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垃圾處理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城市生活垃圾由于含水率、含鹽率較高,導致燃燒熱值較低,難于直接焚燒。傳統的垃圾焚燒前處理一般采用垃圾長時間堆放,瀝出垃圾中的部分水分后,直接送至焚燒爐焚燒。垃圾需要長時間的堆放,需要很大的空間,從而增加了廠房的占地面積,增加了廠房的建筑成本。并且,因垃圾中依然含有大量的水分,使得垃圾的燃燒熱值較低,燃燒時需要添加大量的煤油等助燃劑方能保證垃圾較好的燃燒,因而,大幅增加了垃圾焚燒的成本。另外,因原生垃圾的含鹽率較高,并且燃燒熱值較低,不能充分的燃燒,導致爐膛內的溫度較低。因燃燒不充分,從而會產生大量的難于消除的二惡英等一級致癌物質,危害工作人員的健康,排放到周邊的大汽中,嚴重的污染了周邊的環境。另外,因垃圾需要長時間的堆放發酵瀝水,從而會產生大量的臭氣和污水,而去除該臭氣和污水又需要增加大量的除臭和污水處理設備,大幅增加了投資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一個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至少一種缺陷,提供一種能夠降低垃圾物料含水量及含鹽量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根據本發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其中,所述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包括壓力容器、密封裝置、升溫升壓裝置、降壓裝置、排料裝置、控制系統以及監測系統;所述壓力容器用以存放待處理的物料;所述密封裝置設于所述壓力容器以對其進行密封;所述升溫升壓裝置設于所述壓力容器以對其內部加熱和加壓;所述降壓裝置設于所述壓力容器以對其內部降壓;所述排料裝置連接于所述壓力容器以將處理后的物料排出;所述控制系統用以分別控制所述密封裝置、升溫升壓裝置、降壓裝置以及排料裝置;所述監測系統包括多個監測元件,分別監測所述壓力容器、密封裝置以及排料裝置的溫度、壓力、位移或位置,以供所述控制系統采集并據此進行控制。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密封裝置包括密封蓋、密封閥門以及驅動裝置;所述密封蓋可移動地安裝于所述壓力容器,所述密封蓋具有密封圈;所述密封閥門設于所述密封蓋,以在所述密封蓋移動至密封位置時,由外界經由所述密封閥門輸入蒸汽,而將所述密封圈頂起實現密封;所述驅動裝置用以驅動所述密封蓋。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密封裝置還包括自封閥門;所述自封閥門設于所述密封蓋,以在所述密封蓋密封時,將所述壓力容器內的蒸汽通入所述密封蓋,而將所述密封圈頂起實現自密封。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多個監測元件包括至少一個位置傳感器;所述位置傳感器設于所述密封蓋以監測其位置,供所述控制系統通過與一設定密封位置的對比而判斷所述密封蓋是否密封到位,并控制所述密封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升溫升壓裝置包括至少一個進汽裝置以及至少一個排水裝置;所述進汽裝置可啟閉地連通于所述壓力容器,以向所述壓力容器內輸入蒸汽,而使所述壓力容器內的壓力和溫度升高;所述排水裝置可啟閉地連通于所述壓力容器,以將所述壓力容器內的水排出。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降壓裝置包括至少一個排汽裝置;所述排汽裝置可啟閉地連通于所述壓力容器,以將所述壓力容器內的蒸汽排出,而使所述壓力容器內的壓力降低。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排料裝置包括排料容器、密封壓板、排料閥門以及排料推板;所述排料容器連通于所述壓力容器,所述排料容器設有可啟閉的排料倉門;所述密封壓板設于所述排料容器內,用以輔助密封所述排料倉門;所述排料閥門設于所述排料容器和壓力容器之間的連接處;所述排料推板設于所述排料容器內,用以將所述排料容器內的物料由所述排料倉門排出。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多個監測元件包括至少一個位移傳感器;所述位移傳感器設于所述排料倉門以監測其移動位置,供所述控制系統通過與一設定移動位置的對比而判斷所述排料倉門是否開啟或關閉,并控制所述排料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多個監測元件還包括至少一該溫度傳感器以及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所述溫度傳感器設于所述壓力容器內以監測其內部溫度;所述壓力傳感器設于所述壓力容器內以監測其內部壓力;其中,所述控制系統根據所述內部溫度或內部壓力,與一組設定溫度或一組設定壓力的對比而判斷所述壓力容器內的溫度升降情況或壓力升降情況,并以此控制所述升溫升壓裝置和降壓裝置。
