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橫梁的制冷器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關于一種具有橫梁的制冷器具。制冷器具(1)包括隔熱的儲藏隔間(3),橫跨在儲藏隔間(3)的一對側壁(31,41)前端的橫梁(8),分隔板(15),分隔板15)將儲藏隔間(3)分為上儲藏室(9)和下儲藏室(10),分隔板(15)的前端支撐所述橫梁(8)上。根據本發(fā)明的建議,分隔板(15)的前端具有至少一個流體連通上儲藏室(9)和下儲藏室(10)的通孔(1525),橫梁(8)的用以支撐分隔板(15)的支撐面(826)和背面(822)至少部分由至少一個斜坡(825)連接,斜坡(825)面向分隔板(15)并和至少一個通孔(1525)在豎直方向上交迭。
【專利說明】具有橫梁的制冷器具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具有橫梁的制冷器具。
[【背景技術】]
[0002]為了使用戶可分區(qū)存放食物,將一個儲藏隔間分為多個儲藏室且每個儲藏室由獨立的門開閉的方案在現有技術中是已知的。例如,在JP11 -183014公開的冰箱中,位于冰箱上部的冷藏隔間被分為由不同的門關閉的普通冷藏室和用于存放果蔬的蔬菜室。
[
【發(fā)明內容】
]
[0003]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有利于相鄰儲藏室的溫度均衡分布的制冷器具。
[0004]上述目的可通過獨立權利要求中的特征實現。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是附圖、說明書和從屬權利要求的主題。
[0005]因此,本發(fā)明的一方面關于一種制冷器具,包括隔熱的儲藏隔間;橫跨在所述儲藏隔間的一對側壁前端的橫梁;以及分隔板,所述分隔板將所述儲藏隔間分為上儲藏室和下儲藏室,所述分隔板的前端支撐所述橫梁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的前端具有至少一個流體連通所述上儲藏室和下儲藏室的通孔,所述橫梁的用以支撐所述分隔板的支撐面和背面至少部分由至少一個斜坡連接,所述斜坡面向所述分隔板并和至少一個所述通孔在豎直方向上交迭。
[0006]從而在保證分隔板可靠地支撐在橫梁上的同時,有利于增大通孔的通風量,進而利于上儲藏室和下儲藏室溫度均勻分布。
[0007]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包括多個凹陷部,相鄰凹陷部由突肋隔開,所述隔肋形成所述支撐面的一部分。
[0008]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橫梁的頂面包括前頂面部以及低于前頂面部的后頂面部而在二者之間形成臺階部,所述支撐面由所述后頂面部形成。
[0009]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分隔板為玻璃擱盤,它包括玻璃板以及連接在所述玻璃板的至少一個邊緣的邊框。
[0010]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邊框包括連接于所述玻璃板的前邊緣的前框部,所述至少一個通孔設置在所述前框部上。
[0011]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邊框包括連接于所述玻璃板的后邊緣的后框部,所述后框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二通孔。
[0012]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橫梁和/或所述擱盤的前端設有至少一個用以插入手指和/或工具以將所述分隔板從所述儲藏隔間取出的缺口。
[0013]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包括用以分別關閉所述上儲藏室和所述下儲藏室
的第一門和第二門。
[0014]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的實施例,所述儲存隔間為冷藏室。
[0015]本發(fā)明的構造以及它的其他發(fā)明目的及有益效果將會通過結合附圖而對優(yōu)選實施例的描述而更加明顯易懂。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作為說明書的一部分且用以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以下附圖圖解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且與說明書一起用來說明本發(fā)明的原則。其中,
[0017]圖1是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制冷器具的示意性立體圖;
[0018]圖2是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制冷器具的示意性剖視圖;
[0019]圖3是圖2中A部分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圖;
