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家用電器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加濕器。
背景技術:
加濕器是一種增加房間濕度的家用電器,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
加濕器在使用過程中需要在加濕器的水箱中盛水,水箱中的水會在加濕器工作過程中逐漸減少,要使加濕器正常工作就需要保證水箱中有足夠的水量,當水箱中的水量減少到一定程度時就需要對水箱進行加水,否則加濕器就無法正常工作甚至可能損壞加濕器。
目前確認加濕器水箱中的剩余水量的方法主要是在加濕器的外殼上設置狹長的透明窗口,通過透明窗口直接觀察水箱中的剩余水量。由于水是透明的,在通過透明窗口觀察水量時,需要在很近的距離內才能看清楚,這使得在使用中,使用者需要頻繁的走近加濕器進行觀察,十分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難以獲知加濕器的水箱中剩余水量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加濕器。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所述加濕器包括加濕器本體、水箱和水箱蓋,所述水箱嵌裝在所述加濕器本體的上端,所述水箱蓋蓋設在所述水箱上,所述水箱蓋包括第一層蓋和第二層蓋,所述第一層蓋蓋設在所述水箱上,所述第二層蓋罩設在所述第一層蓋背向所述水箱的一面上,所述第一層蓋和所述第二層蓋上分別布置有多個出氣口,所述第一層蓋和所述第二層蓋之間設置有指針,所述指針的連桿豎向活動插設在所述第一層蓋中,所述連桿位于所述水箱中的一端上設置有浮筒,所述第一層蓋上對應所述指針的位置還固定有高度標尺。
進一步地,所述高度標尺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層蓋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層蓋朝向所述第二層蓋的一面上設置有環形凸臺,所 述連桿穿過所述環形凸臺。
可選地,所述第一層蓋朝向所述水箱的一面上設置有約束管,所述約束管朝向所述浮筒的一端端面上設有通孔,所述連桿穿過所述通孔,所述連桿上對應所述約束管的位置設置有第一凸緣。
優選地,所述連桿靠近所述浮筒的一端還設置有配重塊。
優選地,所述水箱的外側壁上設有第二凸緣,所述加濕器本體上對應所述第二凸緣的位置設置有凹槽,所述第二凸緣設置在所述凹槽中。
優選地,所述加濕器的底部設置有橡膠墊。
可選地,所述橡膠墊通過螺釘可拆卸連接在所述加濕器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層蓋與所述第二層蓋通過螺紋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水箱側壁上設置有刻度。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連桿上設置浮筒,將浮筒放置在水箱中,從而使得連桿可以隨著水箱中的水的高度而浮動,通過在第一層蓋上設置高度標尺,使得連桿在隨著水箱中的水的高度上下浮動時,通過指針和高度標尺可以準確得知水箱中的水的高度變化,使得使用者可以獲知水箱中的剩余水量,及時對水箱進行加水。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加濕器的主視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加濕器的局部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加濕器,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加濕器的局部剖視圖,結合圖1和圖2,該加濕器包括加濕器本體40、 水箱20和水箱蓋10,水箱20嵌裝在加濕器本體40的上端,水箱蓋10蓋設在水箱20上,水箱蓋10包括第一層蓋11和第二層蓋12,第一層蓋11蓋設在水箱20上,第二層蓋12罩設在第一層蓋11背向水箱20的一面上,第一層蓋11和第二層蓋12上分別布置有多個出氣口13,第一層蓋11和第二層蓋12之間設置有指針30,指針30的連桿31豎向活動插設在第一層蓋11中,連桿31位于水箱20中的一端上設置有浮筒33,第一層蓋11上對應指針30的位置還固定有高度標尺11c。
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通過在連桿上設置浮筒,將浮筒放置在水箱中,從而使得連桿可以隨著水箱中的水的高度而浮動,通過在第一層蓋上設置高度標尺,使得連桿在隨著水箱中的水的高度上下浮動時,通過指針和高度標尺可以準確得知水箱中的水的高度變化,使得使用者可以獲知水箱中的剩余水量,及時對水箱進行加水。
可以想到的是,第二層蓋12應為透明結構,以便于觀察指針所處的位置。
此外,第一層蓋11與第二層蓋12可以通過螺紋連接,螺紋連接的方式具有方便拆卸的特點,在指針30出現卡住無法轉動的情況時,可以拆開第一層蓋11和第二層蓋12,進行指針30的調整。
優選地,高度標尺11c垂直固定在第一層蓋11上,使得可以正準確的通過高度標尺11c確定水箱中剩余水的高度,方便及時對水箱20加水。
優選地,水箱20側壁上設置有刻度,在加水時,可以參照刻度控制水箱20中的最高水位,從而可以避免由于加水過多而導致將浮筒33放置到水箱20中后水從水箱20中溢出的情況。
如圖2所示,第一層蓋11朝向第二層蓋12的一面上設置有環形凸臺11a,連桿31穿過環形凸臺11a,環形凸臺11a可以避免在水箱內水位較低時,指針30壓在第一層蓋11上。
如圖2所示,第一層蓋11朝向水箱20的一面上設置有約束管11b,約束管11b朝向浮筒33的一端端面上設有通孔,連桿31穿過通孔,連桿31上對應約束管11b的位置設置有第一凸緣31a,約束管11b可以對連桿31起到約束的作用,避免連桿31出現歪斜而出現卡死在第一層板11中無法轉動的情況,同時 通過設置第一凸緣31a可以避免在打開水箱蓋10時,指針30直接壓在環形凸臺11a上而出現變形。
進一步地,水箱20的外側壁上設有第二凸緣20a,加濕器本體40上對應第二凸緣20a的位置設置有凹槽,第二凸緣20a設置在凹槽中,方便將水箱20放置在加濕器本體40中。
此外,在浮筒30和約束管11b之間可以設置止擋環34,通過止擋環34限制浮筒33的最高位置,當水箱20內的水位較高時,由于浮筒33受到浮力的作用,連桿31向上移動,使得止擋環34壓緊在約束管11b的端面上,阻止連桿31繼續向上移動,此時指針30不再上移,只有當水箱20內的水位下降到一定高度時,止擋環34與約束管11b的端面分開,此時指針30才開始向下移動,從而使得指針30只在水箱20內的水量低于某一預定值時,才開始移動,該預定值的大小可以通過改變止擋環34在連桿31上的位置來進行調整。
優選地,如圖2所示,連桿31靠近浮筒33的一端還設置有配重塊32,由于浮筒33受到的浮力較大,可能會使得連桿31出現歪斜,設置配重塊32可以抵消一部分浮力,從而減小連桿31的歪斜程度。
再次參見圖1,加濕器的底部設置有橡膠墊41,橡膠墊41可以減少在放置加濕器時與桌面的碰撞,避免損壞加濕器,同時橡膠墊41可以加大加濕器底部與桌面之間的摩擦力。
進一步地,橡膠墊41通過螺釘可拆卸連接在加濕器上,方便橡膠墊41出現損壞時進行更換。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