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余熱回收裝置,尤其涉及一種可充分回收鋼管退火處理后的熱能,環保節能,并保證產品質量的鋼管的風冷余熱回收結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鋼管生產一般使用輥底連續式正退火爐,鋼管在輥底式連續退火爐中經過加熱室高溫快速加熱和保溫室保溫后,通常直接出爐后在空氣中冷卻降溫,而鋼管在退火后出爐時溫度一般高達800℃左右,鋼管內貯存的大量高溫熱能都釋放在空氣中,能量損失巨大,同時由于空氣冷卻時降溫效果差,使鋼管長時間處于高溫狀態下,不僅影響鋼管的加工周期,且鋼管在熱態下極易變型和氧化,從而影響鋼管的產品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主要是提供了一種可充分回收鋼管退火處理后的熱能,環保節能,并保證產品質量的鋼管的風冷余熱回收結構,解決了現有技術中存在的鋼管在退火加工后能量損失大,降溫時間長,鋼管極易變型和氧化等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鋼管的風冷余熱回收結構,包括對接在退火爐出料口上的鋼管輸送輥道,在鋼管輸送輥道上設有延伸至退火爐內的鋼管,所述鋼管輸送輥道包括前級輸送輥道和對接在前級輸送輥道上的后級輸送輥道,在前級輸送輥道外罩設有汽化管道,在后級輸送輥道外罩設有換熱管道,換熱管道的外側端設有風機,換熱管道的內側端罩設在汽化管道外并形成環形間隙。將鋼管輸送輥道分為前、后二段,前段的前級輸送輥道外罩設汽化管道,當鋼管自退火爐輸出時溫度最高,汽化管道對鋼管進行汽化降溫,水蒸汽回收利用;而后級輸送輥道外罩設換熱管道,經過汽化管道充分降溫的鋼管溫度通常還保持在100゜左右,為此當鋼管經過換熱管道時風機實施進一步的風冷降溫,同時換熱管道對汽化管道同步降溫,熱風回收后可轉化成為新的能源,環保節能,二級降溫模式使鋼管降溫速度快,生產效率提高,同時保證了鋼管的質量。
作為優選,在所述換熱管道內對應的后級輸送輥道外罩設有翅片風道,翅片風道的內端口通過環形隔板對接在汽化管道上,風機設于翅片風道與換熱管道間。通過在后級輸送輥道外罩設翅片風道,鋼管余熱經翅片風道傳輸至翅片風道與換熱管道間的環形間隙內,再通過風機風冷降溫,減少鋼管氧化,同時易于布設風機。
作為優選,所述換熱管道的內側端抵接在退火爐的出料口上,且在靠近退火爐出料口的換熱管道上設有出風口。換熱管道直接與退火爐對接,確保鋼管熱量全部在換熱管道內進行熱交換,減少能量損失;出風口便于對熱風的能量回收。
作為優選,在所述汽化管道的內壁面上嵌裝著若干個可朝向鋼管噴水的噴水環,在噴水環上設有若干個噴水口,噴水口的噴水方向與鋼管的軸心線夾角為銳角。噴水環的噴水方向朝向兩側,且噴水方向與鋼管軸心線形成銳角時,可增加水流與鋼管的接觸面積,同時增加水流沿鋼管表面的滑移時間,鋼管降溫均勻,效果好,汽化充分,環保節能
作為優選,在所述前級輸送輥道上方對應的汽化管道上設有蒸汽導出口,在前級輸送輥道下方對應的汽化管道上設有熱水導出口,蒸汽導出口和熱水導出口均延伸至換熱管道外。通過設置蒸汽導出口便于蒸汽輸出再利用,通過設置熱水導出口可輸出沒有汽化的熱水,使能量損失最小化。
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鋼管的風冷余熱回收結構具有下述優點:自退火爐輸出的鋼管通過汽化管道時進行汽化降溫,水流汽化后能量得到回收再利用;經過汽化降溫的鋼管再經過換熱管道內的風機進一步實施風冷降溫,熱風回收再利用,采用二級降溫模式使鋼管快速降溫,環保節能,生產效率提高,同時保證了鋼管的質量。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鋼管的風冷余熱回收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B-B剖視圖;
圖3是圖1所示的A處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鋼管的風冷余熱回收結構,包括同軸對接在退火爐2出料口上的鋼管輸送輥道3,鋼管輸送輥道3由若干個直線排列的輸送輥311構成,在輸送輥311上放置著延伸至退火爐2內的鋼管5,在鋼管輸送輥道3外罩設有換熱管道7,換熱管道7的內側端抵接在退火爐2的出料口上,其中的鋼管輸送輥道3包括前級輸送輥道31和對接在前級輸送輥道31上的后級輸送輥道32,在換熱管道7內對應的前級輸送輥道31外罩設有汽化管道4,在后級輸送輥道32外罩設有翅片風道10,翅片風道10與汽化管道4相對接并通過環形隔板11將兩者分隔開來,且汽化管道4與換熱管道7以及翅片風道10與換熱管道7間形成環形間隙9,在汽化管道4內壁面上沿長度方向均勻的嵌裝著四個可向鋼管5噴水的噴水環6,噴水環6位于前級輸送輥道31內對應的輸送輥311外側對應的汽化管道4上,如圖2和3所示,噴水環6包括均布在汽化管道4內壁上的若干個噴嘴61,相鄰噴嘴61上的噴水口62相背,且噴水口62的軸心線與鋼管5的軸心線夾角為60゜,在后級輸送輥道32的側端對應的環形間隙9內均布著四個風機8,在前級輸送輥道31上方對應的汽化管道4上帶有蒸汽導出口12,在前級輸送輥道31下方對應的汽化管道4上帶有熱水導出口13,蒸汽導出口12和熱水導出口13均垂直延伸至換熱管道7外,在靠近退火爐2出料口的換熱管道7上帶有出風口1。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舉例說明。本實用新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做各種各樣的修改或補充或采用類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會偏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權利要求書所定義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