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一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由設有過水孔(1.1)的脫水鋼桶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水鋼桶(1)的內壁附設一柔性內桶襯(2);同時,在所述的脫水鋼桶(1)的底面同時設有一與脫水鋼桶(1)內徑相匹配的海綿軟墊(3)。通過在原脫水鋼桶的內壁增設一個柔性內襯桶,因此能十分有效地防止產品在脫水過程中與剛性脫水桶體的碰撞,這對于消除產品的變形是極為有利的。
【專利說明】一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水工藝及脫水裝置,是指一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尤其適用于電鍍生產流水線中機件自動脫水之用。
【背景技術】
[0002]在電池鋼殼的自動化電鍍流水線作業中,電鍍后的鋼殼零件經電鍍漂洗后需要進行脫水處理。目前是將需要脫水處理的電池鋼殼直接放入不銹鋼質的脫水桶中,通過離心甩干達到工藝要求。但是現在使用的不銹鋼甩干桶沒有采取任何鋼殼互相碰撞的防護措施,因此不僅對被甩干的電池鋼殼造成一定的碰傷,造成少量產品的合格率降低;而且長期運行對不銹鋼甩干桶也會有不利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發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種有利于提高產品合格率的電池鋼殼脫水結構。
[0004]這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由設有過水孔1.1的脫水鋼桶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水鋼桶I的內壁附設一柔性內桶襯2 ;同時,在所述的脫水鋼桶I的底面同時設有一與脫水鋼桶I內徑相匹配的海綿軟墊3。
[0005]所述的內桶襯由圍成筒形的海綿墊構成,所述的海綿墊被縫制在布袋內,所述布袋經連接帶4與脫水鋼桶I固定連接。
[0006]所述的柔性內桶襯2由一長方形PVC軟簾沿脫水鋼桶I內壁貼置而成,并通過連接帶4與脫水鋼桶I連接固定。
[0007]所述的由PVC軟簾圍制而成的內桶襯2上設有與脫水鋼桶I桶身上的過水孔1.1分布密度相的泄水孔2.1。
[0008]所述的內桶襯2與圓形海綿軟墊3構成一上開口柔性內桶襯;所述的柔性內桶襯通過設于柔性內桶襯外周上的連接帶4與脫水鋼桶I連接固定。
[0009]根據以上技術方案提出的這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由于在原脫水鋼桶的內壁增設一個柔性內桶襯,因此能十分有效地防止產品在脫水過程中與剛性脫水桶體的碰撞,這對于消除產品的變形是極為有效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海綿墊內襯型);
[0011]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PVC軟簾內襯型);
[0012]圖3為連接帶設置示意圖。
[0013]圖中:1-脫水鋼桶1.1-過水孔 2-內桶襯 2.1-泄水孔 3-圓形海綿軟墊4-連接帶。【具體實施方式】
[0014]如圖1-3所示的這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它是對現有同功能電池鋼殼脫水桶的創造性改進。
[0015]這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由設有過水孔1.1的脫水鋼桶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水鋼桶I的內壁附設一柔性內桶襯2 ;同時,在所述的脫水鋼桶I的底面同時設有一與脫水鋼桶I內徑相匹配的海綿軟墊3。
[0016]在本技術方案的實際實施中,所采用的柔性內桶襯2可以通過兩種技術方案實現:
[0017]其一如圖1所示:
[0018]所述的柔性內桶襯由圍成筒形的海綿墊構成,所述的海綿墊被縫制在布袋內,所述布袋經連接帶4與脫水鋼桶I固定連接。利用海綿本身具有的吸水性和透水性,讓甩干脫水過程中甩出的鋼殼構件的水,先被構成柔性內桶襯的海綿墊吸收。在繼續甩干的過程中,該海綿墊內襯吸附的水體則被甩出,通過脫水鋼桶桶壁上的過水孔1.1流經甩干機排水口排出。
[0019]其二如圖1所示:
[0020]所述的柔性內桶襯2由一長方形PVC軟簾沿脫水鋼桶I內壁貼置而成,并通過連接帶4與脫水鋼桶I連接固定。在采用第二種柔性內桶襯方案時,所述的由PVC軟簾圍制而成的內桶襯2上設有與脫水鋼桶I桶身上的過水孔1.1分布密度相的泄水孔2.1。
[0021]在這一技術方案中,甩干機工作時甩干脫水過程中甩出的鋼殼構件的水,通過PVC軟簾上設置的泄水孔2.1,將所有被甩出的水體同時通過脫水鋼桶桶壁上的過水孔1.1流經甩干機排水口排出。
[0022]此外,在實際運用中,可以將包入布袋的、由海綿構成的柔性內桶襯2與圓形海綿軟墊3直接連接,制成一上部不封口的筒形內襯。并在該筒形內襯的外部筒體上設置連接帶4,讓筒形內襯與脫水鋼桶I連接。使用時,漂洗后帶水的電池鋼殼被放入襯筒形內襯的脫水鋼桶,旋轉脫水過程中甩出的水體通過海綿軟墊構成的筒形內襯及脫水鋼桶I的過水孔1.1排水。
[0023]當然,也可以將PVC柔性內桶襯2直接與圓形海綿軟墊3直接連接,制成一上部不封口的筒形內襯。并在該筒形內襯的外部筒體上設置連接帶4,讓筒形內襯與脫水鋼桶I連接。使用時,漂洗后帶水的電池鋼殼被放入襯筒形內襯的脫水鋼桶,旋轉脫水過程中甩出的水體通過PVC柔性內桶襯2上的泄水孔、以及脫水鋼桶I的過水孔1.1排水。
[0024]圖3給出的是設于柔性內桶襯2外側的連接帶4的設置狀態圖,所述的連接帶4有多根組成,分設在柔性內桶襯2外側面上,每一根連接帶4穿過的脫水鋼桶I上的過水孔
1.1 ;隨后將相鄰的兩根連接帶4互相綁扎在一起,起到將柔性內桶襯2與脫水鋼桶I固定連接的作用。
[0025]由于這種創新電池鋼殼脫水結構,可以免除甩干過程中裝載在脫水鋼桶內腔的部分電池鋼殼與脫水鋼桶內壁的碰撞和摩擦,因此能夠減輕和消除產品的不合格率,甚至可以實現零碰傷;顯然這對于提高產品的合格率是一種技術保障措施。
【權利要求】
1.一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由設有過水孔(1.1)的脫水鋼桶構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脫水鋼桶(I)的內壁附設一柔性內桶襯(2);同時,在所述的脫水鋼桶(I)的底面同時設有一與脫水鋼桶(I)內徑相匹配的海綿軟墊(3)。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內桶襯由圍成筒形的海綿墊構成,所述的海綿墊被縫制在布袋內,所述布袋經連接帶(4)與脫水鋼桶(I)固定連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內桶襯(2)由一長方形PVC軟簾沿脫水鋼桶(I)內壁貼置而成,并通過連接帶(4)與脫水鋼桶(I)連接固定。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PVC軟簾圍制而成的內桶襯(2)上設有與脫水鋼桶(I)桶身上的過水孔(1.1)分布密度相當的泄水孔(2.1)。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電池鋼殼脫水結構,其特征在于:柔性內桶襯(2)與圓形海綿軟墊(3)構成一上開口柔性內桶襯;所述的柔性內桶襯通過設于柔性內桶襯外周上的連接帶(4)與脫水鋼桶(I)連接固定。
【文檔編號】F26B5/08GK203489587SQ201320402003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7月8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8日
【發明者】李大銀, 杜剛 申請人:上海金楊金屬表面處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