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換熱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換熱裝置,其包括以下內容:它包括板式換熱器,在板式換熱器內設置換熱板組,換熱板組具有熱介質流體通道和冷介質流體通道;熱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入端與連接在板式換熱器上的熱介質入口連接;熱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出端與連接在板式換熱器上的熱介質出口連接;冷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入端與連接在板式換熱器上的冷介質入口連接;在板式換熱器的頂部通過連接板與一管箱連接,管箱的輸入端與冷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出端連接,管箱的輸出端與一連接在管箱上的冷介質出口連接。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板式換熱器上連接管箱,板式換熱器內的冷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出端與管箱的輸入端連接,因此換熱后體積流量變大的氣液兩相流體經可輸送大流量流體的管箱流出,降低了換熱后氣液兩相流體的阻力,解決了管道應力和阻力問題。
【專利說明】
一種換熱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換熱裝置,特別是關于一種用于煤基間接液化費托合成尾氣脫碳溶劑再生的換熱裝置?!颈尘凹夹g】
[0002]換熱器在化工、石化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傳統的熱鉀堿脫碳變壓再生工藝中,用于溶劑再生熱交換貧液及半貧液的蒸汽煮沸器多采用管殼式換熱器。在當今生產裝置越來越規?;内厔菹?,對于百萬噸級煤基間接液化尾氣脫碳溶劑再生工藝,再生處理的合成尾氣量大、溶劑循環量大,致使用于熱交換的管殼式換熱器設備規格及占地面積大大增加;而板式換熱器雖然體積小但冷介質的溶劑流體經其換熱后會成為氣液兩相流體,而氣液兩相流體由于流量變大導致換熱器-塔回路的出口連接管道的直徑需要增大,但這樣會導致管道應力變大、連接管線布置變復雜、結構負荷增加和現場施工困難等問題出現,最終導致換熱器-塔回路管系的阻力降增加,嚴重時甚至可能會影響到再生塔_換熱器循環回路的性能保證。
【發明內容】
[0003]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體積小、換熱效率高且管路應力小的換熱裝置。
[0004]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板式換熱器,在所述板式換熱器內設置有換熱板組,所述換熱板組具有熱介質流體通道和冷介質流體通道;所述熱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入端與一緊固連接在所述板式換熱器一側壁的熱介質入口連接;所述熱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出端與一緊固連接在所述板式換熱器另一側壁的熱介質出口連接;所述冷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入端與一緊固連接在所述板式換熱器底部的冷介質入口連接;在所述板式換熱器的頂部通過連接板與一管箱緊固連接,所述管箱的輸入端與所述冷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出端連接,所述管箱的輸出端與一緊固連接在所述管箱一側壁的冷介質出口連接。
[0005]所述連接板與所述板式換熱器的頂部可拆卸連接。
[0006]所述管箱與所述連接板采用全焊接或整體鑄造。
[0007]所述管箱采用方形或圓形結構。
[0008]所述冷介質出口管徑大于所述冷介質入口管徑。[〇〇〇9]在所述板式換熱器上設置有與內部連接的排凈口。[〇〇1〇]在所述板式換熱器上設置有與內部連接的排氣口。
[0011]本實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術方案,其具有以下優點:1、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板式換熱器上連接一管箱,板式換熱器內的冷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出端與管箱的輸入端連接,因此換熱后體積流量變大的氣液兩相流體經可輸送大流量流體的管箱流出,有效降低了換熱后氣液兩相流體的阻力,解決了管道應力和阻力問題。2、本實用新型裝置由于采用板式換熱器進行換熱,因此換熱效率高且占地面積小。3、本實用新型的冷介質出口由于與下游設備直連,因此降低了管道布置和施工的難度,同時減少了管路上不必要的彎頭設置,使管路阻力降低、應力問題得以解決。4、本實用新型由于在板式換熱器的頂部通過連接板與一管箱緊固連接,因此當通過板式換熱器換熱后流量變大的氣液兩相流體進入管箱后,管箱能夠有效降低氣液兩相流體的管道阻力,同時解決大直徑管道應力和安裝問題。本實用新型廣泛應用于大溶劑量換熱的生產和處理冷介質換熱后變為氣液兩相的大流量流體。【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圖1的側視結構示意圖;[〇〇14]圖3是圖1的俯視結構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的描述。
[0016]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一板式換熱器1,在板式換熱器1內設置有換熱板組,換熱板組具有熱介質流體通道和冷介質流體通道。熱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入端與一緊固連接在板式換熱器1 一側壁的熱介質入口 2連接。熱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出端與一緊固連接在板式換熱器1另一側壁的熱介質出口 3連接。冷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入端與一緊固連接在板式換熱器1底部的冷介質入口 4連接。在板式換熱器1的頂部通過連接板5與一管箱6緊固連接, 管箱6的輸入端61與冷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出端連接,管箱6的輸出端62與一緊固連接在管箱 6—側壁的冷介質出口 7連接。
[0017]上述實施例中,連接板5與板式換熱器1的頂部可拆卸連接,方便拆裝及檢修。
[0018]上述實施例中,管箱6可采用方形或圓形結構,具體情況可根據冷介質出口 7的管徑大小做選擇調整。
[0019]上述實施例中,冷介質出口 7管徑大于冷介質入口 4管徑,用于降低氣液兩相流體對管道應力和阻力的影響。
[0020]上述實施例中,在板式換熱器1上還可設置有與內部連接的排凈口 8,排凈口 8用于開停車時設備內液體排凈。[0021 ]上述實施例中,在板式換熱器1上還可設置有與內部連接的排氣口 9,排氣口 9用于開停車時設備內氣體排空。
[0022]上述實施例中,管箱6與連接板5采用全焊接或整體鑄造。
[0023]本實用新型在工作時,將冷介質出口 7與下游設備直線連接,熱介質經過熱介質入口 2經熱介質流體通道加熱冷介質后從熱介質出口 3流出。同時,冷介質由冷介質入口4經冷介質流體通道在板式換熱器1內與熱流體進行熱交換,換熱后的冷介質變為氣液兩相流體, 并經冷介質出口 7流入到管箱6中使流體阻力變小后,并由管箱6的輸出端從冷介質出口 7流入到下游設備中。
[0024]上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其中各部件的結構、連接方式等都是可以有所變化的,凡是在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進行的等同變換和改進,均不應排除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外。
【主權項】
1.一種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板式換熱器,在所述板式換熱器內設置有換熱 板組,所述換熱板組具有熱介質流體通道和冷介質流體通道;所述熱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入 端與一緊固連接在所述板式換熱器一側壁的熱介質入口連接;所述熱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出 端與一緊固連接在所述板式換熱器另一側壁的熱介質出口連接;所述冷介質流體通道的輸 入端與一緊固連接在所述板式換熱器底部的冷介質入口連接;在所述板式換熱器的頂部通 過連接板與一管箱緊固連接,所述管箱的輸入端與所述冷介質流體通道的輸出端連接,所 述管箱的輸出端與一緊固連接在所述管箱一側壁的冷介質出口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與所述板式換熱器的頂 部可拆卸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與所述連接板采用全焊接 或整體鑄造。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箱采用方形或圓形結構。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介質出口管徑大于所述冷介 質入口管徑。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式換熱器上設置有與內部 連接的排凈口。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換熱裝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式換熱器上設置有與內部 連接的排氣口。
【文檔編號】F28F9/26GK205718600SQ201620617368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6月21日
【發明人】余曉忠, 馬林玉, 周強, 邵華鑫, 李雙, 周進, 李永旺
【申請人】中科合成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