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爐熱水冷卻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熔爐熱水冷卻系統,包括與熔爐的熱水出口通過排水管連接的水池,所述水池上設有支架,支架上設有冷卻塔,水池底部設有底座,底座上設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通過抽水管與冷卻塔的進水口連接,冷卻塔的出水口連接有伸入到水池內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設有用于調節水流量的電磁調節閥。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充分縮短了熔爐熱水的冷卻時間,冷卻水可以得到循環利用,節約了水資源,提高了耐火材料的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熔爐熱水冷卻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耐火材料生產【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熔爐熱水冷卻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熔爐是耐火材料生產中常用設備,熔爐的冷卻水具有較高溫度,若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現有很多耐火材料生產廠家對熔爐熱水一般采用排放到水池內自然冷卻的方式,冷卻時間長,不能及時地進行循環利用,從而影響生產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將熔爐冷卻水快速冷卻的熔爐熱水冷卻系統。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熔爐熱水冷卻系統,包括與熔爐的熱水出口通過排水管連接的水池,所述水池上設有支架,支架上設有冷卻塔,水池底部設有底座,底座上設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通過抽水管與冷卻塔的進水口連接,冷卻塔的出水口連接有伸入到水池內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設有用于調節水流量的電磁調節閥。
[0005]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設有堵板,出水管上沿長度方向設有一排噴水管。
[0006]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具有較高溫度的熔爐熱水通過排水管流入到水池中,抽水泵將熱水抽入到冷卻塔內進行冷卻,冷卻塔再將冷水通過出水管排到水池內,經過循環抽水到冷卻塔內冷卻以及水池中熱水自然冷卻的方式,水池中的熱水可以得到快速的冷卻,水池中的冷卻水就可以實現循環利用。出水管上沿長度方向設有噴水管,這樣可以使冷卻水更均勻地流入到水池中,有助于縮短冷卻時間。
[0007]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充分縮短了熔爐熱水的冷卻時間,冷卻水可以得到循環利用,節約了水資源,提高了耐火材料的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熔爐熱水冷卻系統,包括與熔爐I的熱水出口通過排水管2連接的水池3,水池3上設有支架4,支架4上設有冷卻塔5,水池3底部設有底座10,底座10上設有抽水泵6,抽水泵6的出水口通過抽水管7與冷卻塔5的進水口連接,冷卻塔5的出水口連接有伸入到水池3內的出水管8,出水管8上設有電磁調節閥12,電磁調節閥12用于調節向水池3內排入水流的大小。出水管8的出水口設有堵板11,出水管8上沿長度方向設有若干個噴水管9。
[0010]本實用新型當中的冷卻塔5、抽水泵6為現有成熟技術,具體構造不再贅述。
[0011 ] 本實用新型在工作使用時,具有較高溫度的熔爐I熱水通過排水管2流入到水池3中,抽水泵6將熱水通過抽水管7抽入到冷卻塔5內進行冷卻,冷卻塔5再將冷水通過出水管8排到水池3內,經過循環抽水到冷卻塔5內冷卻以及水池3中熱水自然冷卻的方式,水池3中的熱水可以得到快速的冷卻,水池3中的冷卻水就可以實現循環利用。出水管8上沿長度方向設有一排噴水管9,這樣可以使冷卻水更均勻地流入到水池3中,有助于縮短冷卻時間。
【權利要求】
1.熔爐熱水冷卻系統,包括與熔爐的熱水出口通過排水管連接的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上設有支架,支架上設有冷卻塔,水池底部設有底座,底座上設有抽水泵,抽水泵的出水口通過抽水管與冷卻塔的進水口連接,冷卻塔的出水口連接有伸入到水池內的出水管,出水管上設有用于調節水流量的電磁調節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熔爐熱水冷卻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的出水口設有堵板,出水管上沿長度方向設有一排噴水管。
【文檔編號】F27D9/00GK203518624SQ201320565211
【公開日】2014年4月2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12日
【發明者】楊保平, 馮建偉 申請人:寅升耐火材料(鄭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