根據本發明的其中一個實施方式,所述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還包括蒸汽轉移裝置;所述蒸汽轉移裝置用以將所述壓力容器內的蒸汽轉移至其他設備,所述蒸汽轉移裝置包括至少一個導汽閥門,所述導汽閥門設于所述壓力容器,且由所述控制系統控制。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發明提出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于:
本發明提出一種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通過對壓力容器內的垃圾進行加熱加壓,能夠最大限度的脫去生活垃圾中含有的水分,減少生活垃圾的堆放時間,在大幅提高垃圾的燃燒熱值的同時,減少了垃圾因長時間堆放發酵而產生的臭氣和污水量。再者,本發明能夠在對垃圾脫水的同時脫去的大量的鹽分,從而大幅降低了二惡英等有害物質的生成條件,從根源上控制了有害物質的產生,保護了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周邊環境。另外,垃圾經本發明處理后,難于燃燒的小顆粒垃圾被篩選出來,因這些小顆粒垃圾含有大量的有機質,經堆肥處理后可以作為有機肥料使用。并且,經處理后的垃圾的堆肥時間遠遠高于原生垃圾直接堆肥的速度,大大的提高了堆肥的效率。
附圖說明
通過結合附圖考慮以下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各種目標、特征和優點將變得更加顯而易見。附圖僅為本發明的示范性圖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繪制。在附圖中,同樣的附圖標記始終表示相同或類似的部件。其中:
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方式示出的一種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的系統方塊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的控制流程圖。
其中,附圖標記說明如下:
101.用戶;
102.人機組態;
103.控制系統;
1031.中央處理單元;
1032.I/O構件;
110.密封裝置;
111.密封蓋;
112.密封閥門;
113.自封閥門;
120.升溫升壓裝置;
121.進汽閥門;
122.排水閥門;
130.降壓裝置;
131.排汽閥門;
140.排料裝置;
141.排料閥門;
142.排料倉門;
143.排料推板;
144.密封壓板;
150.蒸汽轉移裝置;
151.導汽閥門;
152.其他容器的升溫升壓設備;
160.監測元件;
161.溫度傳感器;
162.壓力傳感器;
163.位移傳感器;
164.位置傳感器。
P100.工藝;
P101.工藝;
P102.工藝;
P103.工藝;
P104.工藝;
P105.工藝;
P106.工藝;
P107.工藝;
P108.工藝;
P109.工藝;
P110.工藝;
P111.工藝;
P112.工藝;
P113.工藝;
P114.工藝;
P115.工藝;
P116.工藝;
P117.工藝;
P118.工藝;
P119.工藝;
P120.工藝;
P121.工藝;
P122.工藝;
P123.工藝;
P124.工藝。
具體實施方式
體現本發明特征與優點的典型實施例將在以下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發明能夠在不同的實施例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發明的范圍,且其中的說明及附圖在本質上是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在對本發明的不同示例性實施方式的下面描述中,參照附圖進行,所述附圖形成本發明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顯示了可實現本發明的多個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結構、系統和步驟。應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結構、示例性裝置、系統和步驟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離本發明范圍的情況下進行結構和功能性修改。而且,雖然本說明書中可使用術語“內”、“之間”等來描述本發明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這些術語用于本文中僅出于方便,例如根據附圖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說明書中的任何內容都不應理解為需要結構的特定三維方向才落入本發明的范圍內。
