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溫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蓄冷裝置、蓄熱裝置和控溫裝置,所述蓄冷裝置與蓄熱裝置均與所述控溫裝置相連,所述溫度控制系統還包括與控溫裝置相連的動力裝置,所述控溫裝置內包括蓄冷裝置的降溫換熱器和蓄熱裝置的加熱換熱器;所述蓄冷裝置包括蓄冷工質容器和與蓄冷工質容器連接的蓄冷換熱器,所述蓄冷換熱器與降溫換熱器連接,所述降溫換熱器與所述蓄冷工質容器連接,所述降溫換熱器與所述動力裝置連接;所述蓄熱裝置包括蓄熱工質容器,以及連接所述蓄熱工質容器與動力裝置的第一排氣端換熱器,所述蓄熱工質容器與所述加熱換熱器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控制系統進一步包括低溫制冷裝置,所述低溫制冷裝置包括與降溫換熱器連接的低溫冷凝器,所述低溫冷凝器與蓄冷工質容器和蓄冷換熱器均連接,所述降溫換熱器與低溫冷凝器之間設有低溫壓縮機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熱工質容器與所述加熱換熱器之間還設有加濕水換熱器連接,所述加濕水換熱器用于預熱加濕水。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工質容器包括蓄冷前工質容器和蓄冷后工質容器,所述蓄冷換熱器與所述蓄冷后工質容器連接,所述降溫換熱器與所述蓄冷前工質容器連接,所述蓄冷換熱器與所述蓄冷后工質容器之間設有蓄冷工質泵連接;所述系統還設有低溫冷凝換熱器與所述蓄冷前工質容器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溫度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熱工質容器包括蓄熱前工質容器和蓄熱后工質容器,所述第一排氣端換熱器與所述蓄熱后工質容器連接,所述加熱換熱器與所述蓄熱前工質容器連接。
6.一種溫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冷裝置獲取最低溫的壓縮機制冷系統所釋放的低溫能量,至蓄冷裝置達到預設的溫度; 檢測控溫裝置的溫度,若控溫裝置的溫度到達閾值,則蓄冷裝置通過降溫換熱器向控溫裝置釋放低溫能量; 停止高溫級壓縮機系統的運行,由蓄冷裝置給低溫級壓縮機系統制冷,使低溫級制冷劑冷凝;或/和 蓄熱裝置獲取壓縮機排氣端釋放的高溫能量; 檢測蓄熱裝置內的溫度,若蓄熱裝置內的溫度達到壓縮機排氣端溫度或壓縮機排氣端溫度低于蓄熱裝置內的溫度,則蓄熱裝置停止獲取高溫能量; 檢測控溫裝置的溫度,若控溫裝置的溫度到達閾值,則蓄熱裝置通過加熱換熱器向控溫裝置釋放高溫能量。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溫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檢測控溫裝置的濕度,若控溫裝置的濕度到達閾值,則蓄冷裝置通過降溫換熱器向控溫裝置釋放低溫能量;或/和 檢測控溫裝置的濕度,若控溫裝置的濕度到達閾值,則蓄熱裝置通過加濕水換熱器對加濕水進行預熱。
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溫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若控溫裝置的溫度到達閾值,則蓄冷裝置通過降溫換熱器向控溫裝置釋放低溫能量的步驟中進一步包括:停止所有壓縮機系統的運行,僅由蓄冷裝置給控溫設備內制冷。
9.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溫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若控溫裝置的溫度到達閾值,則蓄冷裝置通過降溫換熱器向控溫裝置釋放低溫能量的步驟中進一步包括:停止復疊式壓縮機的運行,蓄冷裝置給小功率壓縮機系統的冷凝器制冷,由小功率壓縮機系統的蒸發器給控溫設備制冷。
10.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溫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應用于熱沖擊試驗箱,所述加熱換熱器或/和所述降溫換熱器位于風道的入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