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灶具燃燒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灶具燃燒器,包括爐頭、分火器、內火蓋和外火蓋,爐頭前部有中心進氣管和位于中心進氣管兩側的外環進氣管,外環進氣管與外環火預混腔連通,外環火預混腔與外環火混氣腔連通,中心進氣管穿過外環火預混腔并且其出氣管端位于中心預混腔內;外環燃氣氣槽下端面的進氣接口與外環火混氣腔的出氣接口相接通,中心孔預混腔與中心火蓋座配合,二個一次空氣導氣槽之間的爐頭的上表面和外環火預混腔與外環火混氣腔的出氣接口之間的上表面與軸向空氣孔相對應。外環火預混腔和中心預混腔的一次空氣的進入全部從灶具面板上部進入,二次也從灶具面板的上部進入,空氣充足,燃氣燃燒充分熱效率高。
【專利說明】
一種灶具燃燒器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灶具燃氣燃燒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現有技術,一種灶具燃燒器,包括爐頭、分火器、內火蓋和外火蓋,所述分火器包括外環燃氣槽、中心火蓋座和徑向二次空氣孔。存在問題是:一次空氣的補充在灶具的底殼,當為嵌入式灶具時,底殼位于柜體內,一次空氣量不足。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灶具燃燒器,它的預混腔的空氣進入,全部從灶具面板的上部進入,一次空氣和二次空氣充足,燃氣燃燒充分,效率高的特點。
[0004]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灶具燃燒器,包括爐頭、分火器、內火蓋和外火蓋,所述分火器包括外環燃氣槽、中心火蓋座和軸向空氣孔,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爐頭的前部上開口的外環火預混腔、中心有內環火的上開口的中心預混腔、兩側有外環火混氣腔,爐頭上有與中心預混腔相通的一次空氣導氣槽;爐頭前部有中心進氣管和位于中心進氣管兩側的外環進氣管,外環進氣管與外環火預混腔連通,外環火預混腔與外環火混氣腔連通,中心進氣管穿過外環火預混腔并且其出氣管端位于中心預混腔內;
[0005]外環燃氣氣槽下端面的進氣接口與外環火混氣腔的出氣接口相接通,中心孔預混腔與中心火蓋座配合,二個一次空氣導氣槽之間的爐頭的上表面和外環火預混腔與外環火混氣腔的出氣接口之間的上表面與軸向空氣孔相對應。
[0006]所述的一種灶具燃燒器,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爐頭包括底杯和上蓋;
[0007]所述底杯的前部有底預混腔和卡槽,后部及兩側分布有弧形下混氣腔和左、右分布的下半導氣管,下半導氣管與底預混腔和弧形下混氣腔連通;
[0008]所述上蓋的前部有具有上下開口的上預混腔、中心進氣管穿過上預混腔在上蓋的中心有垂直于水平面的出氣管端、外環進氣管設置在中心進氣管的兩側并與上預混腔連通、下端面有上半氣管和弧形上混氣腔;所述出氣管端位于一上開口的中心預混腔內,一次空氣導氣槽與中心預混腔連通;所述上預混腔在上蓋的上端面有弧形擋板;所述上混合氣腔上有出氣接口;
[0009]所述上蓋與底杯扣合,上預混腔與底預混腔扣合構成外環火預混腔,上、下半導氣管扣合構成導火管并將外環火預混腔與外環火混氣腔連通,上、下混合氣腔扣合構成外環火混氣腔,中心進氣管與卡槽嵌合;所述出氣管端和外環進氣管位于上預混腔內的出氣端設置有噴嘴;
[0010]所述外環燃氣槽有二個進氣接口,其后部有一個軸向空氣孔,其后部兩側各有一軸向進氣孔;前部的二個軸向進氣孔、中心火蓋座和外環燃氣槽三者之間的盤體為蓋板;
[0011]進氣接口與出氣接口插接,蓋板與上預混腔的弧形擋板扣合構成一次空氣通道,二個一次空氣導氣槽之間的上蓋上的圓環弧形槽與分火器后部的軸向空氣孔相對,弧形擋板、一次空氣導氣槽和出氣接口三者之間的上蓋與分火器前部兩側的軸氣進氣孔相對。
[0012]所述的一種灶具燃燒器,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分火器上有在一條直徑上的二次空氣槽,二次空氣槽將外環燃氣槽分為左、右燃氣槽,左、右燃氣槽分別與一個進氣接口連通。
[0013]所述的一種灶具燃燒器,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分火器的中心火座的下端有二個銷體,所述中心預混腔內有銷槽,銷體與銷槽嵌合。
