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生產球團的鏈篦機用檢修門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生產球團的鏈篦機用檢修門,包括門殼及門框,其在門殼的內側面設有密封條,由密封條形成保溫凹槽,在保溫凹槽內設有保溫板,保溫板并與門殼連接;在保溫凹槽內的保溫板上的涂抹有耐火保溫層;在門框的周邊設有與密封條配合的嵌入槽。本實用新型既能起到保護作用,也能降低能耗,減少漏風情況得以顯著改善,使熱氣體的揮發和能量損失最大限度的得以降低,減少熱傳導的損失,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說明】一種生產球團的鏈篦機用檢修門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生產球團的鏈篦機用檢修門,具體屬于一種生產球團的鏈篦機系統具有密封保溫效果的檢修門。
【背景技術】
[0002]在鏈篦機-回轉窯生產球團的工藝中,鏈篦機系統擔負著干燥、預熱球團的功能,鏈篦機依靠滾軸的轉動和篦條的移動帶動球團的運動;檢查門起著檢修、檢查設備、機械、保護滾軸的作用。目前在用的檢查門均為單一金屬結構件,在使用中由于環境溫度高,存在高溫變形、不保溫、散熱快、密封不嚴而產生漏風現象,影響爐內的氣氛與溫度場,也造成了能耗損失。在所查的文獻中,專利申請號為CN201020546243.2的專利公開了一種應用于鍋爐上的門類裝置,包括邊框、邊框上的提伸裝置、與提伸裝置相連的門蓋機構,設有保溫層和二次保溫機構。但該類型門形式固定,不易更換,保溫與密封不好,不適宜鏈蓖機使用。專利申請號為US26140388A的專利公開了一種固定在爐門上的保溫門結構,提出工業爐窯的關閉裝置是由固定到爐殼上的爐門以及固定在爐門上的保溫門所構成,該保溫門使爐子內部氣密而達到保溫的效果;卡口關節會降低由摩擦引起的材料損耗,保溫門由葉片彈簧所支撐,通過螺栓固定到爐門上。這種門雖然有一定的保溫效果,但保溫效果不好,不耐高溫。其結構不如本發明的兩層保溫結構,保溫板固定,保溫板外用涂抹料密封,凹槽使用密封膠泥,效果更好。因此需要采用合適的結構與材料,起到保護作用,也降低能耗,減少漏風,提高工作效率。本發明通過改進檢修門的設計與結構,使得檢修門直縫消失,容易密封,可以防止熱氣體的揮發和能量損失,也可以通過保溫材料減少熱傳導的損失。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既能起到保護作用,又具有降低熱損,不變形、不漏風,提高鏈篦機工作效率的燒結球團鏈篦機的檢修門
[0004]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措施:
[0005]—種生產球團的鏈篤機用檢修門,包括門殼及門框,其在于:門殼的內側面設有密封條,由密封條形成保溫凹槽,在保溫凹槽內設有保溫板,保溫板并與門殼連接;在保溫凹槽內的保溫板上的涂抹有耐火保溫層;在門框的周邊設有與密封條配合的嵌入槽。
[0006]其特征在于:在嵌入槽內設有密封泥。
[000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條距門邊沿5?15mm設置。
[0008]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于:既能起到保護作用,也能降低能耗,減少漏風情況得以顯著改善,使熱氣體的揮發和能量損失最大限度的得以降低,減少熱傳導的損失,提高工作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0]圖2為圖1中門殼的結構示意圖;
[0011]圖3為圖中門框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4為圖1的A-A結構示意圖;
[0013]圖中:1 一門殼,2 —門框,3—密封條,4一保溫凹槽,5—保溫板,6—耐火保溫層,7一嵌入槽,8一密封泥。
【具體實施方式】
[0014]下面結合附圖做進一步描述:
[0015]一種生產球團的鏈篦機用檢修門,包括門殼I及門框2組成,其在門殼I的內側面采用整體加工或焊接連接密封條3,并由密封條3形成保溫凹槽4,密封條3距門殼I邊沿5mm/1Omm/15mm設置;在保溫凹槽4內通過粘接及螺釘與門殼I連接保溫板5 ;在保溫凹槽4內的保溫板5上的涂抹有耐火保溫層6 ;在門框2的周邊設有與門殼I密封條3配合的嵌入槽7。為了進一步保證密封性能,在嵌入槽7加入有密封泥8。
[0016]由于在門殼I設有保溫板5及耐火保溫層6,再加之設有密封條3及與密封條3配合的設在門框2上的嵌入槽7,故使門殼I不易變形,隔熱效果大增,密封性能大大提高,熱損顯著減少,從而及降低了能源消耗,有保證了生產的穩定運行。
[0017]本【具體實施方式】僅為最佳例舉,并非對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限制性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產球團的鏈篤機用檢修門,包括門殼及門框,其特征在于:門殼的內側面設有密封條,由密封條形成保溫凹槽,在保溫凹槽內設有保溫板,保溫板并與門殼連接;在保溫凹槽內的保溫板上涂抹有耐火保溫層;在門框的周邊設有與密封條配合的嵌入槽。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球團的鏈篦機用檢修門,其特征在于:在嵌入槽內設有密封泥。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產球團的鏈篦機用檢修門,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條距門邊沿5?15mm設置。
【文檔編號】F27D1/18GK203586827SQ201320773756
【公開日】2014年5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日
【發明者】徐國濤, 李偉, 徐林, 張洪雷 申請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