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冶金工業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臥式回轉圓筒冷卻機用水冷系統。
背景技術:
直接還原鐵球團經轉底爐或回轉窯出口的溫度高達1100℃,為了能夠降低溫度,大部分鋼鐵公司采用回轉筒式冷卻機對高溫球團進行冷卻。水冷系統是圓筒冷卻機冷卻物料的重要系統,也是圓筒冷卻機能夠正常運轉和延長使用壽命的重要保障。但是現有的圓筒冷卻機冷卻系統存有缺陷:現有的冷卻水系統原理是將水箱內的水經水泵直接送到環繞筒體布置的噴嘴再噴淋到筒體上,然后再順著筒體流回進水箱進行循環。在實際生產中,特別是生產到一定的時間后,水箱內的水溫度升高,水冷卻的溫降減小,嚴重影響冷卻效果;并且水冷系統為開放式循環,水質會越來越差,水中污染物會沾黏在筒體表面;冷卻筒體后的水溫度將會超過水垢臨界溫度55℃,污染物很容易在筒體表面結垢;同體表面的污染物和水垢也會嚴重影響冷卻效果,進而影響到冷卻機的正常生產和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有效提高冷卻效果的臥式回轉圓筒冷卻機的水冷系統。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臥式回轉圓筒冷卻機用水冷系統,包括水冷箱,水冷箱為敞開式,敞開式水冷箱的頂部為開口,其他部位封閉;水冷箱通過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連接有循環水冷卻塔,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上設置有循環泵;循環水冷卻塔與冷卻塔水池連接;冷卻塔水池通過第二循環水冷卻塔回路連接有噴灑裝置,噴灑裝置位于水冷箱的正上方;第二循環水冷卻塔回路上設置有噴淋泵。
為了能夠有效的提高冷卻效果,噴灑裝置包括若干個噴淋噴嘴,各噴淋噴嘴呈環形陣列設置。
為了能夠在降溫的同時達到除污除垢的效果,噴灑裝置為除垢噴嘴。
為了提高冷卻效果,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上設置有第三循環水冷卻塔回路,第三循環水冷卻塔回路的另一端與冷卻塔水池連接。
為了節約資源,將冷卻塔水池中溢流的水導流進水冷箱,冷卻塔水池上設置有第四循環水冷卻塔回路,第四循環水冷卻塔回路的另一端與水冷箱連接。
為了便于補充噴淋冷卻過程中因為汽化和漏水導致循環水的損失量,提高循環性能,水冷箱上設置有進水管。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一方面,有效的提高了冷卻效果,保證了持續的良好的冷卻效果,同時保證冷卻機持續正常運轉;另一方面,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滿足了實際生產需要;再一方面,除垢噴嘴及其管路的設置實現了設備不需要停產就能對筒體進行在線除污除垢,減少了檢修時間,滿足了持續生產的需要。
附圖說明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圖進行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詳細的描述。
實施例1
如圖1所示,一種臥式回轉圓筒冷卻機的水冷系統,包括敞開式水冷箱1,該敞開式水冷箱1上設置有進水管7。
敞開式水冷箱1的頂部為開口,其它部位封閉。水冷箱1通過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4連接有循環水冷卻塔3,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4上設置有循環泵2;循環水冷卻塔3與冷卻塔水池31連接;冷卻塔水池31上設置有第四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2,第四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2的另一端與水冷箱1連接。
另外,冷卻塔水池31通過第二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3連接有噴灑裝置,噴灑裝置位于水冷箱1的正上方;噴灑裝置包括若干個噴淋噴嘴5,噴淋噴嘴5的個數可根據待降溫冷卻機筒體的大小相應增加或減少,本實施例中,噴淋噴嘴5的個數為24個,各噴淋噴嘴5呈圓環形陣列設置。呈環形陣列噴淋噴嘴5能夠對待冷卻機筒體的外表面的各個方位進行冷卻,從而有效的提高了對待冷卻機筒體的冷卻效果。第二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3上設置有噴淋泵4。
在本實施例當中,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冷卻效果,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4上設置有第三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5,第三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5的另一端與冷卻塔水池31連接。
首先將待冷卻機筒體設置在呈圓環形陣列的噴淋噴嘴5中,通過循環泵2將水冷箱1內對冷卻機筒體冷卻過后的高溫水打進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4后流入循環水冷卻塔3進行冷卻,隨后將通過循環水冷卻塔3冷卻過后的水導入冷卻塔水池31,冷卻塔水池31中冷卻過后的水通過噴淋泵4導入第二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3后,通過噴淋噴嘴5對待冷卻機筒體進行冷卻。本實施例中,通過噴淋噴嘴5噴出的水,水溫為35℃以下,進而保證了持續的良好的冷卻效果,同時保證冷卻機持續正常運轉,并且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滿足了實際生產需要。