參閱圖1,圖1中代表性地示出了能夠體現本發明的原理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的系統方塊圖。在該示例性實施方式中,本發明提出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是以對待焚燒的垃圾為例,進一步地,是以對垃圾進行脫水脫鹽處理為例進行說明的。本領域技術人員容易理解的是,為將本發明提出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用于對其他待焚燒物料進行脫水脫鹽處理,而對下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做出多種改型、添加、替代、刪除或其他變化,這些變化仍在本發明提出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的原理的范圍內。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本發明提出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主要包括壓力容器、密封裝置110、升溫升壓裝置120、降壓裝置130、排料裝置140、蒸汽轉移裝置150以及控制系統103。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提出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的各主要組成部分的結構、連接關系及控制原理和功能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壓力容器用以存放待處理的垃圾,這些垃圾可通過壓力容器的進料口輸入,壓力容器的大致結構可參考現有其他領域的壓力容器或反應釜,在此不予贅述。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密封裝置110設于壓力容器以對壓力容器進行密封。其中,該密封裝置110可設置在壓力容器的進料口,以封閉進料口,并不以此為限。具體而言,該密封裝置110主要包括密封蓋111、密封閥門112以及驅動裝置。其中,密封蓋111可移動地安裝于壓力容器,且密封蓋111具有密封圈。密封閥門112設置在密封蓋111上并由控制系統103控制,以在密封蓋111移動至與密封容器的設定密封位置時,打開密封閥門112使蒸汽由外界經由密封閥門112輸入密封蓋111,從而將密封圈頂起實現密封蓋111與壓力容器的緊密密封。另外,驅動裝置由控制系統103控制,以驅動密封蓋111的移動。
進一步地,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密封裝置110還包括自封閥門113。其中,該自封閥門113設置在密封蓋111上并由控制系統103控制,以在密封蓋111密已與壓力容器達成封時,將壓力容器內的蒸汽(經過升溫升壓裝置120通入壓力容器內的蒸汽)通入密封蓋111,無需再通過密封閥門112由外界通入蒸汽,而將密封圈頂起實現密封裝置110的自密封。在其他實施方式中,亦可不設置該自封閥門113,而通過其他裝置保持密封裝置110的密封狀態,或僅利用密封閥門112持續開啟而保持密封狀態,均不以此為限。
此外,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為保證上述密封裝置110的密封功能,監測系統包括至少一個位置傳感器164。具體而言,該位置傳感器164安裝于密封蓋111,以實時地監測密封蓋111的位置,并將測得的實時位置反饋至控制系統103。控制系統103將上述實時位置與設定密封位置進行對比,從而判斷密封蓋111是否密封到位,并以此控制密封裝置110的各部分。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升溫升壓裝置120設置在壓力容器上,用于對壓力容器加熱和加壓,而使存放由垃圾的壓力容器內部溫度和壓力上升,直至內部溫度和壓力分別達到設定壓力。此時,垃圾在高溫高壓環境下,被最大限度的脫去其中含有的水分,并在脫水的同時脫去的大量的鹽分。具體而言,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上述升溫升壓裝置120主要包括至少一個進汽裝置以及至少一個排水裝置。其中,進汽裝置包括有進汽閥門121,該進汽閥門121可啟閉地連通于壓力容器并由控制系統103控制,以向壓力容器內輸入蒸汽,而使壓力容器內的壓力和溫度升高。排水裝置包括有排水閥門122,該排水閥門122可啟閉地連通于壓力容器并由控制系統103控制,以將壓力容器內的水排出。
