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實用新型涉及空調領域,特別涉及一種空調掛墻板和分體式空調器。
背景技術:
:目前,掛壁式空調室內機主要分為兩類,一類為底盤整體式,另一類為底盤分體式。其中,底盤分體式掛壁式空調室內機的主體結構分為上底盤部件與下底盤部件兩大部分,在掛墻狀態,下底盤部件可以實現與上底盤部件的分離與結合,大大方便空調器的維修與內部清潔工作。但是,在將下底盤部件裝回上底盤部件時,下底盤部件會對上底盤部件產生向上的推力,這樣導致上底盤部件存在從掛墻板的掛鉤中脫出而跌落的風險,安全可靠性低;這樣,也使得安裝下底盤部件時,安裝人員不敢使用較大的推力,致使安裝非常不便。技術實現要素: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種空調掛墻板,旨在避免上底盤從掛墻板上跌落,并方便下底盤的安裝。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的空調掛墻板,用于安裝上底盤背側具有至少一卡塊的掛壁式空調室內機,所述空調掛墻板包括定墻板,所述定墻板的頂側具有用于掛接上底盤的掛鉤,所述定墻板上設有供所述卡塊插入的卡槽,以及與所述定墻板活動連接、用于對所述卡塊進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至少具有鎖緊狀態和打開狀態,在所述鎖緊狀態時,所述限位件卡持著所述卡塊,以將所述卡塊限制在所述卡槽中;在所述打開狀態時,所述限位件與所述卡塊間隔分開。優選地,所述定墻板上設有背向墻面拱起的拱起部,所述卡槽為所述拱起部背對墻面的一面上設置的第一通槽,所述拱起部的一側壁上設有與所述第一通槽的內部貫通的第二通槽,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通槽中,所述卡塊面對所述第二通槽的槽口的一側上設有勾部;在所述鎖緊狀態時,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與所述勾部正對以卡住所述勾部;在所述打開狀態時,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與所述勾部錯開。優選地,所述定墻板上還設有彈性組件,以對所述限位件產生沿所述第二通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卡槽內的作用力,以使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保持卡住所述勾部。優選地,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端面為由其遠離所述第一通槽的槽口的一側向其另一側傾斜的導向斜面。優選地,所述定墻板上還設有與所述限位件連接的拉力機構,所述拉力機構包括拉動端,拉力作用于所述拉動端時,所述拉力機構拉動所述限位件的第一端遠離所述卡塊。優選地,所述限位件與所述定墻板通過一滑動導向結構滑動連接,且所述滑動導向結構的滑動導向方向為朝向或背離所述第二通槽的槽口的方向。優選地,所述彈性組件包括拉力彈簧,所述拉力彈簧的一端與所述定墻板連接,所述拉力彈簧的另一端與所述限位件連接,且所述拉力彈簧對所述限位件的彈性作用力,在所述滑動導向方向上的分力朝向所述卡槽內;所述拉力機構包括拉繩,所述拉繩的一端連接所述限位件,所述拉繩的另一端為所述拉力機構的拉動端。優選地,所述卡槽和所述限位件均為兩個,兩所述卡槽與兩所述限位件一一對應,兩卡槽沿所述定墻板的橫向分布,所述滑動導向結構的滑動導向方向為傾斜朝向或背離所述第二通槽的槽口的方向,靠近所述定墻板左端的限位件的左側與拉力彈簧連接,靠近所述定墻板右端的限位件的右側與拉繩連接,兩限位件相鄰的一側通過繃緊的連繩連接,所述拉力機構還包括變向柱,所述變向柱設于靠近所述定墻板右端的限位件與所述定墻板右端之間,所述變向柱的側壁設有過孔,所述拉繩穿設于所述過孔。優選地,所述滑動導向結構包括至少一設于所述限位件上的條形導向孔,以及設于所述定墻板上并與所述條形導向孔對應的導向柱;所述條形導向孔的條形長度方向與所述滑動導向方向相同;所述導向柱插接于對應的條形導向孔中,所述導向柱遠離所述定墻板的一端設有顯露于所述限位件的限位端蓋,所述限位端蓋抵接所述限位件的表面。優選地,所述定墻板上環繞所述拱起部形成有凹槽部,所述限位件正對所述凹槽部的一面凸設有頂塊,所述頂塊抵接于所述凹槽部的槽底面。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分體式空調器,包括掛壁式空調室內機和空調掛墻板,所述掛壁式空調室內機的上底盤的背側具有至少一卡塊,所述空調掛墻板包括定墻板,所述定墻板的頂側具有用于掛接上底盤的掛鉤,所述定墻板上設有供所述卡塊插入的卡槽,以及與所述定墻板活動連接、用于對所述卡塊進行限位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至少具有鎖緊狀態和打開狀態,在所述鎖緊狀態時,所述限位件將所述卡塊限位固定在所述卡槽中;在所述打開狀態時,所述限位件解除對所述卡塊的限位固定。