[0020]圖4是圖2中B部分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圖;
[0021]圖5是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分隔板的示意性立體圖;
[0022]圖6是根據本發(fā)明一個優(yōu)選實施例橫梁的示意性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請參照圖1和圖2,制冷器具1包括隔熱的箱體2。箱體2具有分別由多個隔熱壁圍成、具有前開口的第一儲藏隔間3和第二儲藏隔間4。第一儲藏隔間3和第二儲藏隔間4之間以隔熱的分隔壁5隔開。
[0024]在這個實施例中,第一儲藏隔間3和第二儲藏隔間4分別由大致為箱形的第一內膽6和第二內膽7限定,分隔壁5由第一內膽6的底壁和第二內膽7的頂壁以及位于二者之間隔熱層形成。
[0025]在這個實施例中,第一儲藏隔間3位于制冷器具1的上部,第二儲藏隔間4位于制冷器具1的下部。第一儲藏隔間3為冷藏室,第二儲藏隔間4可以是冷凍室。
[0026]制冷器具1包括兩端分別和箱體2的相應一個側壁31,41連接而橫著跨接在第一儲藏隔間3的一對側隔熱壁22的前端的桿狀的橫梁8以及前端支撐在橫梁8上的分隔板15。相對橫梁8和分隔板15,第一儲藏隔間3被分為位于分隔板15上方的上儲藏室9和位于分隔板15下方的下儲藏室10。
[0027]橫梁8的前表面820可以和箱體2的前端面大致可以處于同一平面內。制冷器具1包括分別用以關閉上儲藏室9和下儲藏室10的第一門11和第二門12。第二儲藏隔間4由第三門13關閉。
[0028]第一門11和第二門12可以鉸接于箱體2的前側。制冷器具1包括固定在橫梁8上的鉸鏈14。在這個實施例中,第一門11和第二門12均和鉸鏈14連接。從而,橫梁8承
受第一門11的重量。
[0029]請參照圖4和圖5,前梁8包括限定一容納腔83的殼體81。殼體81可以包括多個連接在一起的殼體件。
[0030]容納腔83內設有隔熱件84。在這個實施例中,隔熱件84通過將發(fā)泡劑注入容納腔83內發(fā)泡形成。在一個替換的實施例中,也可以將預先發(fā)泡好的隔熱部件(例如EPS件)裝入容納腔83內。
[0031]橫梁8包括前表面820、頂面821、與前對接面820相反并朝向第一內膽6的背部的背面822以及與頂面821相反的朝下的底面823。在第一門11和第二門12關閉時,第一門11和第二門12和前表面820接觸。[0032]頂面821包括前頂面部824和后頂面部825,前頂面部824在縱向上高于后頂面部825而在二者之間形成臺階部812。
[0033]請結合圖2參照圖6,在這個實施例中,分隔板15由可存放食物的擱板形成。分隔板15可以包括玻璃板151以及連接在玻璃板151至少一個邊緣的邊框152。如圖4所示,邊框152包括分別固定在玻璃板151的前邊緣、后邊緣、以及側邊緣的前框部1521、后框部1522和一對側框部1523。邊框152優(yōu)選地由塑料制成。邊框152可以只沿著玻璃板15的一個或多個邊緣設置,例如僅沿著前邊緣和后邊緣設置。
[0034]應當理解,在一個替換的實施例中,分隔板15也可以由金屬、塑料和/或其他合適材料一體形成。
[0035]分隔板15包括多個流體連通上儲藏室9和下儲藏室10的通孔。在這個實施例中,分隔板15包括多個位于分隔板15前端的第一通孔1525和多個位于分隔板15后端的第二通孔1524。第一通孔1525則貫穿前框部1521,第二通孔1524最好形成在后框部1522。
[0036]分隔板15的前端支撐在橫梁8上。分隔板15支撐在橫梁8的后頂面部825上,也就是說橫梁8后頂面部825形成用以支撐分隔板15的支撐面826。臺階部812的高度可以依據分隔板15的厚度而定,最好是大致等于分隔板15的厚度,而使分隔板15和橫梁8的前頂面部824處于同一個水平面上。
[0037]分隔板15的兩側也分別支撐在箱體2的一對側隔熱壁22的內側的支撐結構221上。支撐結構221可以直接形成在內膽6上,也可以獨立于內膽6制造,再固定在內膽6上。
[0038]分隔板15的前邊緣和/或臺階部812可以設置用以可將手指或工具從上側伸入分隔板15下方以取出分隔板15的缺口 85。
[0039]制冷器具1包括用以冷卻第一儲藏隔間3的蒸發(fā)器16。蒸發(fā)器16可以位于第一儲藏隔間3的后隔熱壁21的隔熱層內并貼在第一內膽6上,通過被冷卻的第一內膽6而冷卻第一儲藏隔間3。在一個替換的實施例中,蒸發(fā)器16也可以位于第一儲藏隔間3內,例如和臨近第一內膽6的背部地設置在第一內膽6的后部的前面。
[0040]蒸發(fā)器16位于分隔板15的上方,并最好在第一內膽6的背部偏上的位置。上儲藏室9特別是靠近后隔熱壁21的空氣被冷卻,溫度低的冷空氣自然下沉。
[0041]上儲藏室9內被蒸發(fā)器16冷卻的冷空氣通過第二通孔1524下沉到下儲藏室10,位于下儲藏室10頂部的溫度較高的空氣則通過第一通孔1525返回到上儲藏室9,而在上儲藏室9和下儲藏室10之間形成空氣自然對流。這有利于上儲藏室9和下儲藏室10的溫度相對均勻地分布。
[0042]為了避免下儲藏室10內的某些區(qū)域因為空氣沉積而過冷,如圖2和圖3所示,制冷器具1包括從箱體2的后壁21的內側朝著上儲藏隔間9延伸的阻擋部26,阻擋部26靠近分隔板15并且和分隔板15的后端在縱向上重疊。
[0043]空氣在貼有蒸發(fā)器16的第一內膽6處被迅速冷卻,冷卻后的空氣沿著第一內膽6的背部下沉,當冷空氣遇到阻擋部26時,流向改變?yōu)檠刂指舭?5前行,部分冷空氣透過分隔板15后部的第二通孔1524繼續(xù)下沉,另外的冷空氣可留在上儲藏室9內與位于上儲藏室9內的物品熱交換。
