的驅動機構。
其中,驅動機構包括與爐排4中部連接的頂桿7、接觸安裝于頂桿7下端的凸輪8及驅動凸輪8的驅動電機9。
使用時,由于爐腔1的周圍均設有導風管3,增大對爐腔1的通風量,提高燃燒時氧氣的含量,減小不充分燃燒一氧化碳等氣體的產生量,減小煙塵量;爐排4在爐腔1的底部可上下移動,避免垃圾堆積,并能加快爐灰落入下方的爐灰堆積腔5中,利于通風。
以上所舉實施例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僅用來方便說明本發明,并非對本發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若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提技術特征的范圍內,利用本發明所揭示技術內容所作出局部改動或修飾的等效實施例,并且未脫離本發明的技術特征內容,均仍屬于本發明技術特征的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