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紅球菌wb-1及其培養方法和用于降解多氯聯苯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污染物生物修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株命名為WB-I的紅球菌屬(.Rhodococcus sp. WB-I)的菌株,該菌株已于2011年11月29日被保藏在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登記入冊編號為=CGMCC No. 5500,地址為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該菌株為一株高效降解多氯聯苯的細菌,還涉及該菌株的分離、培養方法,還涉及該菌株在降解多氯聯苯類污染物中的應用方法。
背景技術:
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biphenyls ,簡稱PCBs)是重要的有機氯化合物,是人工合成的具有重大生態影響和長期環境危害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PersistentOrganic Pollutants ,簡稱POPs),是《斯德哥爾摩公約》中在世界各地禁止或限制使用的12種持久性有機污染物之一。PCBs的工業品被廣泛地應用于各種生產領域,如變壓器、電容器設備的絕緣油,液壓系統的傳壓介質,導熱系統的熱載體以及潤滑油、涂料、粘合劑、印刷油墨、樹脂、橡膠、石蠟的添加劑等。PCBs可以通過工業廢物排放、密封存放點滲漏、垃圾堆放場浙濾液滲漏、含PCBs的城市垃圾焚燒和工業焚燒及大氣的干濕沉降等途徑,進入土壤沉積物環境,約占環境PCBs總量的97 %。進入環境中的PCBs同系物和異構體的組成會發生緩慢的生物轉化(生物降解、吸收、代謝、排泄)、非生物轉化(氧化、光解)和遷移(揮發、擴散、吸收、吸附、解吸等)。持久存在于土壤、沉積物環境中的PCBs,被植物和水生生物吸收,通過食物鏈傳遞和富集(富集系數甚至高達數百萬倍)。有報道稱人乳和藍鯨組織中檢出高濃度的PCB132和PCB149,并存在顯著的手性選擇性。毒性毒理研究表明進入人體或動物體的高濃度的多氯聯苯,是典型的環境激素,有強致毒、致癌性能,能引起肝損傷和白細胞增加癥,還可通過母體傳遞給子體,使子體畸形。對生態環境(特別是人類健康)危害極大。據WHO統計,全世界共生產了 2 XlO6 t工業PCBs。我國1965 1974 年間共生產 10000 t 工業 PCBs,其中 PCB3 9000 t、PCB5IOOO t。PCB3 用于生產YL , YIff, CL , RLS, RLSI系列電力電容器;PCB5主要用作油漆添加劑。我國70年代還進口了部分含有多氯聯苯的電力電容器,動力變壓器等,這些電器部分已經退役,少量還在運行,一旦發生泄漏后果極為嚴重。生物修復技術具有很多優點,比如成本低,效率高,不產生二次污染,尤其適合土壤中POPs的原位修復。有關PCBs的生物降解在實驗室進行得較多,它也是近幾年的研究熱點(孫紅斌,2006 ;孫艷,2004)。在實驗室條件,Cl原子數< 5的PCBs已經證明可以被幾種微生物氧化成無機物,高Cl取代(ClM)的PCBs在有氧條件下則一般被認為是持久性的。Cl取代數越多,氯苯類化合物越難被好氧降解。但也有例外,Y42 ,Pseudomonad sp. LB400 和eutrophus H850, Alcaligenes sp. JBl 經證明都可以將4-6 Cl取代物降解。(鄭海龍,2004) 微生物對PCBs的降解通常有2條途徑一是以PCBs為唯一碳源和能源,對其進行降解,乃至礦化;另一途徑是從其他有機物中獲得碳源和能源,進而對PCBs進行降解,也是通常所說的共代謝(Bor jia, 2005)。