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提供一種新型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包括烘干窯框架1、微動風機2、風管3、噴嘴固定框4、噴嘴5,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窯框架1上固定有風管3、噴嘴固定框4。工作時,氣流進入風管,在風管上設有微動風機對氣流進行一次加壓,在風管出口處設有噴嘴對氣流進行二次加壓,而且噴嘴上設有螺旋通道,從而使得氣體壓力更充足渦流狀地進入窯內,極易破壞窯內氣體的分層現象,從而使得磚坯烘干更均勻防止倒坯現象的發生,省時省工,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專利說明】新型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屬建材生產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新型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現有的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通過風葉自由轉動從而使烘干窯內的氣流循環的過程,而這種氣流循環容易造成烘干窯內的氣體形成分層現象,使得窯內的磚坯烘干不均勻,從而使得窯內磚坯時常發生倒坯現象,這樣就需要進行清坯,費工費時,導致工作效率低下,因此有必要改進。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在氣流風管上設有多微動風機對氣流進行一次加壓,在風管出口處設有噴嘴對氣流進行二次加壓,而且噴嘴上設有螺旋通道,從而使得氣體壓力更充足渦流狀地進入窯內,極易破壞窯內氣體的分層現象,從而使得磚坯烘干更均勻防止倒坯現象的發生。
[0004]具體地說:一種新型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其包括烘干窯框架、微動風機、風管、噴嘴固定框、噴嘴,烘干窯框架上固定有風管和噴嘴固定框;在風管上設有微動風機對氣流進行一次加壓,在風管出口處設有噴嘴對氣流進行二次加壓;噴嘴固定框上。
[0005]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在風管上設有微動風機對氣流進行一次加壓,在風管出口處設有噴嘴對氣流進行二次加壓,而且噴嘴上設有螺旋通道,從而使得氣體壓力更充足渦流狀地進入窯內,極易破壞窯內氣體的分層現象,從而使得磚坯烘干更均勻防止倒坯現象的發生,省時省工,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6]圖1為本發明結構主視圖;
[0007]圖2為本發明結構左視圖;
[0008]圖3為本發明的噴嘴主視圖;
[0009]圖4為本發明的噴嘴俯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1-4描述本發明的一種實施例。
[0011]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包括烘干窯框架1、微動風機2、風管
3、噴嘴固定框4、噴嘴5,烘干窯框架I上固定有風管3和噴嘴固定框4 ;在風管3上設有微動風機2對氣流進行一次加壓,在風管3出口處設有噴嘴5對氣流進行二次加壓;噴嘴5固定框4上。
[0012]如圖2所示,在于噴嘴5有多個并且并排固定在噴嘴固定框4上。
[0013]如圖3所示,噴嘴5上設有螺旋通道5-2。噴嘴5具有筒體5_1,筒體5_1內裝有由多個螺旋導風板5-3間隔布置構成的螺旋通道5-2,螺旋通道5-2兩端裝有呈錐形的聚能環 5-4。
[0014]如圖4所示,聚能環5-4由里側的大環和外部的小環通過阻風條連接構成,且進風端聚能環5-4位于筒體外,出風端聚能環5-4位于筒體內。
[0015]工作時,氣流進入風管,在風管上設有微動風機對氣流進行一次加壓,在風管出口處設有噴嘴對氣流進行二次加壓,而且噴嘴上設有螺旋通道,從而使得氣體壓力更充足渦流狀地進入窯內,極易破壞窯內氣體的分層現象,氣體進入烘干窯以絮(湍)流的形式在窯內流動,然后再次進入風管,從而達到氣流循環。
[0016]上述實施例,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非用來限制本發明實施范圍,故凡以本發明權利要求所述內容所做的等效變化,均應包括在本發明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窯框架(I)、微動風機(2)、風管(3)、噴嘴固定框(4)、噴嘴(5),烘干窯框架(I)上固定有風管(3)和噴嘴固定框(4);在風管(3 )上設有微動風機(2 )對氣流進行一次加壓,在風管(3 )出口處設有噴嘴(5 )對氣流進行二次加壓;噴嘴(5)固定框(4)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新型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噴嘴(5)有多個并且并排固定在噴嘴固定框(4)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一種新型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噴嘴(5)上設有螺旋通道(5-2)。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一種新型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噴嘴(5)具有筒體(5-1),筒體(5-1)內裝有由多個螺旋導風板(5-3)間隔布置構成的螺旋通道(5-2),螺旋通道(5-2 )兩端裝有呈錐形的聚能環(5-4 )。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一種新型烘干窯氣流循環系統,其特征在于聚能環(5-4)由里側的大環和外部的小環通過阻風條連接構成,且進風端聚能環(5-4)位于筒體外,出風端聚能環(5-4)位于筒體內。
【文檔編號】F26B21/04GK103438685SQ201310361434
【公開日】2013年12月11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林永淳, 張軍倉, 湯利剛 申請人:陜西寶深機械(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