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入料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垃圾焚燒入料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工業垃圾回轉窯焚燒入料系統和循環流化床爐焚燒垃圾入料系統,多存在入料不均勻,入料卡堵、密封不良返串煙等問題,如圖1和2所示,工業垃圾回轉窯焚燒入料系統普遍采用垂直溜管中設置二級插板門或翻板門(或稱投彈門)外加斜溜管液壓推頭方式,其使用原來為垃圾在上下兩門切換下來,使之成批重量的垃圾進入下部斜溜管,下部斜溜管的垃圾再用液壓推頭輸送;其缺點一上下門容易被垃圾堵卡而不能密封;其缺點二成批重量的送入窯內,造成窯爐燃燒波動大和不完全燃燒。
而流化床爐焚燒垃圾多采用入料方式;旋轉播料式或直通式結構,如圖3所示,左側的直通式爐與下料口無密封裝置、下料量不均勻易堵塞,爐燃燒正壓會造成煙氣反串,污染現場環境問題等;右側的設計有旋轉播料器,但有垃圾纏繞物會使播料轉子卡塞,其難以疏通而造成停爐。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中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入料方便、快速且不易堵塞、燃燒充分的垃圾焚燒入料系統。
為實現以上技術目的,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垃圾焚燒入料系統,包括垂直溜管、下部斜溜管,所述垂直溜管與下部斜溜管連通,還包括推料機構、物料自密封機構和清堵機構,所述推料機構設置在垂直溜管上,所述物料自密封機構為兩片可調力矩擋板且設置在垂直溜管中,所述清堵機構設在下部斜溜管上。
作為優選,所述兩片可調力矩擋板相交可形成自鎖物料功能。
從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具備以下優點: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物料在垂直溜管中的物料自密封機構阻擋下進行堆積,堆積后的物料由推料機構進行推擠送入下部斜溜管中密實分段下行,每個推料循環使一部分密實物料留在管內形成自密封,令一部分物料脫離力矩擋板后進入擴容直管內,然后松散落入下部斜溜管,在下部蠕動式推板協助下物料進入回轉窯或流化床爐內進行充分燃燒,同時所述的清堵機構可以定時為下部斜溜管進行清理,同時所述風冷套溜管還可以對下部斜溜管進行冷卻保護。
附圖說明
圖1為現有技術的工業廢物回轉窯焚燒入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現有技術的工業廢物回轉窯焚燒入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現有技術的兩種流化床爐垃圾入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的工業廢物回轉窯焚燒入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二的垃圾焚燒入料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說明:1、垂直溜管,2、下部斜溜管,3、推料機構,5、清堵機構,6、風冷套溜管。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4所示,一種垃圾焚燒入料系統,包括垂直溜管1、下部斜溜管2,所述垂直溜管1與下部斜溜管2連通,還包括推料機構3、物料自密封機構4和清堵機構5,所述推料機構3設置在垂直溜管1上,所述物料自密封機構4為兩片可調力矩擋板且設置在垂直溜管1中,其兩片可調力矩擋板相交形成自鎖物料功能;還包括風冷套溜管6,所述風冷套溜管6安裝在下部斜溜管2上;所述清堵機構5設在下部斜溜管2上,其清堵機構為蠕動式推板;此設計適用于復雜的工業廢物回轉窯爐。
如圖5所示,一種垃圾焚燒入料系統,包括垂直溜管1、下部斜溜管2,所述垂直溜管1與下部斜溜管2連通,還包括推料機構3、物料自密封機構4和清堵機構5,所述推料機構3設置在垂直溜管1上,所述物料自密封機構4為兩片可調力矩擋板且設置在垂直溜管1中,其兩片可調力矩擋板相交形成自鎖物料功能;所述風力清堵機構5設在下部斜溜管2上;所述清堵機構為進風風道,此設計適用于物料松散垃圾焚燒爐。
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物料在垂直溜管中的物料自密封機構阻擋下進行堆積,堆積后的物料由推料機構進行推擠送入下部斜溜管中,此時下部斜溜管內的物料可以盡可能的松散進入回轉窯或循環流化 床爐內進行充分燃燒,同時所述的清堵機構可以為下部斜溜管進行清理,同時所述風冷套溜管還可以對下部斜溜管進行冷卻。
所述推料機構可根據爐窯燃燒量調整進料量或頻次,自密封機構是靠管段內保持一定垃圾料層,在上部推頭作用力和裝置下部重錘壓板的上頂力下,此處垃圾保持一定的致密實度,有效隔絕爐窯的煙氣的上竄情況。在上部推桿不斷推動,其垃圾再補充而下行突破下部力矩擋板,垃圾突破檔板在擴容空間內自由下行到下部斜溜管內;在斜溜管上有設計有清堵機構,其機構改變以往的大推頭強行推送方式(極易壓實),因此在斜溜管底部采用蠕動式推板疏導,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其適合復雜的工業廢物焚燒入料裝置內。因其它垃圾爐所焚燒垃圾物料性質穩定其塊狀小和松散干燥,此裝置也可改用吹掃風疏導;此改進的垃圾焚燒入料裝置其結構簡單、總造價低、使用壽命長;易調控投料量及頻次、垃圾堵塞故障率低,其帶來的間接收益較大。
以上對本實用新型及其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該描述沒有限制性,附圖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實際的結構并不局限于此。總而言之如果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受其啟示,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創造宗旨的情況下,不經創造性的設計出與該技術方案相似的結構方式及實施例,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