實施例2
如圖2所示,一種臥式回轉圓筒冷卻機的水冷系統,包括敞開式水冷箱1,該敞開式水冷箱1上設置有進水管7。
敞開式水冷箱1的頂部為開口,其它部位封閉。水冷箱1通過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4連接有循環水冷卻塔3,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4上設置有循環泵2;循環水冷卻塔3與冷卻塔水池31連接;冷卻塔水池31上設置有第四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2,第四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2的另一端與水冷箱1連接。
另外,冷卻塔水池31通過第二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3連接有噴灑裝置,噴灑裝置位于水冷箱1的正上方;噴灑裝置為除垢噴嘴6。該除垢噴嘴6在對待冷卻機筒體進行冷卻的同時,還能夠對冷卻機筒體表面進行除污除垢,從而實現了設備不需要停產就能對待冷卻機筒體外表面進行在線除污除垢,減少了檢修時間,第二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3上設置有噴淋泵4。
在本實施例當中,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冷卻效果,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4上設置有第三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5,第三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5的另一端與冷卻塔水池31連接。
首先,通過循環泵2將水冷箱1內對冷卻機筒體冷卻過后的高溫水打進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4后流入循環水冷卻塔3進行冷卻,隨后將通過循環水冷卻塔3冷卻過后的水導入冷卻塔水池31,冷卻塔水池31中冷卻過后的水通過噴淋泵4導入第二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3后,通過除垢噴嘴6噴出對待冷卻機筒體進行冷卻和除污除垢。
本實施例中,通過除垢噴嘴6噴出的水,水溫為35℃以下,進而保證了持續的良好的冷卻效果,同時保證冷卻機持續正常運轉,并且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滿足了實際生產需要。
實施例3
如圖3所示,一種臥式回轉圓筒冷卻機的水冷系統,包括敞開式水冷箱1,該敞開式水冷箱1上設置有進水管7。
敞開式水冷箱1的頂部為開口,其它部位封閉。水冷箱1通過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4連接有循環水冷卻塔3,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4上設置有循環泵2;循環水冷卻塔3與冷卻塔水池31連接;冷卻塔水池31上設置有第四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2,第四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2的另一端與水冷箱1連接。
另外,冷卻塔水池31通過第二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3連接有噴灑裝置,噴灑裝置位于水冷箱1的正上方;噴灑裝置包括除垢噴嘴6和若干個噴淋噴嘴5,噴淋噴嘴5的個數可根據待降溫冷卻機筒體的大小相應增加或減少,本實施例中,噴淋噴嘴5的個數為12個,各噴淋噴嘴5呈環形陣列設置。本實施例中,噴灑裝置包括除垢噴嘴6和噴淋噴嘴5,將除垢噴嘴6和噴淋噴嘴5同時安裝在第二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3的出水端,不僅能夠有效的降低水溫,而且還能夠對冷卻機筒體表面進行除污除垢,第二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3上設置有噴淋泵4。
在本實施例當中,為了能夠進一步的提高冷卻效果,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4上設置有第三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5,第三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5的另一端與冷卻塔水池31連接。
首先將待冷卻機筒體設置在呈環形陣列的噴淋噴嘴5中,通過循環泵2將水冷箱1內對冷卻機筒體冷卻過后的高溫水打進第一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4后流入循環水冷卻塔3進行冷卻,隨后將通過循環水冷卻塔3冷卻過后的水導入冷卻塔水池31,冷卻塔水池31中冷卻過后的水通過噴淋泵4導入第二循環水冷卻塔回路33后,通過噴淋噴嘴5或除垢噴嘴6噴出對待冷卻機筒體進行冷卻或除污除垢。
本實施例中,通過噴淋噴嘴5和除垢噴嘴6噴出的水,水溫為35℃以下,進而保證了持續的良好的冷卻效果,同時保證冷卻機持續正常運轉,并且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滿足了實際生產需要。
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優選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盡管通過上述優選實施例已經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細節上對其作出各種各樣的改變,而不偏離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