[0044]阻擋部26的下表面可以至少部分和分隔板15的上表面接觸。在這個實施例中,分隔板15的后端在整個寬度上與阻擋部26的下表面連續(xù)接觸,這有利于最大程度防止冷空氣從分隔板15的后端和內膽6的背部之間下沉。
[0045]支撐結構221和阻擋部26之間可以形成水平槽2212,分隔板15的兩個側邊緣和后邊緣接的拐角部1527插入水平槽2212內,這有利于限制分隔板15的后端在縱向上的晃動,特別是在制冷器具1的運輸過程中分隔板15在上下方向上的晃動,從而便于制冷器具1的包裝和運輸。
[0046]根據本發(fā)明一個特別優(yōu)選的實施例,阻擋部26形成用以接收冷凝水/化霜水的接水槽23。接水槽23具有與排水管24連接的出水口 231,以將冷凝水/化霜水排到第一儲藏隔間3外,例如位于機械室內的接水盤(未圖不)內。阻擋部26最好和第一內膽6是一件式結構。
[0047]請參照圖2、圖4和圖5,為了使空氣可以順暢地經由第一通孔1525回到上儲藏室9,橫梁8的用以支撐分隔板15的支撐面826和橫梁8的背面822至少部分由至少一個斜坡825連接,斜坡825面向分隔板15并和至少一個第一通孔1525在豎直方向上交迭。優(yōu)選地,每個第一通孔1525都和斜坡825在豎直方向上交迭。從而,有利于增大第一通孔1524的通風量。
[0048]在這個實施例中,橫梁8的背面822和頂面821相交的棱邊具有多個切口而形成多個凹陷部827,每個凹陷部827的底面形成相應一個斜坡825。相鄰的凹陷部827由突肋828隔開。隔肋828的上端面可以形成支撐面826的一部分。
[0049]在一個替換的實施例中,在和所有或絕大多數第一通孔1525重疊的區(qū)域內,橫梁8具有一個連續(xù)的斜坡825來對應所有或者絕大多數第一通孔1525。
[0050]結合圖1至圖6說明的單個零部件的各種實施例可以任何給定的方式互相組合,以實現本發(fā)明的優(yōu)勢。此外,本發(fā)明不限于所示實施例,通常情況下也可使用所示手段外的其他手段,只要這些手段也可達到相同的效果即可。
【權利要求】
1.一種制冷器具(1),包括隔熱的儲藏隔間(3);橫跨在所述儲藏隔間⑶的一對側壁(31,41)前端的橫梁⑶;以及分隔板(15),所述分隔板15)將所述儲藏隔間(3)分為上儲藏室(9)和下儲藏室(10),所述分隔板(15)的前端支撐所述橫梁(8)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5)的前端具有至少一個流體連通所述上儲藏室(9)和下儲藏室(10)的通孔(1525),所述橫梁(8)的用以支撐所述分隔板(15)的支撐面(826)和背面(822)至少部分由至少一個斜坡(825)連接,所述斜坡(825)面向所述分隔板(15)并和至少一個所述通孔(1525)在豎直方向上交迭。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包括至少一個凹陷部(827),所述斜坡由所述凹陷部的底面形成。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個凹陷部,相鄰凹陷部由突肋(828)隔開,所述隔肋形成所述支撐面的一部分。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的頂面(821)包括前頂面部(824)以及低于前頂面部的后頂面部(825)而在二者之間形成臺階部(812),所述支撐面(826)由所述后頂面(825)部形成。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5)為玻璃擱盤,它包括玻璃板(151)以及連接在所述玻璃板的至少一個邊緣的邊框(152)。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框(152)包括連接于所述玻璃板的前邊緣的前框部(1521),所述至少一個通孔(1525)設置在所述前框部上。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邊框(152)包括連接于所述玻璃板的后邊緣的后框部(1522),所述后框部設有至少一個第二通孔(1524)。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冰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和/或所述擱盤的前端設有至少一個用以插入手指和/或工具以將所述分隔板從所述儲藏隔間取出的缺口(85)。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以分別關閉所述上儲藏室和所述下儲藏室的第一門(11)和第二門(12)。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儲存隔間為冷藏室。
【文檔編號】F25D23/00GK103673473SQ201210365534
【公開日】2014年3月26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2日
【發(fā)明者】柏玉發(fā), 韓改蓮, 蘆敬作, 李彥濤 申請人:博西華家用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