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于污水處理設備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重金屬濾吸裝置。
背景技術:
根據《2015-2020年中國污水處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前瞻》指出,中國13億人口中,有70%飲用地下水,660多個城市中有400多個城市以地下水為飲用水源。同時,該報告中指出,全國90%的城市地下水已受到污染。因此,將受到一定污染的、來自生活和生產的排出水進行凈化處理,受到各個領域的高度關注。
近幾年,污水處理行業的產業能力發生了質的變化,這個質的變化主要涉及兩個方面,一是污水處理廠的數目在快速增加,二是整體的處理能力在快速地增加。但是,目前的污水處理設備存在吸附效果差的問題,同時,易發生沉積物堵塞處理設備,工作效率低,增加維修成本。
技術實現要素:
針對現有技術的種種不足,為了解決上述問題,現提出一種重金屬濾吸裝置。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重金屬濾吸裝置,包括濾吸箱體,所述濾吸箱體的底部設有進水管,其頂部設有通過支水管與進水管連通的出水管,所述濾吸箱體上還設有雜質排出管,所述濾吸箱體內部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初級雜質過濾層、濾料層、次級雜質過濾層和重金屬吸附組合層,所述雜質排出管的一端設有雜質口,其另一端分別與初級雜質過濾層、次級雜質過濾層連通。
進一步,所述進水管上設置有進水閥,所述進水閥位于進水管靠近濾吸箱體的一端。
進一步,所述出水管上設置有出水閥,所述支水管上設有輔助閥,所述出水閥位于出水管遠離濾吸箱體的一端。
進一步,所述雜質排出管與初級雜質過濾層、次級雜質過濾層相接處均設有排出閥。
進一步,所述進水管與初級雜質過濾層連通,所述出水管與重金屬吸附組合層連通。
進一步,所述初級雜質過濾層、濾料層、次級雜質過濾層和重金屬吸附組合層均設為抽拉式結構,且相鄰兩層之間均設有第一格柵。
進一步,所述濾料層內部填充有石英砂,所述重金屬吸附組合層填充有活性炭。
進一步,所述重金屬吸附組合層包括依次排列的多個吸附單元,相鄰吸附單元之間設有第二格柵。
進一步,所述多個吸附單元內填充有一種或多種濾料。
進一步,所述初級雜質過濾層的高度高于次級雜質過濾層的高度。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發明在濾吸箱體的底部設進水管,在其頂部設出水管,污水由濾吸箱體的底部流入后,經各層進行過濾、吸附后,最后從濾吸箱體的頂部排出,能夠有效避免雜質堵塞濾吸箱體,同時,在自重效應下,雜質沉積在初級雜質過濾層和次級雜質過濾層中,利用雜質排出管進行自動反沖洗,對初級雜質過濾層和次級雜質過濾層進行清理,提高工作效率,自動化程度高,另外,濾吸箱體內的各層設為抽拉結構,便于更換濾料,靈活度高,截污容量大,可根據實際需要更換濾料,適用范圍廣,通過控制各閥開關狀態,實現污水凈化和對箱體反沖洗操作,提高濾吸箱體的自清潔能力,經濟效益高。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附圖中:1-濾吸箱體、2-初級雜質過濾層、3-濾料層、4-次級雜質過濾層、5-第一格柵、6-第二格柵、7-吸附單元、8-進水管、9-出水管、10-支水管、11-進水閥、12-出水閥、13-輔助閥、14-雜質排出管、15-排出閥、16-雜質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本發明的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基于本申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其它類同實施例,都應當屬于本申請保護的范圍。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一種重金屬濾吸裝置,包括濾吸箱體1、進水管8和出水管9,進水管8位于濾吸箱體1的底部,出水管9位于濾吸箱體1的頂部,進水管8和出水管9通過支水管10連通,污水由濾吸箱體1的底部流入,經濾吸箱體1的頂部排出,現有的濾吸設備中污水自上而下流動,污水中所含的雜質在其自身重力以及污水的沖刷作用下,極易堵塞各濾層,本發明中污水流向與現有技術完全相反,這樣設計既可以避免堵塞濾吸箱體1,又可以充分利用污水中雜質的重力效應實現自主沉積。
為了過濾污水中的雜質以及吸附重金屬,在濾吸箱體1內部自下而上依次包括初級雜質過濾層2、濾料層3、次級雜質過濾層4和重金屬吸附組合層,污水自下而上流動過程中,大量的雜質因自身重力效應滯留在初級雜質過濾層2,少量的雜質因自身重力效應滯留在次級雜質過濾層4,因此,初級雜質過濾層2的高度高于次級雜質過濾層4的高度,所述濾料層3內部填充有石英砂,石英砂具有吸附和過濾雙重功效,有利于去除對污水中的懸浮物、有機物、農藥、膠體、鐵、錳、細菌、病毒等污染物,所述重金屬吸附組合層內填充有活性炭,用于吸附污水中的重金屬。另外,為了便于對各層中濾料進行更換,所述初級雜質過濾層2、濾料層3、次級雜質過濾層4和重金屬吸附組合層均設為抽拉式結構,靈活度高,可根據實際需要更換濾料,適用范圍廣,相鄰兩層之間均設有第一格柵5,促使污水可在不同層間流通。
所述重金屬吸附組合層包括依次排列的多個吸附單元7,相鄰吸附單元7之間設有第二格柵6,促使污水可在不同的吸附單元7間流通,在其他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多個吸附單元77內填充多種不同的濾料,提高重金屬的吸附精度,截污容量大。
所述進水管8靠近濾吸箱體1的一端設置有進水閥11,以保證外界污水流入進水管8或支水管10時,不受進水閥11所處狀態的影響,所述出水管9遠離濾吸箱體1的一端設置有出水閥12,所述支水管10上設有輔助閥13,以保證支水管內的水流入濾吸箱體1時,不受出水閥12所處狀態的影響,所述進水管8與初級雜質過濾層2連通,所述出水管9與重金屬吸附組合層連通,所述濾吸箱體1上還設有雜質排出管14,所述雜質排出管14的一端設有雜質口16,其另一端分別與初級雜質過濾層2、次級雜質過濾層4連通,所述雜質排出管14與初級雜質過濾層2、次級雜質過濾層4相接處均設有排出閥15,打開排出閥15后,初級雜質過濾層2、次級雜質過濾層4中沉積的雜質經雜質口16排出。
在污水凈化過程中,進水閥11、出水閥12處于打開狀態,而輔助閥13、排出閥15處于關閉狀態,污水依次經進水管8、初級雜質過濾層2、濾料層3、次級雜質過濾層4和重金屬吸附組合層,最近經出水管9排出。當濾料層3和重金屬吸附組合層發生堵塞時,需要對濾吸箱體1進行反沖洗操作,此時,進水閥11、出水閥12處于關閉狀態,而輔助閥13、排出閥15處于打開狀態,污水依次經進水管8、支水管10、重金屬吸附組合層、次級雜質過濾層4、濾料層3和初級雜質過濾層2,最近經雜質排出管14排出,提高濾吸箱體的自清潔能力,經濟效益高。在污水凈化和對濾吸箱體1反沖洗的過程中,水流方向相反,既可以起到疏通堵塞作用,又可以均化濾料分布。
以上已將本發明做一詳細說明,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限定本發明實施范圍,即凡依本申請范圍所作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涵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