但到目前為止,\Hi%Achromobacter xylosoxidiansA8能利用2-CB(2-氯聯苯)和2,5-DCB(2,5-二氯聯苯)作為唯一碳源和能源(Jencova,2004),其他微生物還沒有被發現能利用PCBs作為唯一生長基質進行生長。盡管目前對PCBs的生物降解研究有許多進展,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1、對高氯取代(Cl >4)的PCBs降解微生物研究較少;2、對PCBs的微生物協同代謝研究很少;3、缺乏對于高氯取代(Cl >4)的PCBs的降解酶和降解基因的研究;4、我國對PCBs的生物降解研究滯后,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降解菌和降解基因的資源;5、雖然從許多降解PCBs的細菌中已經找到PCBs的降解基因片斷,但目前構建超強降解菌并用于PCBs修復還未見報道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目前微生物降解技術中所存在的缺少生長快、培養簡單、能高效降解多氯聯苯菌種的現狀,提供一種生長速度快、培養方法簡單、能高效、穩定降解多氯聯苯的紅球菌WB-I。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紅球菌WB-I的培養方法。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利用紅球菌WB-I用于降解含多氯聯苯污水或土壤污染中多氯聯苯的方法。本發明的紅球菌sp.) WB-1, CGMCC No. 5500,具有下列性質
該菌株的主要形態特征為在葡萄糖銨鹽培養基中呈短桿狀;在LB培養基中呈桿狀;
成單、成雙、成鏈;大小(0. 6 ii m -I. 2 u m) X (I. 5 u m -6. 0 y m);菌落特征圓形,在LB上呈橙色,略干,隆起,老的培養物邊緣不規則,最適生長溫度為28-30°C,最適生長pH為7. 0-7. 2,在無機鹽培養基中可以聯苯(500-1000mg/L)為唯一碳源生長,能在24h內降解90%以上的lmg/L的2,3-二氯聯苯、2,4-二氯聯苯、3,4-二氯聯苯和2,4,4-三氯聯苯,還可以在72h內降解90%以上的10mg/L的2,4,4-三氯聯苯和50%以上的lmg/L的2,2’,3,3’ -四氯聯苯。本發明的紅球菌WB-I通過下述順序的步驟培養、分離、篩選而得到
1)取受多氯聯苯污染10-20年的土壤樣品2g,加入IOOml富集培養基中,該培養基的配方為NaCl 0. 5-1. 5g/L, NH4NO3 0. 5-1. 5g/L, K2HPO4 I. 0-2. 0g/L, KH2PO4 0. 3-0. 8g/L,MgSO4.7H20 0. 1-0. 3g/L,酵母提取物 0. 05-0. 2g/L,調 pH7. 0-7. 2 后,按 500_1000mg/L 添加聯苯,于28-37°C,120-180rpm搖床培養;
2)上述培養液每1-2周轉接移種一次,以5-10%的接種量接入新鮮的所述富集培養基中,如此經過多次轉接移種,馴化3-6個月;將最終的培養菌液用平板稀釋法進行細菌分離,從中獲得生長快、菌落規則的單菌落7個;
3)檢測各菌株降解多氯聯苯的性能,方法為將單菌分別接入LB培養基中培養18-24h后,離心收集菌體,pH7. 0-7. 2的無菌磷酸緩沖液清洗菌體沉淀,再重復離心、清洗一次,最后用pH7. 0-7. 2的無菌磷酸緩沖液懸浮菌體,將菌液OD6tltol調節為I. 0-2. 0,4_8°C保存備用。4)以5-10%的接種量將菌懸液加入含l-10mg/L2,4,4-三氯聯苯的PH7.0-7.2的無菌磷酸緩沖溶液中,3-5d后檢測多氯聯苯含量,篩選得到降解率最高的菌株(編號為F-1),經生理生化鑒定,確定該菌株屬紅球菌屬心sp.),命名為WB-1。保存于LB斜面或甘油凍存管中,使用時在含聯苯的培養基上進行活化。本發明的紅球菌WB-I用于降解多氯聯苯的方法,包括下述順序的步驟 a.各種培養基的配制
