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池清洗設備的側吹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池清洗設備的技術領域,特別是,可對清洗后的電池的側邊提供吹干作用的電池清洗設備的側吹機構。
技術背景 一般鉛蓄電池在形成預定成品前,需再經過一道清洗程序用以除去電池表面的電解液殘潰或外界雜質。清洗后的電池表面因有殘留水份,故會再搭配適當的吹干程序將電池表面的水份除去。已知的吹干程序是利用氣體噴吹在電池表面。若由操作者手持噴氣裝置對電池表面進行吹干,雖可以有效地吹干電池的各表面,但操作上不方便,而且需要較高的人力成本。借由自動化的吹干設備來執行電池表面吹干程序可以減少吹干程序所需的人力,而且可以節省時間。然而電池的外觀為方體形狀且其相鄰表面均為正交,因此當吹氣設備所提供的氣體吹向頂面及前、后表面時,左、右側面因與頂面及前、后表面垂直,故僅承受較小的風力作用,進而使得左、右側面無法達到吹干的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清洗設備的側吹機構,其能夠針對電池的側面提供往復噴吹風力,再搭配對電池其他表面的噴吹風力,即可讓電池各表面達到吹干的要求。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電池清洗設備的側吹機構,它配置在一清洗吹干室,包含一第一偵測組件,配置在該清洗吹干室;一第二偵測組件,配置在該清洗吹干室,且相離該第一偵測組件;一側吹裝置,安裝在該清洗吹干室,其包含一升降組件及一吹氣組件,該吹氣組件連接該升降組件的端部,且該吹氣組件受該升降組件的驅動,此外該吹氣組件對應在該第一偵測組件及該第二偵測組件之間。如上所述的電池清洗設備的側吹機構,優選地,它還包含一定位板、一連接板及二導桿的組合,該定位板用以配置在該清洗吹干室,該升降組件組裝在該定位板上,兩支導桿穿過定位板且結合該連接板,且該連接板與該升降組件的伸縮桿結合,該吹氣組件安裝在該連接板上。如上所述的電池清洗設備的側吹機構,優選地,所述清洗吹干室具有一側吹部,該第一偵測組件及該第二偵測組件對應該側吹部,該側吹裝置安裝在該側吹部的頂部。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池清洗設備的側吹機構,能夠針對電池的側面提供往復噴吹風力,再搭配對電池其他表面的噴吹風力,即可讓電池各表面達到吹干的要求。以下即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及功效,舉出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圖式詳細說明。
圖I為本實用新型配置在清洗設備的外觀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配置在清洗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吹氣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的使用狀態示意圖。主要組件符號說明10清洗設備12清洗吹干室12a清洗部12b吹干部12c側吹部14輸送機構20側吹機構22升降組件22a伸縮桿24吹氣組件24a第一吹氣排24b第二吹氣排26定位板28連接板30導桿30a滑套32第一偵測組件34第二偵測組件40待清洗電池42待吹干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圖中揭示一電池清洗設備10,其具有一清洗吹干室12,且一輸送機構14,例如輸送帶或軌道,通過該清洗吹干室12。又一側吹機構20可安裝在電池清洗設備10的頂面對應該清洗吹干室12。請參閱圖2,清洗吹干室12內可區分成清洗部12a、吹干部12b及側吹部12c ;待清洗電池40及待吹干電池42位于輸送機構14上,且分別對應清洗部12a、吹干部12b及側吹部12c。該側吹機構20安裝在電池清洗設備10的頂面對應側吹部12c。此外,側吹機構20具有一第一偵測組件32及第二偵測組件34。第一偵測組件32及第二偵測組件34可分離地固定在清洗吹干室12的壁面,且第一偵測組件32及第二偵測組件34對應側吹部12c。上述側吹機構20的安裝位置僅為實施例說明而并非以此為限;換句話說,側吹機構20可被安裝在電池清洗設備10的側面或其他足可對應電池的位置。請參閱圖3,側吹機構20包含一升降組件22、一吹氣組件24、一定位板26、一連接板28及二導桿30。定位板26配置在清洗吹干室12的外部頂面;升降組件22固定在定位板26上,且該升降組件22的伸縮桿22a穿過定位板26。二導桿30搭配滑套30a組裝在該定位板26。且二導桿30及伸縮桿22a的一端穿過定位板26及清洗吹干室12的頂面且結合該連接板28。又吹氣組件24安裝在該連接板28。