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污水自動處理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污水自動化循環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地球雖然有70.8%的面積為水所覆蓋,但淡水資源卻極其有限,人類真正能夠利用的是江河湖泊以及地下水中的一部分,僅占地球總水量的0.26%,而且分布不均。20世紀50年代以后,全球人口急劇增長,工業發展迅速,全球水資源狀況迅速惡化,“水危機”日趨嚴重;一方面,人類對水資源的需求以驚人的速度擴大;另一方面,日益嚴重的水污染蠶食大量可供消費的水資源。按水污的質性來分,水的污染有兩類:一類是自然污染;另一類是人為污染。當前對水體危害較大的是人為污染,污水處理是當前和今后節水和水環境保護工作的重中之重。
污水處理過程中,第一步需要對污水中的漂浮物、懸浮物等雜質進行去除,經過除雜的污水再經受其它處理,因此如何保證第一步對污水中雜質的去除效果,提高第一次污水處理后污水的質量,為后續污水處理步驟提供良好的基礎,成為污水處理系統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技術實現要素: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污水自動化循環處理系統;
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污水自動化循環處理系統,該系統包括:第一處理池、第二處理池、計時裝置、控制裝置;
第一處理池側壁上設有超聲波發射裝置,超聲波發射裝置包括發射器和接收器,發射器用于向第一處理池內與發射器相對的側壁方向發射超聲波,接收器用于記錄自發射器發射超聲波時刻起的預設時間內反射波的接收次數N;
第一處理池設有污水入口和第一出水口,第一處理池內設有清潔裝置,清潔裝置與控制裝置通信連接并根據控制裝置的指令對第一處理內的水進行清潔;
第二處理池設有第二進水口和第二出水口,第二進水口與第一出水口通過第一管道連通,第一管道上設有第一電磁閥,第二出水口處設有第二電磁閥;
第二處理池內設有檢測裝置,檢測裝置用于檢測第二處理池內內有機物含量Y;第二處理池頂部設有加藥箱,加藥箱底部設有落藥口,落藥口處設有測落藥閥門;
控制裝置,與計時裝置、超聲波發射裝置、第一電磁閥、第二電磁閥、檢測裝置、落藥閥門通信連接;
控制裝置通過計時裝置獲取時間信息;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一次數N1、第二次數N2、第三次數N3,控制裝置通過超聲波發射裝置的接收器獲取接收次數N,并將N與N1、N2、N3進行比較,再根據上述比較結果和時間信息指令控制清潔裝置、第一電磁閥動作;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一有機物含量Y1、第二有機物含量Y2,控制裝置通過檢測裝置獲取第二處理池內有機物含量Y,并將Y與Y1、Y2進行比較,并根據上述比較結果和時間信息指令控制加藥閥門、第二電磁閥動作。
優選地,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一時間值T1、第二時間值T2、第三時間值T3;
當N<N1時,控制裝置指令控制清潔裝置、第一電磁閥動作,將清潔裝置調整為停止工作狀態、將第一電磁閥調整為開啟狀態;
當N1≤N≤N2時,控制裝置指令控制清潔裝置、第一電磁閥動作,將清潔裝置調整為開始工作狀態且在T1時間后將清潔裝置調整為停止工作狀態、將第一電磁閥調整為關閉狀態;
當N2<N<N3時,控制裝置指令控制清潔裝置、第一電磁閥動作,將清潔裝置調整為開始工作狀態且在T2時間后將清潔裝置調整為停止工作狀態、將第一電磁閥調整為關閉狀態;
當N≥N3時,控制裝置指令控制清潔裝置、第一電磁閥動作,將清潔裝置調整為開始工作狀態且在T3時間后將清潔裝置調整為停止工作狀態、將第一電磁閥調整為關閉狀態。
優選地,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四時間值T4、第五時間值T5;
當Y<Y1時,控制裝置指令控制加藥閥門、第二電磁閥動作,將加藥閥門調整為關閉狀態、將第二電磁閥調整為開啟狀態;
當Y1≤Y≤Y2,控制裝置指令控制加藥閥門、第二電磁閥動作,將加藥閥門調整為開啟狀態且在T4時間后將加藥閥門調整為關閉狀態、將第二電磁閥調整為關閉狀態;
當Y>Y2,控制裝置指令控制加藥閥門、第二電磁閥動作,將加藥閥門調整為開啟狀態且在T5時間后將加藥閥門調整為關閉狀態、將第二電磁閥調整為關閉狀態。
優選地,第一處理池內設有第一傳感器,第一傳感器用于檢測第一處理池內水的高度H;
第一傳感器與控制裝置通信連接,控制裝置通過第一傳感器獲取第一處理池內水的高度H;
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一高度值H1,當H≤H1時,控制單元指令控制第一電磁閥動作,將第一電磁閥調整為關閉狀態。