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通過采用在定墻板上設置用于供上底盤背板上的卡塊插接的卡槽,以及將所述卡塊限位在卡槽中的限位件;使得掛壁式空調室內機通過本空調掛墻板進行安裝時,上底盤先通過掛接在空調掛墻板頂側的掛鉤上,再將上底盤背側的卡塊插入卡槽中并通過限位件將卡塊限制在卡槽中,如此卡塊不能向上移動,進而讓整個上底盤無法向上移動;這樣,使得在安裝掛壁式空調室內機的下底盤的過程中,即使下底盤對上底盤產生較大的向上的推力,上底盤也不會相對于空調掛墻板向上移動,從而防止了在下底盤安裝過程中,上底盤脫離空調掛墻板的掛鉤而跌落的情況發生,提升了掛壁式空調掛墻板的安全性;同時,也使得下底盤的安裝更加方便。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示出的結構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實用新型空調掛墻板較佳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處的局部放大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空調掛墻板較佳實施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3中C處的局部放大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空調掛墻板較佳實施例與上底盤安裝后的縱截面示意圖;圖6為圖5中B處的局部放大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空調掛墻板較佳實施例中限位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號說明:標號名稱標號名稱100空調掛墻板200上底盤210卡塊10定墻板11掛鉤12拱起部13凹槽部14導向柱30限位件31條形導向孔32導向斜面33頂塊D第一端41拉力彈簧51拉繩52變向柱L拉動端121第二通槽60連繩141限位端蓋211勾部本實用新型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諸如上、下、左、右、前、后……),則該方向性指示僅用于解釋在某一特定姿態(如附圖所示)下各部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運動情況等,如果該特定姿態發生改變時,則該方向性指示也相應地隨之改變。另外,若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則該“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其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至少一個該特征。另外,各個實施例之間的技術方案可以相互結合,但是必須是以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基礎,當技術方案的結合出現相互矛盾或無法實現時應當認為這種技術方案的結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之內。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空調掛墻板100,該空調掛墻板100用于安裝底盤分體式的掛壁式空調室內機(即包括上底盤200和下底盤的掛壁式空調室內機),其中,其上底盤200的背側具有至少一與本實用新型空調掛墻板100配合的卡塊210。如圖1、圖2、圖5和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該空調掛墻板100包括定墻板10,定墻板10的頂側具有用于掛接上底盤200的掛鉤11,也就是上底盤200依然是通過掛接的方式掛接在空調掛墻板100的掛鉤11上。該定墻板10上設有供卡塊210插入的卡槽,以及與定墻板10活動連接、用于對卡塊210進行限位的限位件30;限位件30至少具有鎖緊狀態和打開狀態,在鎖緊狀態時,限位件30卡持著卡塊210,以將卡塊210限制固定在卡槽中,也就是,讓卡塊210不能從卡槽中抽離,這樣上底盤200則會由于卡塊210插入并固定在卡槽中,而不能相對向上產生移動;在打開狀態時,限位件30與卡塊210間隔分開,限位件30解除對卡塊210的限位固定,此時,卡塊210可從卡槽中抽出,使上底盤200可從空調掛墻板100上取下。