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蒸發(fā)器、熱回收裝置、冷卻結晶裝置和固液分離設備,所述真空蒸發(fā)器頂部依次與蒸汽冷卻器、汽水分離器和真空泵連接,所述真空蒸發(fā)器底部一側通過循環(huán)泵與熱回收裝置相聯,另一側依次通過排放泵、冷卻泵與冷卻結晶裝置連接,所述冷卻結晶裝置通過輸送泵與固液分離設備相聯。本實用新型利用原煙氣余熱,負壓蒸發(fā)廢水,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消除脫硫廢水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具有設備簡單、運行穩(wěn)定、成本較低等優(yōu)點。
【專利說明】
一種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節(jié)能環(huán)保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火電廠煙氣脫硫絕大部分采用石灰石一石膏濕法工藝,該工藝產生的廢水經過簡單處理后用作電廠的沖灰、噴灑等,這樣廢水中的有害物質如重金屬、氯根等隨之轉移到其它領域,沒有徹底處理,對其它領域造成嚴重污染,隨著國家環(huán)保要求的不斷提高,二氧化硫、粉塵進行超凈排放,濕法脫硫工藝中產生的廢水怎樣處理也迫在眉捷,
[0003]目前國內最常見的脫硫廢水處理方法為化學沉淀法,該方法是利用物理、化學方法通過中和、沉降、絮凝澄清等手段去除脫硫廢水中的大部分懸浮物、重金屬離子等使脫硫廢水達到國家的現行排放標準。經該方法處理后的廢水中仍然含有溶解于廢水中的Ca2+、Mg2+、C1—、S042—等高濃度的鹽分,若長時間直接排放長會對周圍水體產生嚴重影響,且處理方法又過于復雜,且需要不斷添加化學藥品,耗費人力。
[0004]專利CN201520297840公開了一種脫硫廢水處理裝置,可去除廢水中的懸浮物、重金屬等污染物,得到高含鹽量澄清水,但是其不能實現零排放。目前,脫硫廢水零排放處理多采用蒸發(fā)結晶的方法,即將脫硫廢水用常規(guī)的方法澄清、軟化處理后利用蒸發(fā)結晶器的處理方法,實現廢水中水和溶解鹽的分離,從而達到零排放。專利CN201410852359公開了一種燃煤電廠濕法脫硫廢水的防結垢蒸發(fā)結晶處理工藝及系統(tǒng),該處理工藝可以滿足環(huán)保要求,但是其蒸發(fā)處理的水量大,導致蒸發(fā)結晶設備大,造價高,經濟性能差;且廢水中成分復雜,蒸發(fā)結晶設備維護困難,持續(xù)運行后易出現蒸發(fā)效率低等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0005]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蒸發(fā)器、熱回收裝置、冷卻結晶裝置和固液分離設備,所述真空蒸發(fā)器頂部依次與蒸汽冷卻器、汽水分離器和真空栗連接,所述真空蒸發(fā)器底部一側通過循環(huán)栗與熱回收裝置相聯,另一側依次通過排放栗、冷卻栗與冷卻結晶裝置連接,所述冷卻結晶裝置通過輸送栗與固液分尚設備相聯。
[0006]進一步地,所述熱回收裝置上部與真空蒸發(fā)器連接。
[0007]進一步地,所述冷卻結晶裝置上部與真空蒸發(fā)器中部連接。
[0008]進一步地,所述冷卻結晶裝置頂部與固液分離設備連接。
[0009 ]進一步地,所述排放栗與冷卻栗之間與冷卻結晶裝置頂部相聯。
[0010]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消除脫硫廢水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系統(tǒng)設備簡單、工藝流暢、運行穩(wěn)定、成本較低。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0012]圖中:1-真空蒸發(fā)器、2-蒸汽冷卻器、3-汽水分離器、4-真空栗、5-循環(huán)栗、6-回收裝置、7-冷卻結晶裝置、8-混合物輸送栗、9-固液分離設備、10-排放栗、11-冷卻栗、12-脫硫廢水入口。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一種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該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
[0014]如圖1,一種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包括真空蒸發(fā)器1、熱回收裝置6、冷卻結晶裝置7和固液分離設備9,真空蒸發(fā)器I頂部依次與蒸汽冷卻器2、汽水分離器3和真空栗4連接,真空蒸發(fā)器I對脫硫廢水進行吸熱減壓,使廢水溫度達到60 — 80°C,濃縮后的漿液進入其他裝置進行處理;汽水分離器3將汽、水分離,干燥氣體通過真空栗4排出,冷凝水回收利用。