LB 培養基2. 5-7. 5g/LNaCl,2. 5-7. 5g/L 酵母膏,5_15g/L 蛋白胨,調 pH 至 6. 0-8. 0 ;無機鹽培養基NaCl 0. 5-1. 5g/L, NH4NO3 0. 5-1. 5g/L, K2HPO4 I. 0-2. Og/L, KH2PO40. 3-0. 8g/L, MgSO4*7H20 0. 1-0. 3g/L,酵母提取物 0. 05-0. 2g/L,調 pH7. 0-7. 2 ;
發酵培養基葡萄糖 5-15g/ L,酵母膏 l-2g/ L,(MM)2SO4L 0-2. Og /L, NaClO. 5_lg/L,調 pH 至 6. 0-8.0。b.將紅球菌WB-I菌種從LB斜面或甘油凍存管中劃線至固體LB平板中,30_35°C活化培養18-24h。c.將活化后的單菌落接種于LB液體培養基中,30-35°C,120-180rpm搖床培養至對數生長期,將上述培養液離心,用PH7. 0-7. 2的磷酸緩沖液清洗后,以5-10%接種量加入含500mg/L聯苯的基礎培養基中,30-35°C,120-180rpm搖床培養,培養3_5d待培養液中聯苯顆粒消失后,用顯微鏡檢測培養液中細菌的數量和純度。d.在 4-8 °C,8, 000-10, 000r/min 離心 10_15min 收集培養液中的菌體,用PH7. 0-7. 2的無菌磷酸緩沖液清洗菌體沉淀,再重復離心、清洗一次,最后用pH7. 0-7. 2的無菌磷酸緩沖液懸浮菌體,將菌液OD6tltol調節為I. 0-2. 0,4-8°C保存備用。e.以5-10%的接種量將菌懸液加入含l-10mg/L多氯聯苯的溶液或污水中,30-35°C,120-180rpm搖床培養,培養3-5d后用GC檢測溶液中多氯聯苯的含量,以不加菌的含多氯聯苯的溶液和污水為對照,多氯聯苯降解率為80-90%。f.將菌懸液加入含多氯聯苯的污染土壤中,30_35°C,保持土壤濕度60-80%,處理15-30d后提取檢測土壤中的多氯聯苯,以沒有加菌的土壤作為對照,多氯聯苯的降解率達50-80%o本發明中分離得到的紅球菌WB-I菌株降解性能穩定,不僅可在溶液中降解多氯聯苯,還可以降解土壤中的多氯聯苯殘留,降解效率高達80-90%,培養方法簡單,生長速度快,在LB培養基和發酵培養基中只需要生長18-24h就可以收獲,該菌有望應用于多氯聯苯污染土壤的修復,在環境污染治理和保護人們身體健康方面發揮作用。
圖I為紅球菌WB-I對2,4,4’ -三氯聯苯(PCB28)的降解曲線 降解條件紅球菌WB-I接種量為10%,溫度30°C,pH7. 0,搖床轉速為180rpm。圖2為紅球菌WB-I降解2,4,4’ -三氯聯苯(PCB28)的氣相色譜 A為不加紅球菌WB-I的對照,B為加紅球菌WB-I的處理,PCB28濃度為10mg/L,
分析設備安捷倫7890氣相色譜儀,電子捕獲檢測器(ECD),色譜柱毛細管色譜柱,型號HP-5,內徑0. 32mm,涂層厚度0. 25 u m,長度30m,
分析條件分析時間28分鐘,標準品定性,PCB138作為內標物,進樣I U L,不分流進樣。程序升溫,初始溫度120°C,以15°C /min的速度升溫至180°C,再以10°C /min的速度升溫至260°C,再以5°C /min的速度升到280°C,保持IOmin,后運行2min,進樣口和檢測器的溫度分別是260°C和300°C。
圖3為紅球菌WB-I對11種多氯聯苯降解的氣相色譜 圖中編號 1-11 對應的多氯聯苯分別是 PCB5、PCB7、PCB12、PCB28、PCB36、PCB52、PCB47、PCB40、PCB77、PCB153, PCB138,其中 PCB138 濃度為 0. 5mg/L,其余濃度分別為 lmg/L,檢測條件和方法同圖2。保藏信息
生物材料分類命名紅球菌(/SotZococctts sp. ) WB-I ;
保藏單位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
保藏編號CGMCC No. 5500 ;
保藏日期2011年11月29日;
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圖I至3與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實施例I