進一步地,在本實施方式中,當控制系統103控制升溫升壓裝置120使壓力容器內的溫度和壓力達到設定溫度和設定壓力時,可利用一保溫保壓計時器對壓力容器進行保溫保壓計時。具體而言,可在該保溫保壓計時器中設置一時間段,在該時間段內,控制系統103控制升溫升壓裝置120,使壓力容器內的溫度和壓力始終保持在設定溫度和設定壓力的范圍內。
此外,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為對上述升溫升壓裝置120的工作狀態進行控制,監測系統還包括至少一該溫度傳感器161以及至少一個壓力傳感器162。具體而言,該溫度傳感器161設于壓力容器內以實時地監測其內部溫度,該壓力傳感器162設于壓力容器內以實時地監測其內部壓力,并將測得的內部溫度和內部壓力反饋至控制系統103。控制系統103將上述內部溫度或內部壓力,與一組設定溫度或一組設定壓力進行對比,從而判斷壓力容器內的溫度升降情況或壓力升降情況,并以此控制升溫升壓裝置120的各部分以及外界的供汽設備。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降壓裝置130設置在壓力容器上,用于對壓力容器泄壓而使其內部壓力降低。具體而言,降壓裝置130主要包括至少一個排汽裝置。該排汽裝置包括有排汽閥門131,該排汽閥門131可啟閉地連通于壓力容器并由控制系統103控制,以將壓力容器內的蒸汽排出至外界,而使壓力容器內的壓力降低。同樣的,監測系統的多個監測元件中的壓力傳感器162亦可配合控制系統103對降壓裝置130的各部分進行控制,在此不予贅述。
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排料裝置140連接于壓力容器,用于將處理后的垃圾由壓力容器中排出。具體而言,排料裝置140主要包括排料容器、密封壓板144、排料閥門141以及排料推板143。其中,該排料容器連通于壓力容器,排料容器設有可啟閉的排料倉門142并由控制系統103控制。密封壓板144設置在排料容器內且由控制系統103控制,用以通過密封壓板144的推壓而輔助密封排料倉門142。排料閥門141設置在排料容器和壓力容器之間的連接處,并由控制系統103控制其啟閉。排料推板143設置在排料容器內,用以將排料容器內的垃圾由排料倉門142排出。
此外,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為監測排料倉門142是否開啟或關閉,上述監測系統還包括至少一個位移傳感器163。具體而言,該位移傳感器163設置在排料倉門142以實時地監測其移動位置并反饋至控制系統103,控制系統103將該移動位置與一設定移動位置進行對比而判斷排料倉門142是否開啟或關閉,并相應地對排料裝置140的各部分進行控制。
承上所述,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控制系統103用以分別控制密封裝置110、升溫升壓裝置120、降壓裝置130以及排料裝置140,且并不限于上述控制動作。同時利用控制系統103能夠實現對用戶101對本發明的遠程監測與控制。進一步地,控制系統103還可同時接入多個本發明提出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或接入垃圾焚燒設備等其他設備,以對不同設備進行同步控制。并且,監測系統的多個監測元件至少包括溫度傳感器161、壓力傳感器162、位移傳感器163以及位置傳感器164,以監測壓力容器、密封裝置110以及排料裝置140的溫度、壓力、位移或位置,從而供控制系統103采集并根據上述監測信息進行控制。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對于該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各部分的其他參數或狀態的監測,均可包含于上述監測系統中,并選用相應的監測元件,并不以此為限。再者,對于該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的其余閥件或設備,均可通過上述控制系統103進行控制,并根據對應的監測元件反饋的信息對各閥件或設備的工作狀態進行調整,并不以此為限。
在此應注意,附圖中示出而且在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僅僅是能夠采用本發明原理的許多種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中的一個示例。應當清楚地理解,本發明的原理絕非僅限于附圖中示出或本說明書中描述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的任何細節或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的任何部件。
