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一種熔煉爐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熔煉爐系統一般包括兩套熔煉爐和鑄造井,熔煉爐和鑄造井之間通過溜槽連通。這種結構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正常生產過程中,每套熔煉爐和鑄井是單一的生產模式,原有的設備是獨立設計,單獨使用溜槽和在線精煉系統,保溫爐在生產中有50%的時間處于閑置狀態,鑄井需要的模具需要雙倍的數量,兩條線的在線精煉消耗無法減少,使用中無法快速切換及物料轉移。如果全部更新系統將兩套設備整合起來將需要很長的時間和成本,而且整合的同時設備無法運行,對正常生產的影響比較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熔煉爐系統,可實現一臺保溫爐配套兩臺熔煉爐生產,有效降低生產能耗以及配件消耗。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熔煉爐系統,包括1號熔煉爐、1號保溫爐、1號鑄造井、2號熔煉爐、2號保溫
爐、2號連接溜槽、2號鑄造井,所述1號熔煉爐設有1號出口溜槽,所述2號熔煉爐設有2號出口溜槽,所述2號出口溜槽通過2號連接溜槽連通于2號保溫爐,所述2號連接溜槽上連通于2號出口溜槽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2號保溫爐連通于2號鑄造井,所述熔煉爐系統還包括中間溜槽、四通溜槽、1號連接溜槽,所述2號出口溜槽通過中間溜槽連通于四通溜槽,所述中間溜槽上連通于四通溜槽的一端高于另一端,所述四通溜槽有四個支槽,所述四個支槽相互連通且分別連通于1號保溫爐、1號連接溜槽、中間溜槽、1號鑄造井,]所述1號連接溜槽連通于1號出口溜槽,所述1號連接溜槽上連通于1號出口溜槽的一端高于另一端。
作為改進,本發明還包括兩個溜槽擋板,所述兩個溜槽擋板分別活動設置于中間溜槽以及2號連接溜槽上。
由上可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如下有益效果:2號熔煉爐的物料可依次通過2號出口溜槽、中間溜槽、四通溜槽進入1號保溫爐中,這樣1號保溫爐可配套兩臺熔煉爐生產,有效降低生產能耗以及配件消耗,實際生產表明,每噸能耗可節省10%左右。
附圖說明
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以及具體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在此本發明的示意性實施例以及說明用來解釋本發明,但并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熔煉爐系統的實施例,包括1號熔煉爐11、1號保溫爐12、1號鑄造井13、2號熔煉爐21、2號保溫爐22、2號連接溜槽25、2號鑄造井23,1號熔煉爐11設有1號出口溜槽14,2號熔煉爐21設有2號出口溜槽24,2號出口溜槽24通過2號連接溜槽25連通于2號保溫爐22,2號連接溜槽25上連通于2號出口溜槽24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使得2號熔煉爐21中的物料可順利流入2號保溫爐),2號保溫爐22連通于2號鑄造井23;本實施例還包括中間溜槽3、四通溜槽4、1號連接溜槽15,2號出口溜槽24通過中間溜槽3連通于四通溜槽4,中間溜槽3上連通于四通溜槽4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使得2號熔煉爐21中的物料可順利流入1號保溫爐12),四通溜槽4有四個支槽,四個支槽相互連通且分別連通于1號保溫爐12、1號連接溜槽15、中間溜槽3、1號鑄造井13,1號連接溜槽15連通于1號出口溜槽14,1號連接溜槽15上連通于1號出口溜槽14的一端高于另一端(使得1號熔煉爐11中的物料可順利流入1號保溫爐12)。
作為改進,本發明還包括兩個溜槽擋板5,兩個溜槽擋板5分別活動設置于中間溜槽3以及2號連接溜槽25上。兩臺熔煉爐單獨工作時,中間溜槽3的溜槽擋板5降下,擋住2號熔煉爐21往1號保溫爐12傳送的物料,此時,2號連接溜槽25上的溜槽擋板5升起,2號熔煉爐21中的物料可順利流入2號保溫爐22;聯合工作時,中間溜槽3以及2號連接溜槽25上的溜槽擋板5均升起,1號保溫爐12可同時配合1號熔煉爐11和2號熔煉爐21生產。
以上對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明實施例的原理以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適用于幫助理解本發明實施例的原理;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明實施例,在具體實施方式以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