將受多氯聯苯污染的土壤樣品2g,加入IOOml富集培養基中,該富集培養基的配方為NaCl 0. 5g/L, NH4NO3 0. 5g/L, K2HPO4 I. Og/L,KH2PO4 0. 3g/L,MgS04.7H20 0.1g/L,酵母提取物0. 05g/L,調pH7. 2后,按500mg/L添加聯苯,于28°C,120rpm搖床培養;
上述培養液每I周轉接移種一次,以5%的接種量接入新鮮的所述富集培養基中,如此經過多次轉接移種,馴化3個月;將最終的培養菌液用平板稀釋法進行細菌分離,從中獲得生長快、菌落規則的單菌落7個;
將以上7株細菌分別接入LB培養基中培養18-24h后,離心收集菌體,pH7. 2的無菌磷酸緩沖液清洗菌體沉淀,再重復離心、清洗一次,最后用PH7. 2的無菌磷酸緩沖液懸浮菌體,將菌液OD6tltlnm調節為1.0。以5%的接種量將上述菌懸液加入含lmg/L的2,4,4’ -三氯聯苯的pH7. 2的無菌磷酸緩沖溶液中,在30°C,ISOrpm的搖床中降解3d后檢測多氯聯苯含量,篩選得到I株降解率最高的細菌(編號為F-I )。實施例2
紅球菌WB-I的鑒定和生長特性
經生理生化和16SrRNA基因序列比對,F-I菌株屬紅球菌屬sp.),命名為WB-1。該菌已于2011年11月29日保存于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編號為CGMCC No. 5500。對紅球菌WB-I的生長特性進行了研究,包括碳源、氮源利用試驗,溫度試驗,pH試驗等。按2%的接種量將紅球菌WB-I菌懸液接入不同碳源和氮源無機鹽培養基中,30°C,180rpm,振蕩培養,培養24小時后取樣,測定OD6tltol值。按2%的接種量將紅球菌WB-I菌懸液接入葡萄糖銨鹽培養基,分別于18°C、25°C、30°C、37°C、42°C,180rpm,振蕩培養,24小時后取樣,測定OD6tltlnm值。將葡萄糖銨鹽培養基初始pH分別調至5. 0、6. 0、7. 0、8. 0、9. 0,按2%的接種量接種,30°C,160rpm,振蕩培養。25小時后取樣,測定OD600nm 值。結果顯示,紅球菌WB-I可利用木糖、蔗糖、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等多種碳源,不能利用乳糖,在葡萄糖中生長的最好,果糖次之。紅球菌WB-I可利用多種氮源,在有機氮中生長明顯好于無機氮,最適有機氮源為酵母膏,無機氮源為硫酸銨。紅球菌WB-I在30°C生長良好,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它的生長。紅球菌WB-I在偏堿條件下生長良好,pH8. O為其生長的最適pH,pH值低于7. O時生長明顯受到抑制。實施例3 紅球菌WB-I對水溶液中多氯聯苯的降解
將活化后的紅球菌WB-I單菌落接種于LB液體培養基中,加入100mg/L聯苯,30°C,180rpm搖床培養24h。將上述培養液離心,用pH7. 0-7. 2的磷酸緩沖液清洗、離心2次,再用磷酸緩沖液將菌體OD6tltlnm調至I. 0-2. 0,以5-10%的接種量將菌懸液加入含lmg/L多氯聯苯的溶液或污水中,30°C,180rpm搖床培養,培養3-5d后用GC檢測溶液中多氯聯苯的含量,以不加菌的含多氯聯苯的溶液和污水為對照。如圖I至3所示,紅球菌WB-I能在24h內降解95%以上的lmg/L的2,3- 二氯聯苯、2,4- 二氯聯苯、3,4- 二氯聯苯和2,4,4-三氯聯苯,還可以在72h內降解50%以上的lmg/L的2,2’,3,3’ -四氯聯苯。實施例4
紅球菌WB-I對水溶液中多氯聯苯的降解
將活化后的紅球菌WB-I單菌落接種于LB液體培養基中,加入100mg/L聯苯,30°C,180rpm搖床培養24h。將上述培養液離心,用pH7. 0-7. 2的磷酸緩沖液清洗、離心2次,再用磷酸緩沖液將菌體OD6tltlnm調至I. 0-2. 0,以5-10%的接種量將菌懸液加入含5mg/L多氯聯苯的溶液或污水中,30°C,180rpm搖床培養,培養3-5d后用GC檢測溶液中多氯聯苯的含量,以不加菌的含多氯聯苯的溶液和污水為對照。如圖I至3所示,紅球菌WB-I能在24h內降解90%以上的5mg/L的2,3- 二氯聯苯、2,4- 二氯聯苯和3,4- 二氯聯苯,還可以在72h內降解90%以上的5mg/L的2,4,4-三氯聯苯。實施例5
