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木材加工處理
技術領域:
,具體涉及供一種榆木干燥方法。
背景技術:
:榆木屬落葉喬木,樹高大,遍及北方各地,尤其黃河流域,隨處可見。榆木木性堅韌,紋理通達清晰,硬度與強度適中,一般透雕浮雕均能適應,刨面光滑,弦面花紋美麗,有“雞翅木”的花紋,可供家具、裝修等用,榆木經烘干、整形、雕磨髹漆、可制作精美的雕漆工藝品。以俄羅斯老榆木(即紫榆)最為經典,具有紋理清晰、樹大結疤少的優點,是制作家具的名貴材質。在北方的家具市場隨處可見。榆木不易烘干,現在市場上有很多榆木板材烘干技術存在很多問題,木材的烘干不到位,所以制作出來的榆木家具很容易出現開裂和變形。技術實現要素:為解決現有榆木干燥過程中存在的難點,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榆木干燥方法。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榆木干燥方法,包括以下處理步驟:(1)初次熱處理:將榆木單排水平懸空在熱風中處理,熱風出風口與水平面呈60°傾斜角,熱風出風口風速為1.3-1.4m/s,熱風溫度為35-40℃,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15-2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5分鐘翻一次面,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40-5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10分鐘翻一次面,厚度>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80-85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30分鐘,翻一次面;(2)初次冷處理:將處理得到的榆木立即置于-10~-12℃下冷卻處理,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10-12分鐘,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18-20分鐘,厚度>25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25-30分鐘;(3)再次熱處理:將榆木單排水平懸空在熱風中處理,熱風出風口與水平面呈40°傾斜角,熱風出風口風速為1.8-2m/s,熱風溫度為46-50℃,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40-5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10分鐘翻一次面,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60-75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20分鐘翻一次面,厚度>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100-12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30分鐘,翻一次面;(4)再次冷處理:將處理得到的榆木立即置于-18~-20℃下冷卻處理,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25-28分鐘,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30-34分鐘,厚度>25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40-45分鐘;(5)最終熱處理:將榆木單排水平懸空在熱風中處理,熱風出風口與水平面呈30°傾斜角,熱風出風口風速為1.8-1.9m/s,熱風溫度為43-45℃,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18-2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5分鐘翻一次面,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36-4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10分鐘翻一次面,厚度>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60-65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20分鐘,翻一次面;(6)臭氧處理:將最終熱處理后的榆木懸空在臭氧濃度為35-38%的室內處理,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臭氧處理時間為30-40分鐘,厚度在10-25cm的榆木臭氧處理時間為50-60分鐘,厚度>25cm的榆木臭氧處理時間為80-100分鐘。本發明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榆木經初次熱處理后進行初次冷處理;再次熱處理后進行再次冷處理;最后最終熱處理,這樣反復熱處理后冷處理,能有效避免榆木處理過程中出現截面變形、彎曲變形和扭曲變形,不同熱處理階段通熱風出口傾斜度是根據不同處理階段榆木特性做出的調整,能夠保證熱度均勻滲透至木材內部,避免干燥過程中出現開裂現象,并可加快干燥速度,干燥得到的榆木經臭氧處理后,防腐、防蟲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本發明榆木干燥方法干燥得到的榆木經GB/T18261-2000《防霉劑防治木材霉菌及藍變菌的試驗方法》檢測其防霉性能,木材30天被害值在0.25-0.28之間,具有非常優良的防霉效果,最終干燥得到的榆木含水量在8%-10%,干燥后的榆木平整無損傷,內外部均無開裂和變形,榆木干燥速度較快。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1:一種榆木干燥方法,包括以下處理步驟:(1)初次熱處理:將榆木單排水平懸空在熱風中處理,熱風出風口與水平面呈60°傾斜角,熱風出風口風速為1.3m/s,熱風溫度為35℃,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15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5分鐘翻一次面,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4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10分鐘翻一次面,厚度>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8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30分鐘,翻一次面;(2)初次冷處理:將處理得到的榆木立即置于-10℃下冷卻處理,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10分鐘,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18分鐘,厚度>25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25分鐘;(3)再次熱處理:將榆木單排水平懸空在熱風中處理,熱風出風口與水平面呈40°傾斜角,熱風出風口風速為1.8m/s,熱風溫度為46℃,