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涂裝車間循環水處理用多功能高效加藥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涂裝車間循環水處理用多功能高效加藥裝置一、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加藥裝置,特別是涉及一種涂裝車間循環水處理用加藥裝置,利用涂裝車間工藝循環水作為加藥裝置的動力源,實現加藥系統與涂裝系統的聯動啟動及運行。二、背景技術:傳統的涂裝車間一般設置有水幕簾式過噴漆霧收集系統,為保證水幕簾循環水系統的高效運行,通過投加漆霧凝聚劑來去除循環水中收集的過噴漆霧,穩定循環水水質,延長循環水使用周期。但由于常規小型一體式噴房或大型涂裝車間常規配套的循環水水池,一般未考慮漆霧凝聚劑投加后必要的工況條件:
①漆霧凝聚劑投加點的選擇加藥后藥劑與待處理的循環水混合反應之間的條件
沉淀或上浮形式的渣水分離條件。以上條件若不能滿足,直接導致漆霧凝聚劑現場使用時無法充分發揮藥劑效果,藥劑耗用量大等問題。三、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無需外加電力驅動的涂裝車間循環水處理用加藥裝置,利用涂裝車間工藝循環水作為加藥裝置的動力源,實現加藥系統與涂裝系統的聯動啟動及運行。本實用新型為解決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涂裝車間循環水處理用多功能高效加藥裝置,包括加藥單元、循環水處理單元和藥物噴霧凝聚單元,所述 加藥單元包括第一藥劑桶、第二藥劑桶、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和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在第一藥劑桶和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之間設置有第一加藥管閥門和第一流量計,在第二藥劑桶和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之間設置有第二加藥管閥門和第二流量計;所述循環水處理單元包括循環泵、循環水主管路、第一支管閥門和第二支管閥門,所述循環水主管路通過管道和管道上所設置的第一支管閥門與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和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相連通;所述藥物噴霧凝聚單元包括水幕簾區C-C、渣水分離區D-D和循環水槽回水區E-E,所述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通過第一藥劑多點加藥管道與水幕簾區C-C相連通,所述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通過第二藥劑加藥管道與循環水槽回水區E-E相連通;所述渣水分離區D-D內設置有縱布水管道和橫布水管道,所述循環水主管路通過管道和管道上所設置的第二支管閥門與橫布水管道和縱布水管道相連通。所述第一藥劑多點加藥管道與水幕簾區C-C之間形成第一藥劑反應區;所述第二藥劑加藥管道與循環水槽回水區E-E之間形成第二藥劑反應區。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有益效果如下: 1、本實用新型通過在循環水主管路上加裝分流第一支管閥門和第二支管閥門,分流取用部分循環水:通過在第一支管閥門后配套設置文丘里管式加藥器,利用文丘里管原理實現從藥劑桶內自動抽吸漆霧凝聚藥劑,并配套設置加藥管閥門和流量計,實現兩種藥劑量的計量和調節;通過在文丘里管式加藥器添加漆霧凝聚藥劑,實現藥劑投加點的合理選擇及多點分布、藥劑的計量投加及加藥后的物理混合攪拌反應及渣水分離等功能;通過在第二支管閥門后配套渣水分離區布水管道,利用水力攪拌的功能,實現藥劑的充分反應和漆渣的增效上浮,便于除渣,漆渣上浮率大于80%。2、本實用新型利用涂裝車間工藝循環水作為加藥裝置的動力源,實現加藥系統無機械運轉件、無多加能耗,實現加藥系統與涂裝系統的聯動啟動及運行,并通過多點加藥管路,實現漆霧凝聚劑經濟投加,其需用水量約為原涂裝車間工藝循環水設計用水量的
0.5 1.5%,同常規人工或機械投加藥劑相比,其藥劑量的使用約節省5 10%。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五具體實施方式
: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參見圖1,一種涂裝車間循環水處理用多功能高效加藥裝置,包括加藥單元、循環水處理單元和藥物噴霧凝聚單元,所述加藥單元包括第一藥劑桶61、第二藥劑桶62、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1和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2,在第一藥劑桶61和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1之間設置有第一加藥管閥門71和第一流量計81,在第二藥劑桶62和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2之間設置有第二加藥管閥門72和第二流量計82 ;所述循環水處理單元包括循環泵1、循環水主管路2、第一支管閥門3和第二支管閥門4,所述循環水主管路2通過管道和管道上所設置的第一支管閥門3與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1和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2相連通;所述藥物噴霧凝聚單元包括水幕簾區C-C、渣水分離區D-D和循環水槽回水區E-E,所述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1通過第一藥劑多點加藥管道10與水幕簾區C-C相連通,所述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2通過第二藥劑加藥管道11與循環水槽回水區E-E相連通;所述渣水分離區D-D內設置有縱布水管道52和橫布水管道51,所述循環水主管路2通過管道和管道上所設置的第二支管閥門4與橫布水管道51和縱布水管道52相連通。