紅球菌WB-I對水溶液中多氯聯苯的降解
將活化后的紅球菌WB-I單菌落接種于LB液體培養基中,加入100mg/L聯苯,30°C,180rpm搖床培養24h。將上述培養液離心,用pH7. 0-7. 2的磷酸緩沖液清洗、離心2次,再用磷酸緩沖液將菌體OD6tltlnm調至I. 0-2. 0,以5-10%的接種量將菌懸液加入含10mg/L多氯聯苯的溶液或污水中,30°C,180rpm搖床培養,培養3_5d后用GC檢測溶液中多氯聯苯的含量,以不加菌的含多氯聯苯的溶液和污水為對照。如圖I至3所示,紅球菌WB-I能在72h內降解80%以上的10mg/L的2,4,4-三氯聯苯。實施例6
紅球菌WB-I對土壤中多氯聯苯的降解
土壤取自浙江省農科院實驗田,土壤類型為黃棕壤,有機質含量14. 5g/kg,含氮
I.2g/kg, pH值7. 2, 土壤含水量60-70%。選擇土壤中無多氯聯苯殘留的表層土,每個樣品Ikg 土壤,向土壤中人為添加2,4,4’ -三氯聯苯使土壤中含量為5mg/kg,紅球菌WB-I菌液的使用量為108/g干土。施菌后,分別于第3,7,14,21d測定土壤中多氯聯苯的含量。結果顯示,在接種紅球菌WB-I的未被多氯聯苯污染的土壤中,與對照土壤相比,在第3、7、14、21d后,接種紅球菌WB-I的土壤中多氯聯苯分別降解了 23. 43%,45. 81%,71. 26%,89. 78%。顯然,紅球菌WB-I可以有效地降解土壤中的多氯聯苯,為多氯聯苯污染土壤的修復提供了可能。
總之,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范圍所作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專 利的涵蓋范圍。
權利要求
1.紅球菌OWoi/ococciAs sp. ) WB-I,CGMCC No. 5500。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紅球菌WB-1,其特征在于主要形態特征為在葡萄糖銨鹽培養基中呈短桿狀;在LB培養基中呈桿狀;成單、成雙、成鏈;大小(O. 6 μ m -I. 2 μ m) X(I. 5 μ m -6. O μ m);菌落特征圓形,在LB上呈橙色,略干,隆起,老的培養物邊緣不規則,最適生長溫度為28-30°C,最適生長pH為7. 0-7. 2,在無機鹽培養基中以500_1000mg/L的聯苯為唯一碳源生長,能在24h內降解90%以上的lmg/L的2,3- ニ氯聯苯、2,4- ニ氯聯苯、3,4- ニ氯聯苯和2,4,4-三氯聯苯,還可以在72h內降解90%以上的10mg/L的2,4,4-三氯聯苯和50%以上的lmg/L的2,2’,3,3’ -四氯聯苯。
3.紅球菌WB-I的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述順序的步驟 1)取受多氯聯苯污染的土壤樣品2g,加入IOOml富集培養基中,該富集培養基的配方為=NaCl 0. 5-1. 5g/L, NH4NO3 0. 5-1. 5g/L, K2HPO4 I. 0-2. 0g/L, KH2PO4 0. 3-0. 8g/L,MgSO4.7H20 0. 1-0. 3g/L,酵母提取物 0. 05-0. 2g/L,調 ρΗ7· 0-7. 2 后,按 500_1000mg/L 添加聯苯,于28-37°C,120-180rpm搖床培養,得到培養液; 2)上述培養液每1-2周轉接移種一次,以5-10%的接種量接入所述的富集培養基中,馴化3-6個月;將最終的培養菌液用平板稀釋法進行細菌分離,從中獲得生長快、菌落規則的單菌落7個; 3)檢測各菌株降解多氯聯苯的性能,方法為將單菌接入LB培養基中培養18-24h后,離心收集菌體,PH7. 0-7. 2的無菌磷酸緩沖液清洗菌體沉淀,再重復離心、清洗一次,最后用PH7. 0-7. 2的無菌磷酸緩沖液懸浮菌體,將菌液OD6tltlnm調節為I. 0-2. 0,4_8°C保存備用; 4)以5-10%的接種量將菌懸液加入含l-10mg/L2,4,4-三氯聯苯的ρΗ7·0-7. 2的無菌磷酸緩沖溶液中,3-5d后檢測多氯聯苯含量,篩選得到降解率最高的菌株(編號為F-1),經生理生化鑒定,確定該菌株屬紅球菌屬sp.),命名為WB-I,保存于LB斜面或甘油凍存管中,使用時在含聯苯的培養基上進行活化。