[0015]真空蒸發(fā)器I底部一側通過循環(huán)栗5與熱回收裝置6相聯,熱回收裝置6的熱源取自于原煙氣溫度110-150 °C,換熱后漿液的溫度降為90 — 120 °C。
[0016]真空蒸發(fā)器I底部另一側依次通過排放栗10、冷卻栗11與冷卻結晶裝置7連接,冷卻結晶裝置7的入口漿液為真空蒸發(fā)器I濃縮后的一部分溫度為60 — 80°C的漿液,通過排放栗10打出,與冷卻栗11打出溫度為30 — 50 0C的漿液混合,使其溫度變?yōu)?5-60 °C,然后進入冷卻結晶裝置7,漿液在冷卻結晶裝置7中溫度降為30 — 50°C。冷卻結晶裝置7的冷水來自于電廠的冷卻水,冷卻水循環(huán)利用,節(jié)約成本,冷卻水溫度20 — 35°C,換熱后的溫度為30 — 40Γ。
[0017]熱回收裝置6上部與真空蒸發(fā)器I連接,冷卻結晶裝置7通過輸送栗8與固液分離設備9相聯,固液分離設備9將漿液中的液體和固體分離,液體返回冷卻結晶裝置7,固體鹽類收集利用。冷卻結晶裝置7上部與真空蒸發(fā)器I中部連接,頂部與固液分離設備9連接,排放栗10與冷卻栗11之間與冷卻結晶裝置7頂部相聯。
[0018]本實用新型工作時,先將40— 60°C的脫硫廢水作為真空蒸發(fā)器I內除沫器的沖洗水從脫硫廢水入口 12噴入真空蒸發(fā)器I內負壓蒸發(fā),達到60 — 80 0C后部分水蒸發(fā),經過蒸汽冷卻器2冷卻,再經汽水分離器3分離,干燥氣體通過真空栗4排放,冷凝水回收利用。
[0019]真空蒸發(fā)器I內經過負壓蒸發(fā),濃縮后的漿液溫度為60— 80°C,一部分通過排放栗10和來自于冷卻栗11的冷卻水混合降溫后打入冷卻結晶裝置7,使其溫度降低到30 — 50°C,經過冷卻結晶裝置7冷卻結晶后的漿液一部分溢流回真空蒸發(fā)器I中,另一部分通過輸送栗8打入固液分離設備9,經固液分離設備9分離的液體通過固液分離設備9底部與冷卻結晶裝置7頂部連接的管道自流返回冷卻結晶裝置7;經固液分離設備9分離的固體物主要是各種鹽類的混合物(如NaS04、MgS04、NaCL、MgCL等),再進入到傳統(tǒng)的固體分離系統(tǒng)進一步進行分離,從而得到所需的產品。
[0020]經過真空蒸發(fā)器I濃縮后的另一部分漿液經循環(huán)栗5進入熱回收裝置6換熱,熱回收裝置6的熱源取自于電廠源煙氣溫度110 — 150°C,漿液在熱回收裝置6內換熱后溫度提升至70 — 95°C返回到真空蒸發(fā)器I。
[0021]從真空蒸發(fā)器I到蒸汽冷卻器2、熱回收裝置6和冷卻結晶裝置7的漿液比例為1.6:1:98,這幾部分漿液同時從真空蒸發(fā)器I中輸出,沒有先后順序。
[0022]本實用新型能夠實現脫硫廢水零排放,消除脫硫廢水造成的二次污染問題,同時利用原煙氣的熱量,降低原煙氣溫度,有利于提高脫硫效率。具有設備簡單、工藝流暢、運行穩(wěn)定、工程造價低等優(yōu)點。
[0023]以上結合附圖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中的具體細節(jié),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范圍內,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多種簡單變型,這些簡單變型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蒸發(fā)器(I)、熱回收裝置(6)、冷卻結晶裝置(7)和固液分離設備(9),所述真空蒸發(fā)器(I)頂部依次與蒸汽冷卻器(2)、汽水分離器(3)和真空栗(4)連接,所述真空蒸發(fā)器(I)底部一側通過循環(huán)栗(5)與熱回收裝置(6)相聯,另一側依次通過排放栗(10)、冷卻栗(11)與冷卻結晶裝置(7)連接,所述冷卻結晶裝置(7)通過輸送栗(8)與固液分離設備(9)相聯。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熱回收裝置(6)上部與真空蒸發(fā)器(I)連接。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結晶裝置(7)上部與真空蒸發(fā)器(I)中部連接。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卻結晶裝置(7)頂部與固液分離設備(9)連接。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濕法脫硫廢水零排放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栗(10)與冷卻栗(11)之間與冷卻結晶裝置(7)頂部相聯。
【文檔編號】C02F9/10GK205710262SQ201620421750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1日
【發(fā)明人】采有林, 趙培, 程俊峰
【申請人】北京清新環(huán)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