優選地,第二處理池內設有第二傳感器,第二傳感器用于檢測第二處理池內水的高度H0;
第二傳感器與控制裝置通信連接,控制裝置通過第二傳感器獲取第二處理池內水的高度H0;
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二高度值H2,當H0≤H2時,控制單元指令控制第二電磁閥動作,將第二電磁閥調整為關閉狀態。
優選地,超聲波發射裝置中發射器發射的超聲波在縱向上的覆蓋范圍大于第一處理池內水平面至第一處理池底面的高度。
優選地,第二處理池底部設有排污口。
本發明利用第一處理池對污水中的漂浮物、懸浮物等雜質進行去除,并利用超聲波的傳輸特性對第一處理池內水中的雜質進行檢測;具體地,超聲波在水中傳輸時,若碰到障礙物即會形成反射波,此時對反射波的接收次數進行采集,并根據接收次數的數值與預設次數值進行比較,可分析出第一處理池內水中雜質的多少,當反射波的接收次數較多時,表明超聲波在第一處理池水中遇到了較多的障礙物形成了較多的反射波,即第一處理池內水中含有較多的雜質,當反射波的接收次數較少時,表明超聲波在第一處理池中傳輸時遇到的障礙物較少,即水中的雜質較少,如此根據反射波的接收次數來對第一處理池內的雜質的多少進行分析,進而根據分析結果為第一處理池選擇污水處理策略;具體地,根據第一處理池內污水中雜質的多少為清潔裝置選擇不同的清潔時間,在保證清潔裝置對第一處理池內污水中雜質的處理效果的基礎上避免了能源的浪費,根據污水的實際狀態為清潔裝置選擇適應性的清潔時間。
第二處理池主要用于根據生物處理方法對第二處理池內的水進行處理,具體地,通過檢測第二處理池內水中有機物的含量來為第二處理池選擇加藥量,本發明通過調整加藥的時間來改變加藥量,根據有機物含量檢測值的區間值為第二處理池選擇加藥時間,不同的加藥時間即會產生不同的加藥量,從而改變第二處理池內有機物的含量;通過生物處理法可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進行沉淀,避免污水中的有機物排放對環境造成影響,且第二處理池設有排污口,以排除沉淀產生的淤泥,有利于對淤泥進行其它用途的操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污水自動化循環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污水自動化循環處理系統的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圖1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污水自動化循環處理系統的結構示意圖;
如圖2所示,圖2為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污水自動化循環處理系統的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參照圖1、圖2,本發明提出的一種污水自動化循環處理系統,該系統包括:第一處理池1、第二處理池2、計時裝置、控制裝置;
第一處理池1側壁上設有超聲波發射裝置5,超聲波發射裝置5包括發射器和接收器,發射器用于向第一處理池1內與發射器相對的側壁方向發射超聲波,接收器用于記錄自發射器發射超聲波時刻起的預設時間內反射波的接收次數N;具體地,超聲波發射裝置5中發射器發射的超聲波在縱向上的覆蓋范圍大于第一處理池1內水平面至第一處理池1底面的高度,有利于對第一處理池1內水中的垃圾進行全面的檢測。
第一處理池1設有污水入口3和第一出水口4,第一處理池1內設有清潔裝置6,清潔裝置6與控制裝置通信連接并根據控制裝置的指令對第一處理內的水進行清潔;
第二處理池2設有第二進水口9和第二出水口10,第二進水口9與第一出水口4通過第一管道連通,第一管道上設有第一電磁閥7,第二出水口10處設有第二電磁閥13;
第二處理池2內設有檢測裝置8,檢測裝置8用于檢測第二處理池2內內有機物含量Y;第二處理池2頂部設有加藥箱11,加藥箱11底部設有落藥口,落藥口處設有落藥閥門12;具體地,第二處理池2底部設有排污口,第二處理池2底部形成的垃圾可從排污口排出。
控制裝置,與計時裝置、超聲波發射裝置5、第一電磁閥7、第二電磁閥13、檢測裝置8、落藥閥門12通信連接;
控制裝置通過計時裝置獲取時間信息;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一次數N1、第二次數N2、第三次數N3,控制裝置通過超聲波發射裝置5的接收器獲取接收次數N,并將N與N1、N2、N3進行比較,再根據上述比較結果和時間信息指令控制清潔裝置6、第一電磁閥7動作;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一有機物含量Y1、第二有機物含量Y2,控制裝置通過檢測裝置8獲取第二處理池2內有機物含量Y,并將Y與Y1、Y2進行比較,并根據上述比較結果和時間信息指令控制加藥閥門、第二電磁閥13動作。
