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采暖爐,具體的說是一種適合于農村鍋臺實用的節能采暖爐。
背景技術:
目前在我國廣大的農村,特別是北方地區的農村,人們生火做飯所使用的鍋臺多采用紅磚或土坯砌成,中間帶有爐膛,上面有一個大鐵鍋,通過向爐膛內加燒材來生火做飯,傳統的鍋臺在使用過程中存在許多的缺點和不足之處,具體表現在 :①、由于采用傳統的磚砌爐體結構,占地面積大,笨重不美觀 ;②、爐體吸收熱量大,造成了大量的熱量的損失,浪費能源 ;③、由于爐體散熱慢,所以在冬季廚房達不到采暖目的 ;④、傳統的灶臺爐無法同時具備實現做飯、取暖、燒炕和洗浴多種功能。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合理、內通風、二次供氧、燃料燃燒充分、較少CO的排放,節能環保的采暖爐。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該采暖爐包括爐體、供氧管、環形給風圈、爐蓋、爐排,所述環形給風圈上面帶有通風孔,四個所述供氧管垂直對稱連接在環形給風圈的下面,所述供氧管和環形給風圈連成一起后設置在爐體內爐排的上面,所述爐體內的耐火材料層將四個供氧管包裹后形成爐膛,所述環形給風圈設置在爐膛的上方,所述爐蓋為水套夾層結構、下面的蓋體上帶有分火孔,所述爐蓋上面連接有進出水管,所述進出水管連接轉向管,所述轉向管連接在爐體上的出水口和第二回水口之間,所述爐蓋通過轉向管沿軸向的旋轉實現開啟和關閉。
所述爐排由固定爐排主體和旋轉爐排主體兩部分構成,所述旋轉爐排主體設置在固定爐排主體內,固定爐排主體和旋轉爐排主體之間能夠錯位轉動,所述旋轉爐排主體上的轉動梁一端連接有爐排搖把。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和積極效果:
1、本實用新型火焰經爐蓋及分火孔水套形成首次高溫加熱,火焰及高溫的煙氣經回程反燒后于煙道排出,形成最大面積的吸收熱量,俗稱完全性的“水包火”,提高了熱能的利用率,爐蓋上的雙層加熱面積,減少熱量損失30%。
2、本實用新型由于采用供氧管和環形給風圈結構,設置二次富氧燃燒,使得燃料的燃燒更加的充分,火焰更加的猛烈,形成節能效果,實踐證明,本實用新型比傳統的爐具節約燃料1/3,無黑煙排放,升溫快。
3、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內通風、二次供氧、燃料燃燒充分、較少CO的排放,節能環保等優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圖2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打開的爐蓋立體結構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圖2中供氧管和環形給風圈的俯視結構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爐排的結構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爐排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8是本實用新型另一種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由附圖1、2、3和5所示:該采暖爐包括爐體1、供氧管2、環形給風圈3、爐蓋4、爐排5,所述環形給風圈3上面帶有通風孔3-1,四個所述供氧管2垂直對稱連接在環形給風圈3的下面,所述供氧管2和環形給風圈3連成一起后設置在爐體1內爐排5的上面,所述爐體1內的耐火材料層6將四個供氧管2包裹后形成爐膛20,所述環形給風圈3設置在爐膛20的上方;
由附圖3、4所示:所述爐蓋4為水套夾層結構、下面的蓋體7上帶有分火孔8,所述爐蓋4上面連接有進出水管9,所述進出水管9連接轉向管10,所述轉向管10連接在爐體1上的進水口11和第二回水口12之間,所述爐蓋4通過轉向管10沿軸向的旋轉實現開啟和關閉。
所述爐體1上還設置有第一回水口13、防爆閥14、水溫表15和清灰口23。
由附圖6、7所示:所述爐排5由固定爐排主體16和旋轉爐排主體17兩部分構成,所述旋轉爐排主體17設置在固定爐排主體16內,固定爐排主體16和旋轉爐排主體17之間能夠錯位轉動,所述旋轉爐排主體17上的轉動梁18一端連接有爐排搖把19。
所述爐體1為水套夾層結構,爐體1上的水套夾層與爐蓋4上的水套夾層相通,同時還與用戶的取暖設備和水箱連通。
由附圖8所示:當爐體1較大時,可以在爐膛20和排煙口21之間設置多個燃燒室22,同時在燃燒室22內設置水套隔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