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磁感應加熱供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供暖用裝置,具體的說涉及一種電磁感應加熱供暖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長,能源的供應也日趨緊張,能源在滿足人們的現代生活、生產的需求的同時,污染問題也日趨嚴重。為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節能減排,開發綠色、低碳、無污染的能源成為各國的優先發展方向。目前,在冬季采暖時所使用的散熱器大都以熱水作用熱源,通過熱交換將熱水中的熱量散發到空氣中,實現取暖。現在大多是通過燃煤鍋爐、燃氣鍋爐、燃油鍋爐、太陽能、地源熱泵等對水進行加熱,通過燃煤鍋爐、燃氣鍋爐和燃油鍋爐對水進行加熱能源消耗大,污染嚴重;通過太陽能對水進行加熱,設備投資大,使用壽命短,成本高,供暖不穩定,白天可以保證供暖需求,夜晚很難達到供暖要求;通過地源熱泵對水進行加熱,設備投資大,需要對地下水源進行開采,破壞生態平衡,對環境影響較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針對以上問題,提供一種能源消耗小、不會產生污染、投資小、使用壽命長的電磁感應加熱供暖裝置。為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電磁感應加熱供暖裝置,包括加熱裝置、換熱器和散熱裝置,所述換熱器分別與加熱裝置和散熱裝置連接,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加熱管和高頻電源,所述加熱管的外部纏繞有感應線圈,所述感應線圈與高頻電源連接。作為一種優化方案,所述換熱器和散熱裝置之間設置有循環泵。—種具體優化方案,所述換熱器為板式換熱器。作為一種優化方案,所述散熱裝置為散熱片。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具有以下優點通過感應線圈對加熱管內的水進行加熱,感應線圈通電后在加熱管內部產生高頻磁場,激活分子運動,對加熱管內的水進行快速的加熱,加熱速度快,供暖穩定,白天和夜晚都能達到供暖要求,能源消耗小,節約能源,潔凈環保,安全可靠,投資小,使用壽命長。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附圖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電磁感應加熱供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高頻電源;2_加熱管;3_感應線圈;4_換熱器;5_循環泵;6_散熱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14]實施例如附圖所示,電磁感應加熱供暖裝置,包括加熱裝置、換熱器4和散熱裝置6,所述換熱器4分別與加熱裝置和散熱裝置6連接,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加熱管2和高頻電源1,所述加熱管2的外部纏繞有感應線圈3,所述感應線圈3與高頻電源I連接。所述換熱器4和散熱裝置6之間設置有循環泵5,換熱器4分別與加熱裝置和散熱裝置6通過管道連接。所述換熱器4為板式換熱器。所述散熱裝置6為散熱片,散熱裝置也可以為其他設備,例如可以為地暖管、風機
盤管等。通過電磁感應加熱,設備啟動、關閉穩定,對電流、電網無污染,沖擊小,功率恒 定,無噪音,不擾民。 本供暖裝置具有以下功能即加即熱,電磁感應加熱,無需儲熱容器,即加即熱,冷水進熱水出,加熱速度快。強制循環,通過循環泵5強制進行循環。時段設置,根據生活習慣,可以設定多個時段溫度,控溫精確,更節能。防凍保護,低溫啟動加熱,使供暖裝置永無冰凍可能。過溫保護等,加熱裝置溫度過高,自動斷電保護,設備永無干燒現象。本供暖裝置具有以下優點節約能源,電磁感應工作直接熱傳導,超高效率電熱轉換,熱效率達到98%以上,比電阻式采暖設備節能30 %左右。潔凈環保,設備在運行中無揚塵、無噪音、無異味,綠色環保。安全可靠,電磁感應加熱,高頻電流在加熱管2的外部走,水在加熱管2的內部,做到水電分離。安裝方便,只需將電源線和連接管連接即可,方便快捷。使用壽命長,通過水冷散熱及風扇散熱,電器部件在恒溫狀態下工作,大大延長了使用壽命。
權利要求1.電磁感應加熱供暖裝置,包括加熱裝置、換熱器(4)和散熱裝置¢),所述換熱器(4)分別與加熱裝置和散熱裝置(6)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加熱管(2)和高頻電源(I),所述加熱管(2)的外部纏繞有感應線圈(3),所述感應線圈(3)與高頻電源(I)連接。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磁感應加熱供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4)和散熱裝置(6)之間設置有循環泵(5)。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電磁感應加熱供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換熱器(4)為板式換熱器。
4.如權利要求1-3其中之一所述的電磁感應加熱供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裝置(6)為散熱片。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磁感應加熱供暖裝置,包括加熱裝置、換熱器和散熱裝置,所述換熱器分別與加熱裝置和散熱裝置連接,所述加熱裝置包括加熱管和高頻電源,所述加熱管的外部纏繞有感應線圈,所述感應線圈與高頻電源連接;通過感應線圈對加熱管內的水進行加熱,感應線圈通電后在加熱管內部產生高頻磁場,激活分子運動,對加熱管內的水進行快速的加熱,加熱速度快,供暖穩定,白天和夜晚都能達到供暖要求,能源消耗小,節約能源,潔凈環保,安全可靠,投資小,使用壽命長。
文檔編號F24D13/00GK202692220SQ201220346318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9日
發明者王海濤 申請人:王海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