具體地,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一時間值T1、第二時間值T2、第三時間值T3;
當N<N1時,表明第一處理池1內垃圾較少,無需對第一處理池1內的水進行清潔,控制裝置指令控制清潔裝置6、第一電磁閥7動作,將清潔裝置6調整為停止工作狀態、將第一電磁閥7調整為開啟狀態,將第一處理池1內的水引入第二處理池2;
當N1≤N≤N2時,表明第一處理池1內存在一定數量的垃圾,此時需要對第一處理池1內的水進行清潔,控制裝置指令控制清潔裝置6、第一電磁閥7動作,將清潔裝置6調整為開始工作狀態且在T1時間后將清潔裝置6調整為停止工作狀態、將第一電磁閥7調整為關閉狀態;
當N2<N<N3時,表明第一處理池1內垃圾較多,需要加大對第一處理池1內的水的清潔力度,控制裝置指令控制清潔裝置6、第一電磁閥7動作,將清潔裝置6調整為開始工作狀態且在T2時間后將清潔裝置6調整為停止工作狀態、將第一電磁閥7調整為關閉狀態,通過加大清潔裝置6的工作時間來提高對第一處理池1內水的清潔效果;
當N≥N3時,表明第一處理池1內垃圾很多,需要加大對第一處理池1內的水的清潔力度,控制裝置指令控制清潔裝置6、第一電磁閥7動作,將清潔裝置6調整為開始工作狀態且在T3時間后將清潔裝置6調整為停止工作狀態、將第一電磁閥7調整為關閉狀態。
具體地,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四時間值T4、第五時間值T5;
當Y<Y1時,表明第二處理池2內水中有機物的含量較低,此時無需再利用藥劑來降低第二處理池2內水中的有機物含量,控制裝置指令控制加藥閥門、第二電磁閥13動作,將加藥閥門調整為關閉狀態、將第二電磁閥13調整為開啟狀態;
當Y1≤Y≤Y2,表明第二處理池2內水中有機物含量較高,此時需要利用藥劑來對第二處理池2內水中的有機物進行處理,控制裝置指令控制加藥閥門、第二電磁閥13動作,將加藥閥門調整為開啟狀態且在T4時間后將加藥閥門調整為關閉狀態、將第二電磁閥13調整為關閉狀態;
當Y>Y2,表明第二處理池2內水中有機物含量嚴重超標,此時快速對第二處理池2內水中的有機物進行處理,控制裝置指令控制加藥閥門、第二電磁閥13動作,將加藥閥門調整為開啟狀態且在T5時間后將加藥閥門調整為關閉狀態、將第二電磁閥13調整為關閉狀態,通過改變加藥閥門的開啟時間來改變加入第二處理池2內的藥品的量。
具體地,第一處理池1內設有第一傳感器,第一傳感器用于檢測第一處理池1內水的高度H;
第一傳感器與控制裝置通信連接,控制裝置通過第一傳感器獲取第一處理池1內水的高度H;
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一高度值H1,當H≤H1時,控制單元指令控制第一電磁閥7動作,將第一電磁閥7調整為關閉狀態。
具體地,第二處理池2內設有第二傳感器,第二傳感器用于檢測第二處理池2內水的高度H0;
第二傳感器與控制裝置通信連接,控制裝置通過第二傳感器獲取第二處理池2內水的高度H0;
控制裝置內預設有第二高度值H2,當H0≤H2時,控制單元指令控制第二電磁閥13動作,將第二電磁閥13調整為關閉狀態。
利用第一處理池1對污水中的漂浮物、懸浮物等雜質進行去除,并利用超聲波的傳輸特性對第一處理池1內水中的雜質進行檢測;具體地,超聲波在水中傳輸時,若碰到障礙物即會形成反射波,此時對反射波的接收次數進行采集,并根據接收次數的數值與預設次數值進行比較,可分析出第一處理池1內水中雜質的多少,當反射波的接收次數較多時,表明超聲波在第一處理池1水中遇到了較多的障礙物形成了較多的反射波,即第一處理池1內水中含有較多的雜質,當反射波的接收次數較少時,表明超聲波在第一處理池1中傳輸時遇到的障礙物較少,即水中的雜質較少,如此根據反射波的接收次數來對第一處理池1內的雜質的多少進行分析,進而根據分析結果為第一處理池選擇污水處理策略;具體地,根據第一處理池1內污水中雜質的多少為清潔裝置6選擇不同的清潔時間,在保證清潔裝置6對第一處理池1內污水中雜質的處理效果的基礎上避免了能源的浪費,根據污水的實際狀態為清潔裝置6選擇適應性的清潔時間。
第二處理池2主要用于根據生物處理方法對第二處理池2內的水進行處理,具體地,通過檢測第二處理池2內水中有機物的含量來為第二處理池2選擇加藥量,本發明通過調整加藥的時間來改變加藥量,根據有機物含量檢測值的區間值為第二處理池2選擇加藥時間,不同的加藥時間即會產生不同的加藥量,從而改變第二處理池2內有機物的含量;通過生物處理法可將污水中的有機物轉化為無機物進行沉淀,避免污水中的有機物排放對環境造成影響,且第二處理池2設有排污口,以排除沉淀產生的淤泥,有利于對淤泥進行其它用途的操作。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根據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及其發明構思加以等同替換或改變,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