舉例來說,并非為了限制本發明,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方式中,該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還可包括蒸汽轉移裝置150,用于將壓力容器內多余的蒸汽轉移至其他設備,例如其他容器的升溫升壓設備152。具體而言,該蒸汽轉移裝置150包括至少一個設置在壓力容器上的導汽閥門151,該導汽閥門151可由控制系統103控制。蒸汽轉移裝置150可利用該導汽閥門151與其他設備的進汽管路連通,實現蒸汽的重復利用,降低資源消耗。
基于上述說明,本發明提出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對垃圾進行焚燒前處理的處理方法大致包括以下步驟:輸入垃圾,將待處理的垃圾輸入并存放于壓力容器內;構建密封環境,利用控制系統103控制密封裝置110對壓力容器進行密封操作;高溫高壓處理,利用控制系統103控制升溫升壓裝置120對壓力容器內部進行升溫升壓操作,從而脫去垃圾中的水分和鹽分;降壓處理,利用控制系統103控制降壓裝置130對壓力容器內部進行降壓操作;排料處理,利用控制系統103控制排料裝置140將處理后的垃圾排出,同時可將其中難于燃燒的小顆粒垃圾篩選出來作為有機肥料使用。
承上所述,配合參閱圖2,圖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本發明的控制流程圖。以下結合本實施方式中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的主要結構和功能,對本發明提出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的控制流程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2所示,當垃圾進料完成后,需要對垃圾進行焚燒前處理操作時,用戶101通過人機組態102的操作畫面向控制系統103遠程發送控制指令。控制系統103可進一步包括中央處理單元1031和I/O構件1032。控制系統103接收到用戶101通過人機組態102發來的操作指令,在中央處理單元1031內識別該操作指令,并接受溫度傳感器161、壓力傳感器162、位移傳感器163以及位置傳感器164反饋的現場設備的實時信息,然后對密封裝置110、升溫升壓裝置120、降壓裝置130、排料裝置140以及蒸汽轉移裝置150進行控制操作。
如圖2所示,當把垃圾投入到壓力容器后,可以通過控制系統103對壓力容器內的垃圾進行處理操作。具體而言,首先對壓力容器進行密封操作。密封裝置110通過其驅動裝置驅動密封蓋111的移動。在工藝P100中,控制系統103接收位置傳感器164反饋的密封蓋111的移動位置,并判斷密封蓋111是否到達設定密封位置。當密封蓋111到達設定密封位置后,控制系統103停止對密封蓋111的驅動裝置的操作。然后執行工藝P101,打開密封閥門112,利用外界通入的蒸汽把密封蓋111的密封圈頂起。在打開密封閥門112的同時,設置一計時器(亦可與保溫保壓計時器共用)用于密封計時,通過控制系統103監視計時器的計時是否完成。當計時結束后,即完成整個密封操作。
如圖2所示,當密封裝置110對壓力容器的密封完成后,需要對壓力容器容器進行升溫升壓操作。具體而言,通過控制系統103控制執行工藝P103,打開進汽閥門。控制系統103通過設置在壓力容器的溫度傳感器161和壓力傳感器162實時反饋的數據監視壓力容器內的溫度和壓力,并執行工藝P105,監視壓力容器內溫度和壓力的升高是否變得緩慢,當壓力容器內的溫度和壓力的升高速度過于緩慢時,執行工藝P106,打開排水閥門122,將由壓力容器內的蒸汽冷凝出的水排出壓力容器。同時打開排汽閥門,將溫度較低的蒸汽排出壓力容器,再通過進汽閥門向壓力容器通入新的溫度較高的蒸汽,從而繼續提高壓力容器內的溫度和壓力。控制系統103通過壓力傳感器162監控壓力容器內的壓力值,并執行工藝P107,監視并判斷壓力容器內的壓力是否達到設定壓力值,當壓力達到設定壓力值時,關閉密封閥門112并執行工藝P108,打開自封閥門113,通過自封閥門113供壓力容器內的蒸汽進入密封蓋111實行密封。由于使壓力容器內的壓力和密封蓋111的密封壓力始終相同,密封蓋111實現嚴密密封而不會出現漏汽現象。當控制系統103接收到壓力傳感器162和溫度傳感器161反饋的數據并執行工藝P104,達到設定壓力和設定溫度后,執行工藝P109,關閉所有的閥門,使設備進入到保溫保壓狀態。同時,開啟保溫保壓計時器進行計時。在控制系統103執行工藝P110,判斷保溫保壓計時結束之前,若控制系統103監視的壓力容器的溫度和壓力降低至允許范圍之外,需要重新打開進汽閥門,提高壓力容器的溫度和壓力到設定壓力后,關閉進汽閥門,繼續保溫保壓。當控制系統103判斷壓力容器保溫保壓完成后,整個升溫升壓操作完成。
如圖2所示,當保溫保壓計時結束后,需要判斷是否具備蒸汽轉移操作的條件,首先由控制系統103執行工藝P111檢測并判斷接入同一控制系統103的其他容器的升溫升壓設備152是否具備升溫升壓條件,即密封蓋111移動到位,密封閥門112打開并完成密封計時。執行工藝P112,打開導汽閥門151,同時把其他壓力容器的進汽閥門121打開,把保溫保壓完成后的多余蒸汽轉移到需要進行升溫升壓操作的其他壓力容器內。實現了蒸汽的重復利用,節約了蒸汽資源。
