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膜生物反應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膜生物反應器,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上設置外殼(1),其特征是:所述外殼(1)內設置有設備間(7)和膜生物反應區(8),所述設備間(7)內設置有曝氣風機(16)、自吸泵(15)和控制柜(20),所述膜生物反應區(8)內設置有產水系統、曝氣系統和溫控系統。本實用新型結合傳統的MBR膜生物反應器的形式,BMBR膜生物反應器在曝氣系統中設置了加強清洗吹掃功能,采用風量自動控制,形成上、中、下三層對膜組件的清洗吹掃,減少了局部吹掃不到的可能性,保證了膜組件的使用壽命。
【專利說明】一種膜生物反應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水處理【技術領域】,具體地講,涉及一種膜生物反應器。
【背景技術】
[0002]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簡稱MBR)是將中空纖維膜元件直接放入曝氣池中進行泥水分離,利用膜的選擇透過性實現曝氣池中的生物富集,使得生物處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時生物處理后的污水經膜分離后得到潔凈的回用水。MBR技術是污水處理及污水資源化的一項新的重要技術。
[0003]膜生物反應器是一種高效膜分離技術與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中空纖維膜的應用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有效的達到了泥水分離的目的。充分利用膜的高效截留作用,能夠有效地截留硝化菌,完全保留在生物反應器內,使硝化反應保證順利進行,有效去除氨氮,避免污泥的流失,并且可以截留一時難于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延長其在反應器的停留時間,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分解。應用MBR技術后,主要污染物的去除率可達:C0D ^ 93%,SS ^ 99%。產水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處理后的水質良好且穩定,可以直接回用,實現了污水資源化。
[0004]生物反應處理工藝從活性污泥法擴展到接觸氧化法、生物膜法、活性污泥與生物膜相結合的復合式工藝、兩相厭氧工藝;與傳統的生化水處理技術相比,MBR具有以下主要特點: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好;設備緊湊、占地面積小;易實現自動控制、運行管理簡單。MBR的應用范圍從生活污水擴展到高濃度有機廢水(食品廢水、啤酒廢水)與難降解工業廢水(石化污水、印染廢水等),但以生活污水的處理為主。但傳統的MBR膜生物反應器普遍存在膜清洗不均勻,膜絲容易短時間內堵塞、設備安裝受空間條件限制以及設備使用受溫度制約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膜生物反應器,保證了反應器的出水質量、運行穩定性及使用壽命,克服了空間條件對設備安裝的約束并擺脫了外界環境對系統運行的限制。
[0006]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發明目的:
[0007]—種膜生物反應器,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上設置外殼(1),其特征是:所述外殼(I)內設置有設備間(7)和膜生物反應區(8),所述設備間(7)內設置有曝氣風機(16)、自吸泵(15)和控制柜(20),所述膜生物反應區(8)內設置有產水系統、曝氣系統和溫控系統。
[0008]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產水系統包括膜組件(10)、膜架(11)、進水管(12)、放空管(13)、出水管(14)和自吸泵(15)。
[0009]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曝氣系統包括膜吹掃清洗曝氣管(17)和生化曝氣管(18)。[0010]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溫控系統包括控制面板(5)、加熱管(19)和傳感器。
[0011]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伸縮桿(3),所述伸縮桿
(3)連接液壓傳動系統(21)。
[0012]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設備間(7)上設置有控制面板(5)和防盜門(9)。
[0013]作為對本技術方案的進一步限定,所述膜生物反應區(8)上設置有入孔(4)和透視鏡(6 )。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I)本實用新型結合傳統的MBR膜生物反應器的形式,BMBR膜生物反應器在曝氣系統中設置了加強清洗吹掃功能,采用風量自動控制,形成上、中、下三層對膜組件的清洗吹掃,減少了局部吹掃不到的可能性,保證了膜組件的使用壽命。(2)改進傳統膜生物反應器外部結構,通過液壓傳動系統對設備高度進行調節,保證在空間及安裝條件受限制的情況下正常安裝,提高了設備安裝的靈活性。(3)在膜生物反應區中增設加熱管,在廢水溫度較低情況下對廢水進行自動加熱,使膜生物反應區中廢水保持在一定的溫度范圍內,使廢水中微生物保持最佳的生物活性,保證了出水水質。(4)該技術可作為把環境保護、中水回用與生態良性循環結合起來的綜合系統的核心技術,具有較好的環境與經濟效益。(5)該技術是非常經濟的技術,在廢水處理成本上比傳統生化處理要便宜得多,不必設立沉淀、過濾等固液分離設備或池體,大大降低了投資費用。(6)該技術出水水質優異、穩定,可以直接回用,實現了水資源的循環利用。(7)該技術設備負荷高,占地少,與傳統工藝相比占地小,約為1/3-1/5,可以有效節約土地;該技術生物污泥在運行中可以達到動態平衡,產生的剩余污泥量比傳統好氧法少得多。(8)該技術實現生物富集和共代謝作用。可以使污水中世代周期較長的微生物如硝化細菌等得到有效截留,從而有效降解水中的氨氮。而大量微生物聚集在一起的共代謝作用,可以使得一些難于生物降解的有機物得到降解。(9)該技術由于膜的截留作用,使得生物相中的生物濃度很高,可以達到10000mg/l以上,系統的抗沖擊負荷能力很強。(10)該技術由于生物處理后的泥水分離采用的是膜分離技術,因此不必擔心傳統生物處理技術出現的絲狀菌繁殖、污泥上浮、流失等問題,操作更加簡單方便。(10)該技術增設了加強曝氣系統,大大降低了膜污染堵塞程度,提高了膜組件壽命。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外殼內部結構示意圖。