本實施例技術方案通過采用在定墻板10上設置用于供上底盤200背板上的卡塊210插接的卡槽,以及將所述卡塊210限位在卡槽中的限位件30;使得掛壁式空調室內機通過本空調掛墻板100進行安裝時,上底盤200先通過掛接在空調掛墻板100頂側的掛鉤11上,再將上底盤200背側的卡塊210插入卡槽中并通過限位件30將卡塊210限制在卡槽中,如此卡塊210不能向上移動,進而讓整個上底盤200無法向上移動;這樣,使得在安裝掛壁式空調室內機的下底盤的過程中,即使下底盤對上底盤200產生較大的向上的推力,上底盤200也不會相對于空調掛墻板100向上移動,從而防止了在下底盤安裝過程中,上底盤200脫離空調掛墻板100的掛鉤11而跌落的情況發生,提升了掛壁式空調掛墻板100的安全性;同時,也使得下底盤的安裝更加方便。具體的,參照圖1至圖4,并結合圖6和圖7,本實施例的定墻板10上設有背向墻面拱起的拱起部12,卡槽為拱起部12背對墻面的一面上設置的第一通槽,拱起部12的一側壁上設有與第一通槽的內部貫通的第二通槽121,限位件30的第一端D插接于第二通槽121中,卡塊210面對第二通槽121的槽口的一側上設有勾部211。在鎖緊狀態時,限位件30的第一端D與勾部211正對以卡住勾部211,也就是卡塊210的勾部211被限位件30的第一端D給擋住,卡塊210欲向第一通槽的槽口方向脫離時,會由于勾部211勾住了限位件30的第一端D而無法脫出,限位件30就是通過如此實現將卡塊210限位在卡槽(即第一通槽)中;而在打開狀態時,限位件30的第一端D與勾部211錯開,也就是限位件30會向第二通槽121的槽口方向收回一段,以使限位件30的第一端D不在正對卡塊210的勾部211,此時,則卡塊210可以向第一通槽的槽口脫離出第一通槽。本實施例方案中,在安裝好上底盤200后,使限位件30保持在鎖緊狀態,從而保證了空調掛墻板100對上底盤200固定的可靠性,方便下底盤拆卸清洗后重新安裝到上底盤200;在需要拆卸掛壁式空調室內機正極時,使限位件30處于打開狀態,這樣可將卡塊210從卡槽中移出,再將上底盤200向上提起即可脫離空調掛墻板100。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實施方案只是本實施例的優選實施方案;實現本實施例的卡槽、限位件30和卡塊210三者之間的配合關系的方案,并不局限于該優選實施方案;例如,卡槽還可為定墻板10上凹陷形成,限位件30與卡塊210的限位配合關系還可以為限位件30的第一端D插接在卡塊210上設置的限位槽或限位通孔中,等等。另外,本實施例以拱起部12的底側側壁設置第二通槽121為例,當然,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二通槽121也可以設置在拱起部12的頂側側壁、左側側壁或右側側壁。進一步地,本實施例定墻板10上還設有彈性作用于限位件30的彈性組件(未標號),以對限位件30產生沿第二通槽121的槽口朝向卡槽內的作用力,以使限位件30的第一端D保持卡住勾部211。本實施例中彈性組件可以是直接沿第二通槽121的槽口朝向卡槽內的方向上對限位件30產生作用力,也可以是彈性組件對限位件30直接的作用力具有在沿第二通槽121的槽口朝向卡槽內的方向上的分作用力。本實施例通過設置彈性組件給限位件30提供彈性作用力,使限位件30保持在鎖緊狀態,即限位件30的第一端D保持卡住卡塊210的勾部211,從而使得卡塊210插入卡槽的一端被牢固的限制在卡槽中,進一步使得上底盤200與空調掛墻板100的固定更加可靠。進一步地,參照圖7,本實施例中,采用限位件30的第一端D端面設置為由其遠離第一通槽的槽口的一側向其另一側傾斜的導向斜面32。通過這樣設置,使得在上底盤200安裝過程中,卡塊210從第一通槽的槽口中插入時,卡塊210的勾部211會接觸限位件30的導向斜面32,并對導向斜面32產生向卡槽內部的推動擠壓力,作用在導向斜面32上的推動擠壓力會對限位件30產生向第二通槽121槽口方向的分作用力,從而將限位件30向第二通槽121的槽口方向移動,直到卡塊210插接到位,卡塊210的勾部211移動到限位件30背對第一通槽槽口的一側,此時,導向斜面32上受到的勾部211施加的作用力消失,限位件30會在彈性組件的彈性作用下回位,即限位件30的第一端D會朝第二通槽121的內部移動至與卡塊210的勾部211正對,即實現將卡塊210限制固定在卡槽中。通過本實施例的進一步方案,使得卡塊210插入卡槽時,無需將限位件30調至打開狀態,操作更加簡便;也避免了由于忘記將限位件30調至打開狀態,而造成卡塊210將限位件30擠壓損壞的情況發生。進一步地,本實施例的定墻板10上還設有與限位件30連接的拉力機構(未標號),拉力機構包括拉動端L,拉力作用于拉動端L時,拉力機構拉動限位件30的第一端D遠離卡塊210。本實施例通過拉力機構拉動限位件30的第一端D遠離所述卡塊210移動,使得限位件30的第一端D與卡塊210的勾部211錯開,也就是通過拉力機構將限位件30調節至打開狀態,方便上底盤200與空調掛墻板100的拆卸操作。當松開拉力機構的拉動端L的拉力時,限位件30則會在彈性組件的作用下回位,恢復到鎖緊狀態。