[0014]本實用新型一種灶具燃燒器,由于采用這樣的結構,外環火預混腔和中心預混腔的一次空氣的進入全部從灶具面板上部進入,二次也從灶具面板的上部進入,空氣充足,燃氣燃燒充分熱效率高。【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6]圖2是圖1的A-A視圖。[〇〇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〇〇18]圖4是本實用新型爐頭的立體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分火器的立體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之一。
[0021]圖7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分解圖之一。
[0022]圖8是圖1的B_B視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0024]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灶具燃燒器,包括爐頭1、分火器2、內火蓋3和外火蓋4, 如圖5所示,所述分火器2包括外環燃氣槽21、中心火蓋座22和軸向空氣孔23。
[0025]如圖4所示,所述爐頭1的前部上開口的外環火預混腔1A、中心有內環火的上開口的中心預混腔1B、兩側有外環火混氣腔1F,爐頭1上有與中心預混腔1B相通的一次空氣導氣槽1C;爐頭1前部有中心進氣管1D和位于中心進氣管兩側的外環進氣管1E,外環進氣管1E與外環火預混腔1A連通,外環火預混腔1A通過導氣管1G與外環火混氣腔1F連通,中心進氣管 1D穿過外環火預混腔1A并且其出氣管端62位于中心預混腔1B內;[〇〇26]外環燃氣氣槽21下端面的進氣接口與外環火混氣腔1F的出氣接口 65相接通,中心孔預混腔1B與中心火蓋座22配合,二個一次空氣導氣槽1C之間的爐頭1的上表面及外環火預混腔1A與外環火混氣腔1F的出氣接口65之間的上表面與軸向空氣孔23相對應;用于二次空氣的進入。[〇〇27]所述爐頭1包括底杯5和上蓋6;
[0028]如圖6、圖7所示,所述底杯5的前部有底預混腔51和卡槽52,后部及兩側分布有弧形下混氣腔53和左、右分布的下半導氣管54,下半導氣管54與底預混腔51和1A弧形下混氣腔53連通;
[0029]如圖4、圖6、圖7所示,所述上蓋6的前部有具有上下開口的上預混腔61、中心進氣管1D穿過上預混腔在上蓋6的中心有垂直于水平面的出氣管端62、外環進氣管1E設置在中心進氣管ID的兩側并與上預混腔61連通、下端面有上半氣管63和弧形上混氣腔64;所述出氣管端62位于上蓋6上的中心預混腔IB內,一次空氣導氣槽IC與中心預混腔IB連通;所述上預混腔61在上蓋6的上端面有弧形擋板611;所述弧形上混氣腔64上有出氣接口 65;所述一次空氣導氣槽IC和中心預混腔IB外壁之間的上蓋6構成圓環弧形槽66,圓環弧形槽66用于二次空氣的進入。
[0030]所述上蓋6與底杯5扣合并固定連接在一起達到氣密封;上預混腔61與底預混腔51扣合構成外環火預混腔1A,上、下半導氣管63、54扣合構成導火管IG并將外環火預混腔IA與外環火混氣腔IF連通,弧形上混合腔64和弧形下混合氣腔53扣合構成外環火混氣腔1F,中心進氣管ID與卡槽52嵌合;所述出氣管端62和外環進氣管IE位于上預混腔61內的出氣端設置有噴嘴(圖中未不出);
[0031]如圖5、圖7所示,所述外環燃氣槽21有二個進氣接口211,其后部有一軸向空氣孔23,其前部兩側各有一個軸向進氣孔23;前部的二個軸向進氣孔23、中心火蓋座22和外環燃氣槽21三者之間的盤體為蓋板24;
[0032]進氣接口211與出氣接口 65插接,蓋板24與上預混腔61的弧形擋板611扣合構成一次空氣通道8,二個一次空氣導氣槽IC之間的上蓋6上的圓環弧形槽66與分火器2后部的一個軸向空氣孔23相對,弧形擋板611、一次空氣導氣槽IC和出氣接口 65之間的上蓋6與分別分火器2前部兩側的軸氣進氣孔23相對。
[0033]如圖5、圖6所示,所述分火器2上有在一條直徑上的二次空氣槽7,二次空氣槽7將外環燃氣槽21分為左、右燃氣槽,左、右燃氣槽21分別與一個進氣接口 211連通。這樣的設置更有利于二次空氣從分火器2上部進入中心火蓋座22和外環燃氣槽21之間。
[0034]如圖7所示,所述分火器2的中心火座22的下端有二個銷體221,所述中心預混腔IB內有銷槽67,銷體221與銷槽67嵌合。這樣能防止分火器2相對于上蓋6轉動。
