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暖通末端壓力平衡裝置。
背景技術:
中國專利201520670447.X提供了一種暖通末端壓力平衡裝置,包括:分流器;通過至少一個支路與分流器流體連通的回流器;設置在分流器與回流器之間的旁路中的壓差旁通閥。所述分流器和所述回流器分別具有主入口和主出口,所述主入口設置在所述分流器的主缸體的中間部位或任意其他部位,所述主出口設置在所述回流器的主缸體的中間部位或任意其他部位。該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根據旁路兩端的壓差調節壓差旁通閥的開啟度,從而調節暖通系統的水流量。但是當水突然過快從主入口流入到分流器內會使得分流器內的壓強增大,從而破壞了整個水力系統的平衡。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暖通末端壓力平衡裝置,該實用新型能夠保證水勻速的從進口流入到分流器內,實用性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暖通末端壓力平衡裝置,包括分流器、回流器,所述分流器通過至少一個支路與所述回流器連通,所述分流器與回流器之間設置有連接管,所述連接管上設置有壓差旁通閥,所述分流器的頂部設置有進口,所述回流器上設置有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進口內設置有朝向所述分流器凸出的凹型網,所述進口的左右兩側內壁位于所述凹型網的上方分別設置有一安裝座,所述安裝座的底部分別設置有一具有彈性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設置在所述安裝座底部的上板體、設置在所述上板體底部的空心柱、設置在所述空心柱底部的下板體、活動設置在所述空心柱內腔中的活動板,所述活動板的底部設置有穿過所述下板體并與所述下板體滑動連接的實心柱,兩根所述實心柱的底端通過一橫桿連接,所述橫桿的底端設置有金屬球,所述金屬球位于所述凹型網的正上方,所述上板體與所述活動板通過第一彈簧連接,所述實心柱上位于所述活動板和下板體之間套設有第二彈簧。
優選地,上述的暖通末端壓力平衡裝置,其中所述活動板的外壁設置有至少一個凸塊,所述空心柱的內壁沿所述空心柱的長度方向設置有至少一條滑槽,所述凸塊與所述滑槽一一對應且所述凸塊與對應的滑槽滑動配合連接。
優選地,上述的暖通末端壓力平衡裝置,其中所述凸塊的數量為兩個,所述滑槽的數量為兩條。
優選地,上述的暖通末端壓力平衡裝置,其中所述金屬球的直徑為所述空心柱的內徑的一半。
優選地,上述的暖通末端壓力平衡裝置,其中所述分流器、回流器上均設置有多個固定耳,所述固定耳上設置有安裝孔。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當水突然過快流入到進口內時,金屬球會朝向凹型網移動并擋住一部分凹型網,從而避免了水過快流入到分流器內;當水流速恢復正常速度進入到進口內時,在連接件的彈力作用下,金屬球會回到原來的位置;板體與活動板通過第一彈簧連接,實心柱上位于活動板和下板體之間套設有第二彈簧,這樣設計使得連接件的彈性性能得到提高;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安裝在上板體、空心柱、下板體之間的密封空間內,避免了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見水生銹,使得本實用新型更加實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2中A-A向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述,以使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如圖1、2、3所示,一種暖通末端壓力平衡裝置,包括分流器1、回流器2,分流器1通過至少一個支路3與回流器2連通,分流器1與回流器2之間設置有連接管4,連接管4上設置有壓差旁通閥41,分流器1的頂部設置有進口11,回流器2上設置有出口21。
進口11內設置有朝向分流器1凸出的凹型網12,進口11的左右兩側內壁位于凹型網12的上方分別設置有一安裝座13,安裝座13的底部分別設置有一具有彈性的連接件5,連接件5包括設置在安裝座13底部的上板體51、設置在上板體51底部的空心柱52、設置在空心柱52底部的下板體53、活動設置在空心柱52內腔中的活動板54,活動板54的底部設置有穿過下板體53并與下板體53滑動連接的實心柱55,兩根實心柱55的底端通過一橫桿56連接,橫桿56的底端設置有金屬球57,金屬球57位于凹型網12的正上方,上板體51與活動板54通過第一彈簧58連接,實心柱55上位于活動板54和下板體53之間套設有第二彈簧59。
其中活動板54的外壁設置有兩個凸塊61,空心柱52的內壁沿空心柱52的長度方向設置有兩條滑槽62,凸塊61與滑槽62一一對應且凸塊61與對應的滑槽62滑動配合連接,這樣設計防止了活動板54晃動,只能沿著滑槽62滑動。
其中金屬球57的直徑為空心柱52的內徑的一半。
其中分流器1、回流器2上均設置有多個固定耳7,固定耳7上設置有安裝孔71,這樣設計方便了本實用新型的安裝。
當然,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運用本實用新型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于本實用新型的專利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