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有色金屬冶煉領域,涉及一種用于閃速爐吹煉爐粗銅排放口堵口的裝置。
背景技術:
閃速爐吹煉爐粗銅熔體的排放口一般是在水冷元件中心內置的耐高溫襯磚開一個50-70mm的孔洞,通過用黃泥做的泥球來堵塞。待爐內粗銅聚集到一定的體積后,通過一根通入氧氣、燃料的鋼管所燃燒產生的高溫來熔化排放口內的黃泥及凝固的熔體,將爐內粗銅放出。排放結束后,再用泥球堵口。粗銅熔體排放時壓力大,粗銅熔液密度高,高溫粗銅熔體沖力強,使用普通的堵口泥球和梅花槍堵口經常發生泥球被沖脫,造成堵口不及時,熔體溢出溜槽,燒損溜槽及包子,嚴重時威脅人身安全。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上述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一種用于閃速爐吹煉爐粗銅排放口堵口的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用于閃速吹煉爐粗銅排放口堵口的裝置,包括槍桿、托板,托板固定在槍桿一端,所述槍桿固定托板的一端有軸向孔,軸向孔底設有擋塊,托板有與軸向孔同軸的通孔,通孔、軸向孔插有螺紋鋼,螺紋鋼伸出的部分裹有錐形黃泥體,錐形黃泥體的錐底在托板上,錐形黃泥體外壁纏有石棉繩。
所述擋塊距離托板底部為100mm。
所述螺紋鋼底部長于錐形黃泥體80-100mm。
所述錐形黃泥體的錐底直徑100mm,錐高400mm。
所述螺紋鋼直徑18 mm,長500mm。進一步的,在最上層的過濾網上方的取樣緩沖箱側壁設有溢流口,溢流口連接溢流管道。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托板、泥體中間加螺紋鋼,可避免堵口前泥體被沖脫,黃泥體周邊纏的石棉繩可增加黃泥體強度,并可與延緩泥體在高溫環境下脫水硬化速度,增加泥體與銅口的結合緊密度,提高泥體堵口成功率,避免粗銅熔體從泥體周邊滲漏, 泥體中心的螺紋鋼可以在燒口時準確定位粗銅排放口的中心位置,確保開口時鋼管燃燒的位置不發生偏移,杜絕燒損排放口水套。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其中:1、錐形黃泥體;2、螺紋鋼;3、石棉繩;4、托板;5、擋塊;6、槍桿。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一步具體說明。
一種用于閃速吹煉爐粗銅排放口堵口的裝置,包括槍桿6、托板4,托板4固定在槍桿6一端,所述槍桿6固定托板4的一端有軸向孔,軸向孔底設有擋塊5,托板4有與軸向孔同軸的通孔,通孔、軸向孔插有螺紋鋼2,螺紋鋼2伸出的部分裹有錐形黃泥體1,錐形黃泥體1的錐底在托板4上,錐形黃泥體1外壁纏有石棉繩3。擋塊距離托板底部為100mm。螺紋鋼底部長于錐形黃泥體80-100mm。托板4能夠托起黃泥體,防止粗銅熔體沖脫黃泥體,并將黃泥體和具有燒口定位作用的螺紋鋼一并頂入排放口,完成堵口操作。石棉繩3可增加黃泥體與耐火磚結合緊密度,避免熔體從黃泥體周邊滲漏。
錐形黃泥體制作:將經水泡軟的黃泥用攪拌機混勻后,用壓泥機擠壓成粘性泥塊,再加工成錐底直徑100mm,錐高400mm的圓錐體,在錐形黃泥體中心插入直徑Φ18mm、長500mm的螺紋鋼2,拍實,使錐形黃泥體1與螺紋鋼2間的縫隙消除后,在錐形黃泥體1外壁纏上直徑Φ3mm石棉繩3。
堵口時將帶有錐形黃泥體1的的螺紋鋼2插入通孔、軸向孔,使螺紋鋼2與槍桿6結合,再端起槍桿6將錐形黃泥體1的尖部靠近排放口上緣,向槍桿6施力前壓并頂住,托板4將錐形黃泥體1壓入排放口內,擋塊5將錐形黃泥體1內的螺紋鋼2同步壓入排放口中心,待排放口中粗銅熔體凝結后,取下槍桿6、托板4,黃泥體、螺紋鋼2及石棉繩3一起留在排放口內,完成堵口操作。
需要排放粗銅熔體時,由于堵口時隨黃泥體一起留在排放口中心的螺紋鋼3的引導作用,燒口時可以準確定位到熔體排放口的中心,不會燒偏,消除了排放口水套被燒損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