如圖2所示,若控制系統103執行工藝P111,判斷其余壓力容器不具備升溫升壓的條件,則不可對其他壓力容器進行蒸汽轉移操作。需要執行工藝P113,打開排汽閥門,把多余的蒸汽排掉達到降壓的目的。控制系統103監控壓力容器上的壓力傳感器162反饋的壓力容器的壓力并執行工藝P114,判斷壓力容器的壓力是否降至設定壓力,是則整個降壓操作完成。
當壓力容器內的壓力降至設定壓力后,需要對壓力容器內的垃圾實行排料操作,即把壓力容器內的垃圾排出壓力容器,轉移至其他地方。首先執行排料容器的密封操作,執行工藝P115,關閉排料倉門142,由控制系統103監控設置在排料倉門142上的位移傳感器163,判斷排料倉門142是否關閉到位。當控制系統103判斷排料倉門142關閉到位后,控制密封壓板144對排料容器門進行密封壓緊操作,并通過設置在密封壓板144上的壓力傳感器162來判斷排料容器門是否達到壓緊狀態,同時關閉設置在排料容器上用于抽取排料容器內臭氣的臭氣閘板(圖上未繪出),從而使排料容器達到完全密封的狀態。同時把排料推板143退回到原始位置,以備后續排料容器內的垃圾轉移用。當控制系統103執行工藝P116,確定排料容器密封完成后,執行工藝P117,開啟排料閥門141,利用壓力容器內剩余的壓力把壓力容器內的垃圾排放到密封的排料容器內。控制系統103通過壓力容器上的壓力傳感器162監控壓力容器內的壓力,執行工藝P118,壓力容器內的壓力降低至零時,表明壓力容器內的垃圾完全的排放到了密封的排料容器內。執行工藝P119,開啟排料倉門142并由控制系統103通過位移傳感器163監控排料倉門142的移動位置,并執行工藝P120,控制排料倉門142達到開啟位置后停止。開啟排料倉門142的同時控制開啟排料容器的臭氣閘板,使得排料容器內的抽取通過臭氣通道由引風機抽至其余地方進行后續處理,減少了本系統的臭氣處理量。然后執行工藝P121,開啟排料推板143,并由控制系統103通過設置在排料推板143上的位移傳感器163監控排料推板143的移動和位置。排料推板143推著排料容器內的垃圾移動,控制系統103執行工藝P122,判斷排料推板143是否移動到指定位置,當排料推板143移動到指定位置后,即表明垃圾被推送至指定位置。控制系統103再控制排料推板143返回操作,并執行工藝P124,通過排料推板143上的位移傳感器163判斷排料推板143是否返回到初始位置。當排料推板143到達初始位置后,整個排料處理的控制操作完成。同時,本發明的一整套垃圾焚燒前處理控制操作完全結束。
綜上所述,本發明提出一種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通過對壓力容器內的垃圾進行加熱加壓,能夠最大限度的脫去生活垃圾中含有的水分,減少生活垃圾的堆放時間,在大幅提高垃圾的燃燒熱值的同時,減少了垃圾因長時間堆放發酵而產生的臭氣和污水量。再者,本發明能夠在對垃圾脫水的同時脫去的大量的鹽分,從而大幅降低了二惡英等有害物質的生成條件,從根源上控制了有害物質的產生,保護了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周邊環境。另外,垃圾經本發明處理后,難于燃燒的小顆粒垃圾被篩選出來,因這些小顆粒垃圾含有大量的有機質,經堆肥處理后可以作為有機肥料使用。并且,經處理后的垃圾的堆肥時間遠遠高于原生垃圾直接堆肥的速度,大大的提高了堆肥的效率。
以上詳細地描述和/或圖示了本發明提出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的示例性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不限于這里所描述的特定實施方式,相反,每個實施方式的組成部分和/或步驟可與這里所描述的其它組成部分和/或步驟獨立和分開使用。一個實施方式的每個組成部分和/或每個步驟也可與其它實施方式的其它組成部分和/或步驟結合使用。在介紹這里所描述和/或圖示的要素/組成部分/等時,用語“一個”、“一”和“上述”等用以表示存在一個或多個要素/組成部分/等。術語“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開放式的包括在內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組成部分/等之外還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組成部分/等。
雖然已根據不同的特定實施例對本發明提出的垃圾焚燒前處理系統進行了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認識到可在權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圍內對本發明的實施進行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