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換熱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新風廢風換熱器。
背景技術:
設備使用產生帶熱量的廢風,帶熱量的廢風可通入余熱回收換熱器用于預熱新風,從而達到回收廢風熱量,節能減排,但傳統的余熱回收換熱器進入的新風中含有雜質,長期使用會堵塞換熱器內部管道,需要定期清理換熱器內部管道,清理內部管道不但較麻煩,且芯體較厚不易清理,而且影響正常操作。目前,市面上也存在一些改進型的新風廢風換熱器,這種換熱器性能得到很大提升,但是仍然不能滿足高效換熱的需求,同時由于廢風出口封頭與廢風進口封頭設置于芯體兩側,導致廢風換熱路徑較短,難以實現較好換熱效果。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新風廢風換熱器,該換熱器結構簡單合理,能夠有效實現換熱,節約能源。
按照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一種新風廢風換熱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芯體,所述芯體頂部設有廢風出口封頭、廢風進口封頭,廢風出口封頭與廢風進口封頭之間設置筋板,芯體左側面設置新風進口封頭,芯體右側面設置新風出口封頭,芯體內置芯子,所述廢風出口封頭、廢風進口封頭、新風出口封頭、新風進口封頭分別連通芯子,所述廢風出口封頭、廢風進口封頭兩者均呈棱錐臺狀,芯體底部密封連接廢風封頭,所述廢風封頭底部設置排水口。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芯體前、后兩端面分別設置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兩個并列設置的連接槽,每個連接槽的底板上均開設連接孔。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新風進口封頭、新風出口封頭兩者進出封口分別均布設置若干沿縱向布置的隔板。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筋板有四根,四根筋板均布設置于廢風出口封頭與廢風進口封頭之間。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產品結構簡單合理,設計構思巧妙,通過將廢風出口封頭與廢風進口封頭設置于芯體同一側,加長廢風行走路徑,有效提高廢風的換熱效果與新風的加熱效果;本實用新型產品使用安裝可靠,通過芯體端部的支架安裝固定。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圖1的俯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的說明。
圖1~4中,包括芯體1、新風出口封頭2、廢風進口封頭3、廢風出口封頭4、標牌5、支架6、廢風封頭7、筋板8、排水口9、新風進口封頭10等。
如圖1~4所示,本實用新型是一種新風廢風換熱器,包括芯體1,所述芯體1頂部設有廢風出口封頭4、廢風進口封頭3,廢風出口封頭4與廢風進口封頭3之間設置筋板8,芯體1左側面設置新風進口封頭10,芯體1右側面設置新風出口封頭2,芯體1內置芯子,所述廢風出口封頭4、廢風進口封頭3、新風出口封頭2、新風進口封頭10分別連通芯子,所述廢風出口封頭4、廢風進口封頭3兩者均呈棱錐臺狀,芯體1底部密封連接廢風封頭7,所述廢風封頭7底部設置排水口9。
芯體1前、后兩端面分別設置支架6,所述支架6包括兩個并列設置的連接槽,每個連接槽的底板上均開設連接孔。
新風進口封頭10、新風出口封頭2兩者進出封口分別均布設置若干沿縱向布置的隔板。
筋板8有四根,四根筋板8均布設置于廢風出口封頭4與廢風進口封頭3之間。
本實用新型產品在使用時,廢風進口封頭3接入帶有熱量的廢風,廢風在芯體內轉運行走,新風進口封頭10接入新風,由于新風溫度較低,廢風溫度較高,廢風的熱量傳遞至新風,使得新風溫度升高,廢風溫度降低,實現余熱回收的功能。由于將廢風進口封頭3與廢風出口封頭4設置于芯體1上同一側,使得廢風流道有效加長,即廢風在芯體1內頂面流到底面,再從底面流到頂面處的廢風出口封頭4處,并流出。新風進口封頭10從一側流向另一側,最終從新風出口封頭2處流出,實現新風的加熱作業。本實用新型產品通過支架6安裝于相應的連接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