[0035]本實用新型在使用時,中心進氣管ID的出氣管端62上的噴嘴噴出燃氣,一次空氣通過一次空氣導氣槽IC進入中心預混腔IB內,燃氣和空氣預混后進入中心火蓋座22;另一方面,如圖3、圖8所示,一次空氣經分火器2和上蓋6之間的一次空氣通道8進入外環火預混腔IA內;與此同時,燃氣經外環進氣管IE上的噴嘴噴出,燃氣與一次空氣在外環火預混腔IA內預混,經導氣管IG進入外環火混氣腔IF,經出氣接口 65進入外環燃氣槽22。
[0036]如圖4、圖8所示,二次空氣經圓環弧形槽66、分火器2的后部的一個軸向空氣孔23進入中心火蓋座22和外環燃氣槽21之間;如圖4所示,另一方面,二次空氣經弧形擋板611、一次空氣導氣槽IC和出氣接口 65之間的上蓋6與分火器2之間的間隙9進入,經分火器2上前部兩側的軸向空氣孔23進入中心火蓋座22和外環燃氣槽21之間。二次空氣進入方向如圖4中所示的虛線箭頭方向。
[0037]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先實施方式。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灶具燃燒器,包括爐頭、分火器、內火蓋和外火蓋,所述分火器包括外環燃氣槽、 中心火蓋座和軸向空氣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頭的前部上開口的外環火預混腔、中心有內 環火的上開口的中心預混腔、兩側有外環火混氣腔,爐頭上有與中心預混腔相通的一次空 氣導氣槽;爐頭前部有中心進氣管和位于中心進氣管兩側的外環進氣管,外環進氣管與外 環火預混腔連通,外環火預混腔與外環火混氣腔連通,中心進氣管穿過外環火預混腔并且 其出氣管端位于中心預混腔內;外環燃氣氣槽下端面的進氣接口與外環火混氣腔的出氣接口相接通,中心孔預混腔與 中心火蓋座配合,二個一次空氣導氣槽之間的爐頭的上表面和外環火預混腔與外環火混氣 腔的出氣接口之間的上表面與軸向空氣孔相對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灶具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爐頭包括底杯和上蓋;所述底杯的前部有底預混腔和卡槽,后部及兩側分布有弧形下混氣腔和左、右分布的下半導氣管,下半導氣管與底預混腔和弧形下混氣腔連通;所述上蓋的前部有具有上下開口的上預混腔、中心進氣管穿過上預混腔在上蓋的中心 有垂直于水平面的出氣管端、外環進氣管設置在中心進氣管的兩側并與上預混腔連通、下 端面有上半氣管和弧形上混氣腔;所述出氣管端位于一上開口的中心預混腔內,一次空氣 導氣槽與中心預混腔連通;所述上預混腔在上蓋的上端面有弧形擋板;所述上混合氣腔上 有出氣接口;所述上蓋與底杯扣合,上預混腔與底預混腔扣合構成外環火預混腔,上、下半導氣管 扣合構成導火管并將外環火預混腔與外環火混氣腔連通,上、下混合氣腔扣合構成外環火 混氣腔,中心進氣管與卡槽嵌合;所述出氣管端和外環進氣管位于上預混腔內的出氣端設 置有噴嘴;所述外環燃氣槽有二個進氣接口,其后部有一個軸向空氣孔,其后部兩側各有一軸向 進氣孔;前部的二個軸向進氣孔、中心火蓋座和外環燃氣槽三者之間的盤體為蓋板;進氣接口與出氣接口插接,蓋板與上預混腔的弧形擋板扣合構成一次空氣通道,二個 一次空氣導氣槽之間的上蓋上的圓環弧形槽與分火器后部的軸向空氣孔相對,弧形擋板、 一次空氣導氣槽和出氣接口三者之間的上蓋與分火器前部兩側的軸氣進氣孔相對。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灶具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上有在一條直 徑上的二次空氣槽,二次空氣槽將外環燃氣槽分為左、右燃氣槽,左、右燃氣槽分別與一個 進氣接口連通。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灶具燃燒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火器的中心火座的下端 有二個銷體,所述中心預混腔內有銷槽,銷體與銷槽嵌合。
【文檔編號】F23D14/62GK205690399SQ201620562704
【公開日】2016年11月16日
【申請日】2016年6月6日 公開號201620562704.2, CN 201620562704, CN 205690399 U, CN 205690399U, CN-U-205690399, CN201620562704, CN201620562704.2, CN205690399 U, CN205690399U
【發明人】羅欽
【申請人】羅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