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輥道窯緩冷帶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陶瓷建筑制造設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輥道窯緩冷帶結構。
背景技術:
輥道窯中包括了余熱帶、燒成帶、急冷帶和緩冷帶,其中緩冷帶結構如圖I所示,由于窯爐設計者在設計窯爐各帶比例時一般應用理論計算,設計出的緩冷帶包括輥上通道和輥下通道,其中輥2的位置在圖I上示出。傳統的 輥道窯緩冷帶吸風罩都是設置在輥2之上的。在輥道窯燒成過程中,從事過窯爐行業的都知道,輥道窯緩冷帶溫度及壓力分布均勻性的重要性,但是在傳統的輥道窯緩冷帶中因高溫氣體在幾何壓頭的作用下都會往上升,所以使緩冷帶輥上通道和輥下通道的溫度偏差增大,不利于陶瓷產品的冷卻,降低了產品質量。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能夠克服現有技術中緩冷帶輥上通道和輥下通道存在溫度偏差的缺陷,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輥道窯緩冷帶結構。所述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輥道窯緩冷帶結構,包括緩冷帶輥上通道、緩冷帶輥下通道,所述緩冷帶輥下通道設置用于使所述緩冷帶輥下通道的截面積小于所述緩冷帶輥上通道的截面積的窯墻。所述窯墻設置在所述輥道窯緩冷帶輥下通道的兩側。所述窯墻的截面為長方形。所述窯墻的厚度為116 232毫米。所述窯墻的高度為260 460毫米。所述緩冷帶輥下通道的截面積比所述緩冷帶輥上通道的截面積小O. I O. 2平方米。所述緩冷帶輥下通道的底面積比所述緩冷帶輥上通道的底面積小I. 5 3平方米。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緩冷帶輥下通道設置窯墻,使得緩冷帶輥上通道的截面積大于輥下通道的截面積,增大輥下熱氣體向輥棒上方通道升的阻力,達到減小輥道窯緩冷帶的輥上、下溫度差的目的,確保緩冷帶溫度控制的合理性,可以有效解決緩冷帶輥上通道和輥下通道存在溫度偏差的問題,提高產品質量。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0014]圖I是現有技術中輥道窯緩冷帶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輥道窯緩冷帶結構示意圖;其中,I-窯墻;2-輥。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輥道窯緩冷帶結構,該結構包括緩冷帶輥上通道、緩冷帶輥下通道,緩冷帶輥下通道的兩側設置了窯墻1,使得緩冷帶輥下通道的截面積小于緩冷帶輥上通道的截面積。因高溫氣體在幾何壓頭的作用下都會往上升,而現有技術中輥道窯緩冷帶吸風罩都是設置在輥上的,所以使輥上或輥下通道的溫度偏差增大,通過在緩冷帶輥下通道兩側各多砌一層窯墻來減小窯爐輥下內寬,增大輥下熱氣體向輥上通道上升的阻力,達到減小輥道窯緩冷帶的輥上或輥下通道的溫度差的目的,利于陶瓷產品的冷卻。具體地,窯墻I的高度在O. 26 O. 46米之間,厚度在116 232mm之間(參見圖2中的窯墻I ),為保證熱氣體均勻分布在通道空間內,達到溫度的均勻性,窯墻截面為長方形(參見圖2中的窯墻1,長方形的長邊為窯墻的高度,短邊為窯墻的厚度)。本實用新型中設置的窯墻使得緩冷帶輥下通道的截面積比緩冷帶輥上通道的截面積小O. I O. 2平方米。緩冷帶輥下通道的底面積比緩冷帶輥上通道的底面積小I. 5 3平方米。本實用新型還可以具有其他的形式變化,如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上述實施例僅僅起到對上述實用新型保護范圍內的示范作用,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本實用新型所限定的保護范圍內還有很多常規變形和其他實施例,這些變形和實例都將在本實用新型待批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輥道窯緩冷帶結構,包括緩冷帶輥上通道、緩冷帶輥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緩冷帶輥下通道設置用于使所述緩冷帶輥下通道的截面積小于所述緩冷帶輥上通道的截面積的窯墻。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輥道窯緩冷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窯墻設置在所述輥道窯緩冷帶輥下通道的兩側。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輥道窯緩冷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窯墻的截面為長方形。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輥道窯緩冷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窯墻的厚度為116 232毫米。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輥道窯緩冷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窯墻的高度為260 460毫米。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輥道窯緩冷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緩冷帶輥下通道的截面積比所述緩冷帶輥上通道的截面積小0. I 0. 2平方米。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輥道窯緩冷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緩冷帶輥下通道的底面積比所述緩冷帶輥上通道的底面積小I. 5 3平方米。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輥道窯緩冷帶結構,包括緩冷帶輥上通道、緩冷帶輥下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緩冷帶輥下通道設置用于使所述緩冷帶輥下通道的截面積小于所述緩冷帶輥上通道的截面積的窯墻。本實用新型通過在緩冷帶輥下通道設置窯墻,使得緩冷帶輥上通道的截面積大于輥下通道的截面積,增大輥下熱氣體向輥棒上方通道升的阻力,達到減小輥道窯緩冷帶的輥上、下溫度差的目的,確保緩冷帶溫度控制的合理性,可以有效解決緩冷帶輥上通道和輥下通道存在溫度偏差的問題,提高產品質量。
文檔編號F27B9/02GK202562265SQ20122022777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1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18日
發明者葉德林, 溫千鴻, 簡潤桐 申請人:廣東新明珠陶瓷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