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家電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空調器及其走線結構。
背景技術:
在現有的家電走線結構中,例如:空調器、冰箱、除濕器等,為了防止電器內部線體上出現凝露,往往會加泡沫對線體進行保溫,通常會在泡沫上方設置走線槽,將線體設置在走線槽中,這種方式可以很好的起到保溫作用,但是需要額外安裝一個走線槽,對生產效率和成本有一定影響。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針對目前的走線結構所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成本低的走線結構以及空調器。
上述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走線結構,包括:
線束;
保溫體,所述保溫體上開設有線槽,所述線束位于所述線槽內;
保溫體載體,所述保溫體安裝在保溫體載體上,所述保溫體載體上設置有線束固定組件,所述線束固定組件用于固定線束。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線槽開設在保溫體表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線槽的截面為U形或半圓形。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線束固定組件至少為兩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線束固定組件分別設置在線槽兩端的保溫體載體上。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線束固定組件為卡線扣。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線束固定組件與保溫體載體一體成型。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保溫體的材料為阻燃泡沫。
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保溫體載體上開設有過線孔。
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空調器,包括了上述的走線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保溫體上開設線槽,使線束沿著保溫體上的線槽走線,將保溫體固定在保溫體載體上,在保溫體載體上設置線束固定組件,利用線束固定組件對線束進行固定,通過保溫體與保溫體載體相互配合構成完整的走線結構,同時還兼具保溫防凝露的功能。利用保溫體和保溫體載體兩個零件完成三個零件的功能,節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走線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
100-線束;
200-保溫體;
210-線槽;
300-保溫體載體;
310-線束固定組件;
320-過線孔。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走線結構,該走線結構能夠應用于空調器中,當然也可以應用于其他家用電器中,例如:冰箱、除濕器、酒柜等。
參見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走線結構包括線束100、保溫體200和保溫體載體300,保溫體200上開設有線槽210,線束100設置于線槽210內;保溫體200安裝在保溫體載體300上,保溫體載體300上設置有線束固定組件310,線束固定組件310用于固定線束100。通過保溫體200與保溫體載體300相互配合構成完整的走線結構,同時還兼具保溫防凝露的功能,利用保溫體200和保溫體載體300兩個零件完成以往三個零件的功能,節約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進一步的,線槽210開設在保溫體200表面,當然也可以開設在保溫體200內部,開設在表面更便于線束100在線槽210內的布設。
進一步的,線槽210的截面為U形或半圓形,線槽210的截面形狀可以根據線束100的截面來選擇,盡量與線束100的形狀相匹配。
進一步的,線束固定組件310至少為兩個,線束固定組件310的數量根據線束100的長度來進行選擇,盡量將線束100劃分成若干段,分段固定,特別是在線束100彎折處應通過線束固定組件310進行固定。
進一步的,線束固定組件310分別設置在線槽210兩端的保溫體載體300上,線槽210兩端處對線束100進行固定,可以避免線束100從線槽210中脫離。
具體的,線束固定組件310為卡線扣,卡線扣結構簡單,對線束100的固定牢靠。
作為一種可實施的方式,線束固定組件310與保溫體載體300一體成型。
作為一種優選的實施方式,保溫體200的材料為阻燃泡沫,使保溫體200兼具保溫和阻燃效果,提高了走線結構的安全性。
進一步的,保溫體載體300上開設有過線孔320,便于線束100從保溫體載體300上穿出與控制系統或電源進行連接。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