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燃氣灶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適用于家用燃氣灶燃燒器的疊火環噴技術燃燒結構。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家用燃氣灶燃燒器普遍存在火力不均衡、燃燒效率低、用戶體驗感、使用效果差的問題。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提升產品性能,開發一種疊火環噴燃燒技術結構,均勻布局火力,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火力均衡且具有節能作用的疊火環噴技術燃燒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包括爐頭、爐盤、大噴火器、小噴火器、螺釘,所述的大噴火器與爐盤外圍上端面組合,小噴火器與爐盤中間設有圓柱形上端面組合;所述的爐頭設有內混合腔、外混合腔,該內混合腔與副引射管一體相通,該外混合腔與主引射管一體相通;所述爐頭的內混合腔頭部外側設有點火針和熱電偶,作為安裝爐盤定位作用。
作為優選,所述的爐盤下端面與爐頭的頭部配合,爐盤外圍設有四個扇形孔,與爐頭的外混合腔相通;該四個扇形孔外側設有四個缺口,缺口內設有通孔,螺釘通過此通孔固定爐盤與爐頭連接配合;所述爐盤中間設有圓形沉孔與爐頭設有的內混合腔相通組成中心火頭部。
作為優選,所述的大噴火器外圍設有圓形錐面,與水平面成40°,該錐面上設有雙排呈上下均勻錯開分布的主火孔;大噴火器上端面設置為與水平面成20°的斜面,該斜面上設有四組均勻分布的火孔,每組火孔三個,中間為大孔主火孔,兩邊為小孔副火孔。
作為優選,所述的小噴火器成柱狀,上端設成帽檐,帽檐下垂直圓柱設有雙排呈上下錯開的主副火孔,上為副火孔,與水平面成0°,下為主火孔,與水平面成15°。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此燃燒結構大噴火器采用錐面與斜面組合設計,利于二次空氣補給;燃燒火孔采用40°雙排、20°、15°、0°單排,五環火焰交錯燃燒,實現多維度燃燒,使燃燒更充分,達到環保節能的作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裝配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爐盤結構主視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大噴火器結構主視示意圖。
附圖中的標號分別為:1、小噴火器;2、大噴火器;3、爐盤;4、爐頭;5、螺釘;1-1、帽檐;1-2、副火孔;1-3、主火孔;2-1、錐面;2-2、主火孔;2-3、斜面;2-4、火孔;3-1、圓形沉孔;3-2、通孔;3-3、扇形孔;3-4、缺口;4-1、內混合腔;4-2、外混合腔;4-3、副引射管;4-4、主引射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介紹:如附圖1至4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爐頭4、爐盤3、大噴火器2、小噴火器1、螺釘5,所述的大噴火器2與爐盤3外圍上端面組合,小噴火器1與爐盤3中間設有圓柱形上端面組合;實現內外圈多環火力同時燃燒,實現疊火環噴技術結構。所述的爐頭4設有內混合腔4-1、外混合腔4-2,該內混合腔4-1與副引射管4-3一體相通,該外混合腔4-2與主引射管4-4一體相通;所述爐頭4的內混合腔4-1頭部外側設有點火針和熱電偶,作為安裝爐盤定位作用。
所述的爐盤3下端面與爐頭4的頭部配合,爐盤3外圍設有四個扇形孔3-3,與爐頭4的外混合腔4-2相通,實現燃氣混合氣分流再混合;該四個扇形孔3-3外側設有四個缺口3-4,缺口3-4內設有通孔3-2,螺釘5通過此通孔3-2固定爐盤3與爐頭4連接配合;所述爐盤3中間設有圓形沉孔3-1與爐頭4設有的內混合腔4-1相通組成中心火頭部。
所述的大噴火器2外圍設有圓形錐面2-1,與水平面成40°,該錐面2-1上設有雙排呈上下均勻錯開分布的主火孔2-2,方便二次空氣補給,燃燒更充分;大噴火器2上端面設置為與水平面成20°的斜面2-3,該斜面2-3上設有四組均勻分布的火孔2-4,每組火孔2-4三個,中間為大孔主火孔,兩邊為小孔副火孔,保證火焰傳遞、燃燒穩定性。
所述的小噴火器1成柱狀,上端設成帽檐1-1,帽檐1-1下垂直圓柱設有雙排呈上下錯開的主副火孔,上為副火孔1-2,與水平面成0°,下為主火孔1-3,與水平面成15°,實現快速點火和穩定燃燒。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不論在其形狀或材料構成上作任何變化,凡是采用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結構設計,都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變形,均應認為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