4.權利要求I所述的紅球菌WB-I用于降解多氯聯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下述順序的步驟 a.各種培養基的配制LB 培養基2. 5-7. 5g/LNaCl,2. 5-7. 5g/L 酵母膏,5_15g/L 蛋白胨,調 pH 至 6. 0-8. O ;無機鹽培養基NaCl 0. 5-1. 5g/L, NH4NO3 0. 5-1. 5g/L, K2HPO4 I. 0-2. 0g/L, KH2PO4·0.3-0. 8g/L, MgSO4·7Η20 0. 1-0. 3g/L,酵母提取物 0. 05-0. 2g/L,調 ρΗ7· 0-7. 2 ; 發酵培養基葡萄糖 5-15g/ L,酵母膏 l-2g/ L,(NH4)2SO4L 0-2. Og /L, NaCl O. 5_lg/L,調 pH 至 6. 0-8.0 ; b.將紅球菌WB-I菌種從LB斜面或甘油凍存管中劃線至固體LB平板中,30_35°C活化培養 18-24h ; c.將活化后的單菌落接種于LB液體培養基中,30-35°C,120-180rpm搖床培養至對數生長期,將上述培養液離心,用PH7. 0-7. 2的磷酸緩沖液清洗后,以5-10%接種量加入含500mg/L聯苯的基礎培養基中,30-350C,120-180rpm搖床培養,培養3_5d待培養液中聯苯顆粒消失后,用顯微鏡檢測培養液中細菌的數量和純度; d.在4-8。。,8,000-10,000r/min 離心 10_15min 收集培養液中的菌體,用 pH7. 0-7. 2 的無菌磷酸緩沖液清洗菌體沉淀,再重復離心、清洗一次,最后用PH7. 0-7. 2的無菌磷酸緩沖液懸浮菌體,將菌液OD6tltol調節為I. 0-2. 0,4-8°C保存備用; e.以5-10%的接種量將菌懸液加入含l-10mg/L多氯聯苯的溶液或污水中,30_35°C,120-180rpm搖床培養,培養3-5d后用GC檢測溶液中多氯聯苯的含量,以不加菌的含多氯聯苯的溶液和污水為對照,得到多氯聯苯降解率; f.將菌懸液加入含多氯聯苯的污染土壤中,30-35V,保持土壤濕度60-80%,處理15-30d后提取檢測土壤中的多氯聯苯,以沒有加菌的土壤作為對照,得到多氯聯苯的降解率。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污染物生物修復技術領域,具體涉及紅球菌(Rhodococcussp.)WB-1及其分離、培養的方法和應用于降解多氯聯苯的方法。該菌株為革蘭氏陽性菌,經鑒定為紅球菌屬(Rhodococcussp.),CGMCC保存號為5500。該菌株能以聯苯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長,能在24h內降解90%以上的1mg/L的2,3-二氯聯苯、2,4-二氯聯苯、3,4-二氯聯苯和2,4,4-三氯聯苯,還可以在72h內降解90%以上的10mg/L的2,4,4-三氯聯苯和50%以上的1mg/L的2,2’,3,3’-四氯聯苯。該菌株的應用范圍包括含多氯聯苯的污水處理和多氯聯苯污染土壤的修復。
文檔編號C02F101/36GK102618457SQ20121005455
公開日2012年8月1日 申請日期2012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3月5日
發明者喻曼, 奚輝, 安文浩, 景金富, 肖華, 許育新, 陳喜靖 申請人:浙江省農業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