[0017]圖中,1.殼體,2.底座,3.伸縮桿,4.入孔,5.控制面板,6.透視鏡,7.設備間,
8.膜生物反應區,9.防盜門,10.膜組件,11.膜架,12.進水管,13.放空管,14.出水管,15.自吸泵,16.曝氣風機,17.膜清洗吹掃曝氣管, 18.生化曝氣管,19.加熱管,20.控制柜,21.液壓傳動系統。
【具體實施方式】
[0018]下面結合附圖和優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更進一步的詳細描述。[0019]參見圖1和圖2,所述底座2上設置外殼I,所述外殼I內設置有設備間7和膜生物反應區8,所述設備間7內設置有曝氣風機16、自吸泵15和控制柜20,所述膜生物反應區8內設置有產水系統、曝氣系統和溫控系統。
[0020]所述產水系統包括膜組件10、膜架11、進水管12、放空管13、出水管14和自吸泵15。污水由進水管12進入膜生物反應器,達到設定液位,曝氣系統正常運行,接種污泥系統調試完成,自吸泵15由控制面板5通過液位及時間控制間歇運行,負壓抽吸產水,通過出水管14排放或回用,膜吹掃清洗曝氣管17對膜組件10進行連續吹掃,大大減少了污水中污染物質粘貼在膜表面而造成膜堵塞現象,提高了膜使用壽命。
[0021]所述曝氣系統包括膜吹掃清洗曝氣管17和生化曝氣管18。污水進入膜生物反應器,保證淹沒膜組件10,打開膜吹掃清洗曝氣管17及生化曝氣管18閥門,開啟曝氣風機16,然后根據壓力開關調整閥門開度至達到各點最佳曝氣風量。
[0022]所述溫控系統包括控制面板5、加熱管19和傳感器(圖中未示出),傳感器位于膜生物反應區8內,用于采集膜生物反應區8內的溫度信息傳送給控制面板5,控制面板5根據溫度信息控制加熱管19的工作狀態。
[0023]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伸縮桿3。通過液壓傳動系統21及控制面板5控制伸縮桿3的高度,從而根據現場安裝條件靈活調整設備的安裝高度,大大降低了安裝強度,避免了傳統的MBR膜生物反應器因安裝條件不合適進行現場整改或設備整改,造成費時費工且改造不美觀問題,縮短了安裝時間,提高了效率。
[0024]所述設備間7上設置有控制面板5和防盜門9。
[0025]所述膜生物反應區8上設置有入孔4和透視鏡6。
[002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流程為:生活污水或生產廢水首先進入膜生物反應區8,達到設定液位,曝氣系統進行連續運行,接種污泥后進行系統調試,膜清洗吹掃曝氣管17通過控制面板5設定好后通過壓力表和閥門控制風量,對膜組件10進行連續吹掃,大大減少了污水中污染物質粘貼在膜表面而造成膜堵塞現象,提高了膜使用壽命,控制面板5設定系統運行溫度范圍,根據原水溫度不同,通過傳感器傳回信號至控制面板5,控制加熱管19電源啟閉,保證系統生化所需最佳溫度范圍,自吸泵15由控制面板5通過液位及時間控制間歇運行,負壓抽吸產水,通過出水管14排放或回用。
[0027]當然,上述說明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本實用新型也不僅限于上述舉例,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范圍內所做出的變化、改型、添加或替換,也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膜生物反應器,包括底座(2),所述底座(2)上設置外殼(1),其特征是:所述外殼(I)內設置有設備間(7)和膜生物反應區(8),所述設備間(7)內設置有曝氣風機(16)、自吸泵(15)和控制柜(20),所述膜生物反應區(8)內設置有產水系統、曝氣系統和溫控系統。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應器,其特征是:所述產水系統包括膜組件(10)、膜架(11)、進水管(12)、放空管(13)、出水管(14)和自吸泵(1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應器,其特征是:所述曝氣系統包括膜吹掃清洗曝氣管(17)和生化曝氣管(18)。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膜生物反應器,其特征是:所述溫控系統包括控制面板(5)、加熱管(19)和傳感器。
5.根據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膜生物反應器,其特征是: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伸縮桿(3),所述伸縮桿(3)連接液壓傳動系統(21)。
6.根據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膜生物反應器,其特征是:所述設備間(7)上設置有控制面板(5)和防盜門(9)。
7.根據權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膜生物反應器,其特征是:所述膜生物反應區(8)上設置有入孔(4)和透視鏡(6)。
【文檔編號】C02F3/02GK203545775SQ201320679969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2013年10月31日
【發明者】王守強, 路洪濤, 段學華, 王吉輝 申請人:山東本源環境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