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4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10分鐘翻一次面,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6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20分鐘翻一次面,厚度>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10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30分鐘,翻一次面;(4)再次冷處理:將處理得到的榆木立即置于-18℃下冷卻處理,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25分鐘,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30分鐘,厚度>25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40分鐘;(5)最終熱處理:將榆木單排水平懸空在熱風中處理,熱風出風口與水平面呈30°傾斜角,熱風出風口風速為1.8m/s,熱風溫度為43℃,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18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5分鐘翻一次面,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36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10分鐘翻一次面,厚度>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6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20分鐘,翻一次面;(6)臭氧處理:將最終熱處理后的榆木懸空在臭氧濃度為35%的室內處理,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臭氧處理時間為30分鐘,厚度在10-25cm的榆木臭氧處理時間為50分鐘,厚度>25cm的榆木臭氧處理時間為80分鐘。實施例2:一種榆木干燥方法,包括以下處理步驟:(1)初次熱處理:將榆木單排水平懸空在熱風中處理,熱風出風口與水平面呈60°傾斜角,熱風出風口風速為1.4m/s,熱風溫度為40℃,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2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5分鐘翻一次面,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5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10分鐘翻一次面,厚度>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85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30分鐘,翻一次面;(2)初次冷處理:將處理得到的榆木立即置于-12℃下冷卻處理,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12分鐘,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20分鐘,厚度>25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30分鐘;(3)再次熱處理:將榆木單排水平懸空在熱風中處理,熱風出風口與水平面呈40°傾斜角,熱風出風口風速為2m/s,熱風溫度為50℃,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5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10分鐘翻一次面,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75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20分鐘翻一次面,厚度>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12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30分鐘,翻一次面;(4)再次冷處理:將處理得到的榆木立即置于-20℃下冷卻處理,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28分鐘,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34分鐘,厚度>25cm的榆木冷卻處理時間為45分鐘;(5)最終熱處理:將榆木單排水平懸空在熱風中處理,熱風出風口與水平面呈30°傾斜角,熱風出風口風速為1.9m/s,熱風溫度為45℃,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2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5分鐘翻一次面,厚度在10-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40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10分鐘翻一次面,厚度>25cm的榆木干燥處理時間為65分鐘,處理過程中,每隔20分鐘,翻一次面;(6)臭氧處理:將最終熱處理后的榆木懸空在臭氧濃度為38%的室內處理,其中,厚度<10cm的榆木臭氧處理時間為40分鐘,厚度在10-25cm的榆木臭氧處理時間為60分鐘,厚度>25cm的榆木臭氧處理時間為100分鐘。以下結合具體干燥試驗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試驗原材為規格200mm×100mm×20mm(長×寬×高),共分為A、B、C三組,每組5塊,木塊從同一林場砍伐的同一株榆木制成,干燥前,精確測量試驗原材的尺寸,A塊木材采用實施例1方式進行干燥,B塊木材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直接采用步驟(1)、步驟(3)、步驟(5)干燥工序進行干燥,省略步驟(2)、(4)、(6),C塊木材采用常規工藝進行干燥,干燥結束后,評價外部開裂等級、內部開裂等級、截面變形值、扭曲值、彎曲值,最終干燥含水量;其中,外部開裂等級分為1、2、3個級別,1級為表面未見開裂,2級為開裂較輕,主要為端裂、端表裂,3級為開裂嚴重,端面及表面均有開裂;內部開裂等級分為1、2、3個級別,1級為表面未見開裂,2級為開裂較輕,3級為開裂嚴重,開裂嚴重;結果見表1:組別外部開裂等級內部開裂等級截面變形平均值(mm)扭曲變形平均值(mm)彎曲變形平均值(mm)最終干燥含水量(%)A110.100.080.118.5B331.621.843.3022.9C221.051.272.2310.6由上表1可知,榆木經實施例1經初次熱處理后進行初次冷處理;再次熱處理后進行再次冷處理;最后最終熱處理,能顯著降低干燥過程中木材開裂發生率,截面變形值、扭曲值和彎曲值,并能顯著加快木材干燥失水,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可獲得含水量較低的木材。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