借由上述組合形式,吹氣組件24等同連接升降組件22的端部,且吹氣組件24可受升降組件22的驅動而產生升降位移。并且,導 桿30與滑套30a的組合,可讓導桿30順暢地升降位移,而且導桿30與伸縮桿22a平行,可以提高吹氣組件24升降位移的穩定度。另外,請參閱圖4,吹氣組件24具有一第一吹氣排24a及一第二吹氣排24b,且第一吹氣排24a及第二吹氣排24b形成有角度的夾角狀態。請再參閱圖2,待吹干電池42在吹干部12b可受風力噴吹;更進一步,一或多個環形鼓風機可對應配置在吹干部12b用以提供風力作用,或是借由適當引導據以使風力作用在待吹干電池42。此時待吹干電池42的側邊尚無法獲得完全有效的吹干效果。請參閱圖2和圖5,當第一偵測組件32及第二偵測組件34各自對應到一待吹干電池42時,對應第一偵測組件32及第二偵測組件34之間的側吹機構20可利用升降組件22帶動吹氣組件24作往復升降位移,同時該吹氣組件24也會提供氣體用以對二個待吹干電池42的側面進行吹干。在實際應用時,當第一顆待吹干電池42被第二偵測組件34偵測到,側吹機構20便可開始對第一顆待吹干電池42的側面進行吹干;隨后再依上述的動作模式對各待吹干電池42的側面進行吹干。此外,在進行側面吹干程序時,輸送機構14可以被控制成停止狀態或是保持行進狀態,例如電池表面小或潮濕程度小,則側吹裝置20僅需一或少次往復噴吹便可有效吹干該電池側面時,輸送機構14可以保持適當的行進速度。上述升降組件22驅動吹氣組件24作升降位移時,輸送機構14的移動速度及吹氣組件24的位移行程、位移次數均可借由適當的可程序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 PLC)加以控制。至于第一吹氣排24a及第二吹氣排24b形成有角度的夾角排列,有助于氣體吹動及吹落電池表面的水份。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側吹機構20可提供風力對電池的側邊表面進行吹干,而且可控制吹氣組件24的位移行程及位移次數,有效地提高吹干效果。以上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以及設計附圖,而較佳實施例以及設計附圖僅是舉例說明,并非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技術的權利范圍,凡以均等的技術手段、或為權利要求書所涵蓋的權利范圍的實施方式,均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疇而為申請人的權利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電池清洗設備的側吹機構,它配置在一清洗吹干室,其特征在于,它包含 一第一偵測組件,配置在該清洗吹干室; 一第二偵測組件,配置在該清洗吹干室,且相離該第一偵測組件; 一側吹裝置,安裝在該清洗吹干室,其包含一升降組件及一吹氣組件,該吹氣組件連接該升降組件的端部,且該吹氣組件受該升降組件的驅動,此外該吹氣組件對應在該第一偵測組件及該第二偵測組件之間。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清洗設備的側吹機構,其特征在于,它還包含一定位板、一連接板及二導桿的組合,該定位板用以配置在該清洗吹干室,該升降組件組裝在該定位板上,兩支導桿穿過定位板且結合該連接板,且該連接板與該升降組件的伸縮桿結合,該吹氣組件安裝在該連接板上。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池清洗設備的側吹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吹干室具有一側吹部,該第一偵測組件及該第二偵測組件對應該側吹部,該側吹裝置安裝在該側吹部的頂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電池清洗設備的側吹機構,它配置在一清洗吹干室,包含一第一偵測組件,配置在該清洗吹干室;一第二偵測組件,配置在該清洗吹干室,且相離該第一偵測組件;一側吹裝置,安裝在該清洗吹干室,其包含一升降組件及一吹氣組件,該吹氣組件連接該升降組件的端部,且該吹氣組件受該升降組件的驅動,此外該吹氣組件對應在該第一偵測組件及該第二偵測組件之間。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電池清洗設備的側吹機構,能夠針對電池的側面提供往復噴吹風力,再搭配對電池其他表面的噴吹風力,即可讓電池各表面達到吹干的要求。
文檔編號F26B21/00GK202660873SQ20122024255
公開日2013年1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8日
發明者林松柏 申請人:凱豊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