其中:第一藥劑多點加藥管道10與水幕簾區C-C之間形成第一藥劑反應區13,第二藥劑加藥管道11與循環水槽回水區E-E之間形成第二藥劑反應區12。本實用新型利用涂裝車間工藝循環水作為加藥裝置的動力源,實現加藥系統無機械運轉件、無多加能耗,實現加藥系統與涂裝系統的聯動啟動及運行。通過在循環水主管路2上加裝分流第一支管閥門3和第二支管閥門4,分流取用部分循環水:通過在第一支管閥門3后配套設置文丘里管式加藥器,利用文丘里管原理實現從藥劑桶內自動抽吸漆霧凝聚藥劑,并配套設置加藥管閥門和流量計,實現兩種藥劑量的計量和調節;通過在文丘里管式加藥器添加漆霧凝聚藥劑,實現藥劑投加點的合理選擇及多點分布、藥劑的計量投加及加藥后的物理混合攪拌反應及渣水分離等功能;通過在第二支管閥門4后配套渣水分離區布水管道,利用水力攪拌的功能,實現藥劑的充分反應和漆渣的增效上浮,便于除渣,漆渣上浮率大于80%,并通過多點加藥管路,實現漆霧凝聚劑經濟投加,其需用水量約為原涂裝車間工藝循環水設計 用水量的0.5 1.5%,同常規人工或機械投加藥劑相比,其藥劑量的使用約節省5 10%。
權利要求1.一種涂裝車間循環水處理用多功能高效加藥裝置,包括加藥單元、循環水處理單元和藥物噴霧凝聚單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藥單元包括第一藥劑桶(61)、第二藥劑桶(62)、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1)和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2),在第一藥劑桶(61)和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1)之間設置有第一加藥管閥門(71)和第一流量計(81),在第二藥劑桶(62)和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2)之間設置有第二加藥管閥門(72)和第二流量計(82);所述循環水處理單元包括循環泵(I)、循環水主管路(2)、第一支管閥門(3)和第二支管閥門(4 ),所述循環水主管路(2 )通過管道和管道上所設置的第一支管閥門(3 )與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1)和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2)相連通;所述藥物噴霧凝聚單元包括水幕簾區C-C、渣水分離區D-D和循環水槽回水區E-E,所述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1)通過第一藥劑多點加藥管道(10)與水幕簾區C-C相連通,所述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92)通過第二藥劑加藥管道(11)與循環水槽回水區E-E相連通;所述渣水分離區D-D內設置有縱布水管道(52 )和橫布水管道(51),所述循環水主管路(2 )通過管道和管道上所設置的第二支管閥門(4)與橫布水管道(51)和縱布水管道(52)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涂裝車間循環水處理用多功能高效加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藥劑多點加藥管道(10)與水幕簾區C-C之間形成第一藥劑反應區(13);所述第二藥劑加藥管道 (11)與循環水槽回水區E-E之間形成第二藥劑反應區(1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涂裝車間循環水處理用多功能高效加藥裝置,其加藥單元包括第一藥劑桶、第二藥劑桶、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和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在第一藥劑桶和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之間設置有第一加藥管閥門和第一流量計,在第二藥劑桶和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之間設置有第二加藥管閥門和第二流量計;其循環水處理單元包括循環泵、循環水主管路、第一支管閥門和第二支管閥門,所述循環水主管路通過管道和管道上所設置的第一支管閥門與第一文丘里管式加藥器和第二文丘里管式加藥器相連通;其藥物噴霧凝聚單元包括水幕簾區C-C、渣水分離區D-D和循環水槽回水區E-E。本實用新型利用涂裝車間工藝循環水作為加藥裝置的動力源,實現加藥系統無機械運轉件、無多加能耗,實現加藥系統與涂裝系統的聯動啟動及運行。
文檔編號C02F1/52GK203079733SQ201320071150
公開日2013年7月24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7日
發明者謝健, 任金亮, 余雪, 王哲 申請人:鄭州愛沃特環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