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制冷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中低溫機的接水盤。
背景技術:
傳統的中低溫機的蒸發器中所連接的換熱器的接水盤底面是平的,或僅在排水嘴處略稱傾斜狀設置。換熱器平面的凝結水會先積于接水盤底部,待積攢到一定高度后才能從排水嘴處排出,這使得在接水盤和換熱器之間長期積水,容易造成吹水現象,也影響換熱效果,同時因排水速度較慢,容易積垢 。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中低溫機的接水盤,可以有效解決在換熱過程中積水盤積水積垢的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中低溫機的接水盤,包括接水盤本體,所述接水盤本體一側向上傾斜設有利于空氣流通的凝汽盤,所述凝汽盤上開設有若干回風孔,所述凝汽盤底部圓滑連接有集水盤,所述集水盤一側連接有集流槽,所述集流槽一端向下傾斜延伸并與凝汽盤一側連接,所述集流槽底端設有排水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接水盤本體呈方形。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接水盤本體側邊均設有防漏板,所述防漏板傾斜于接水盤本體。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防漏板位于接水盤本體前端上開設有溢出口,所述溢出口設有向外延伸的沿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回風孔包括大回風孔和小回風孔,所述大回風孔位于凝汽盤的下部,所述小回風孔位于凝汽盤的下部。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排水孔設有向下延伸的導流邊。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集水盤沿集流槽一側逐漸傾斜。
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改進,所述集流槽的傾斜角度為3°~6°。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有:
本發明中的一種中低溫機的接水盤,傾斜的設置了凝汽盤,凝汽盤底部連接集水盤,集水盤傾斜連接在集流槽上,在集流槽傾斜的導向作用下,冷凝水的快速流動,經過排水孔排除接水盤,不會造成積水,杜絕吹水積垢的現象;另外,由于冷凝水的迅速排出,可以提高中低溫機的換熱器的換熱能力,提升換熱的效率。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其中: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和圖2,本發明的一種中低溫機的接水盤,包括接水盤本體,所述接水盤本體1呈方形。接水盤本體1采用一體沖壓制成,減少了加工的難度。所述接水盤本體1一側向上傾斜設有利于空氣流通的凝汽盤2,所述凝汽盤2上開設有若干回風孔21,所述回風孔21包括大回風孔211和小回風孔212,所述大回風孔211位于凝汽盤2的下部,所述小回風孔212位于凝汽盤2的下部,采用不同孔徑的回風孔21,可以是空氣回流通過凝汽盤時有不同的速度,增大散熱器上的空氣交換效率律,提高換熱效果。當空氣從回風孔流入中低溫機時,空氣在換熱器上進行冷卻,空氣中的水分會積累在凝汽盤上。所述凝汽盤2底部圓滑連接有集水盤3,凝汽盤2上的水珠在重力作用下會流向集水盤3,所述集水盤3一側連接有集流槽4,所述集水盤3沿集流槽4一側逐漸傾斜,有利于集水盤3的冷凝水排出,所述集流槽4一端向下傾斜延伸并與凝汽盤2一側連接,所述集流槽4的傾斜角度為3°~6°,在不增大傾斜角度即接水盤空間的情況下,該傾斜角度能快速排出冷凝水。所述集流槽4底端設有排水孔5,所述排水孔5設有向下延伸的導流邊,便于安裝接水管,同時保證冷凝水直接流入接水管內,不會出現滲漏現象。
所述接水盤本體1側邊均設有防漏板6,所述防漏板6傾斜于接水盤本體1,便于收集冷凝水汽;所述防漏板6位于接水盤本體1前端上開設有溢出口61,所述溢出口61設有向外延伸的沿邊,溢出口61連接外部排水管,溢出口61的設置有利于在排水孔5堵塞之后,集水盤內的冷凝水還可以向外排出,不至于積水或積垢。整個盤體扣裝在散熱器下方,用螺絲固定,拆裝方便。
以上所述,只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方式而已,但本發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達到本發明的技術效果,都應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