進一步地,參照圖1至圖4,本實施例優選采用限位件30與定墻板10滑動連接,具體的,限位件30與定墻板10通過一滑動導向結構(未標號)滑動連接,且滑動導向結構的滑動導向方向為朝向或背離第二通槽121的槽口的方向,即限位件30相對定墻板10的滑動方式為:限位件30在朝向第二通槽121的槽口的方向上往返滑動。當然,本實施例的限位件30與定墻板10之間的活動連接并不僅限于滑動連接,還可為其它活動連接方式;例如,限位件30與定墻板10樞接,也就是限位件30的一端與定墻板10通過樞接軸連接,限位件30的第一端D通過繞樞接軸往返轉動,實現與卡塊210的勾部211正對和錯開。具體的,參照圖1至圖4,本實施例的彈性組件包括拉力彈簧41,拉力彈簧41的一端與定墻板10連接,拉力彈簧41的另一端與限位件30連接,且拉力彈簧41對限位件30的彈性作用力,在滑動導向方向上的分力朝向卡槽內,也就是拉力彈簧41對限位件30產生朝向卡槽內(也即朝向卡塊210)的作用力,從而使限位件30保持在鎖緊狀態。本實施例中,拉力機構包括拉繩51,拉繩51的一端連接限位件30,拉繩51的另一端為拉力機構的拉動端L,即為通過拉繩51去拉動限位件30朝第二通槽121的槽口外移動。本實施例中,彈性組件和拉力機構分別采用拉力彈簧41和拉繩51來實現,當然,彈性組件和拉力機構還可采用其它結構來實現。進一步地,參照圖1-圖4以及圖7,本實施例中的滑動導向結構包括至少一設于限位件30上的條形導向孔31,以及設于定墻板10上并與條形導向孔31對應的導向柱14;條形導向孔31的條形長度方向與滑動導向方向相同;導向柱14插接于對應的條形導向孔31中(本實施例以一個條形導向孔31中插接兩導向柱14為例),導向柱14遠離定墻板10的一端設有顯露于限位件30的限位端蓋141,限位端蓋141抵接限位件30的表面,以使限位件30不會向所述導向柱14的端部脫離。本實施例中,導向柱14以螺柱為例,限位端蓋141以螺釘為例。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在其它實施方式中,滑動導向結構還可為其它結構實現,例如,設置在定墻板10上的條形滑槽和限位件30上凸設的導向滑竿,導向滑竿插接在條形滑槽中;等等。進一步地,參照圖1至4以及圖6,本實施例的定墻板10上環繞拱起部12形成有凹槽部13,限位件30正對該凹槽部13的一面凸設有頂塊33,頂塊33抵接于凹槽部13的槽底面;通過定墻板10上設置凹槽部13,并將限位件30上頂塊33抵持凹槽部13的槽底面,降低了限位塊與定墻板10的接觸面積,從而降低了限位塊滑動的摩擦阻力,使得限位塊相對定墻板10滑動更順暢,不易卡死。具體的,本實施例中,優選采用卡槽和限位件30均為兩個,且兩卡槽與兩限位件30一一對應,兩卡槽沿定墻板10的橫向分布,滑動導向結構的滑動導向方向為傾斜朝向或背離第二通槽121的槽口的方向,靠近定墻板10左端的限位件30的左側與拉力彈簧41連接,靠近定墻板10右端的限位件30的右側與拉繩51連接,兩限位件30相鄰的一側通過繃緊的連繩60連接,拉力機構還包括變向柱52,變向柱52設于靠近定墻板10右端的限位件30與定墻板10右端之間,變向柱52的側壁設有過孔(未標號),拉繩51穿設于過孔。本實施例中,通過拉繩51拉動右側的限位件30時,右側的限位件30沿著導向柱14遠離第二通槽121移動,同時右側的限位件30通過連繩60帶動左側的限位件30同步移動,如此,通過一個拉繩51即可同時拉動兩個限位件30移動,更加方便;另外,拉繩51由于通過了變向柱52轉向,因此,可將拉繩51向下拉動即可拉動限位件30,如此,更加方便用戶的拉動。當然,兩個限位件30也可以通過兩個拉繩51分別拉動,限位件30的數量還可以為更多個。本實用新型還提出一種分體式空調器,該分體式空調器包括掛壁式空調室內機和空調掛墻板100,掛壁式空調室內機的上底盤200的背側具有至少一卡塊210,該空調掛墻板100的具體結構參照上述實施例,由于本分體式空調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實施例的全部技術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實施例的技術方案所帶來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贅述。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是在本實用新型的發明構思下,利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變換,或直接/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技術領域:
均包括在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內。當前第1頁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