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油脂污水處理裝置。
背景技術:
在處理油脂過程中通常加入硫酸進行酸化,然后破乳后應用氣浮理論對污水中的油脂進行處理,現有的處理設備結構設計不合理,處理效率低。
技術實現要素:
鑒于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油脂污水處理裝置,不僅結構設計合理,而且高效便捷。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油脂污水處理裝置,包括處理池,所述處理池包含漏斗狀頂部、筒狀池體以及漏斗狀底部,所述漏斗狀頂部設置有進水管,所述筒狀池體的內部設置有外接溶氣設備的氣管,所述氣管在筒狀池體的內部橫縱排列,所述氣管上間隔布置有若干氣孔,所述漏斗狀底部設置有排放管,所述處理池還與絮凝劑管道相連接,所述處理池的上方設置有排渣機,所述處理池內設置有水位傳感器,所述水位傳感器、進水管處的開關閥以及排放管處的開關閥均與控制模塊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排渣機包含鏈輪鏈條組件、油脂收集槽以及吹風機,所述鏈輪鏈條組件包含主動鏈輪、從動鏈輪、轉角鏈輪以及鏈條,所述鏈條上固定有刮板,所述主動鏈輪與電機組件相聯接,所述主動鏈輪與轉角鏈輪位于同一水平線上形成排渣機的水平段,所述漏斗狀頂部與池體的連接處為處理池的水平段,兩水平段同心且同長,所述從動鏈輪設置在主動鏈輪與轉角鏈輪的斜上方形成排渣機的傾斜段,所述油脂收集槽設置在傾斜段的下方,所述吹風機設置在傾斜段的上方。
優選的,所述從動鏈輪與轉角鏈輪的連線和水平線的夾角等于漏斗狀頂部和水平線的夾角。
優選的,所述進水管處設置有格柵。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設計合理,微氣泡的產生更為均勻,排渣的效果更好,高效便捷。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構造示意圖。
圖中:1-處理池,11-漏斗狀頂部,12-筒狀池體,13-漏斗狀底部,2-進水管,3-氣管,4-排放管,5-絮凝劑管道,6-排渣機,61-主動鏈輪,62-從動鏈輪,63-轉角鏈輪,64-鏈條,65-刮板,66-油脂收集槽,67-吹風機,7-格柵。
具體實施方式
為讓本實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如圖1所示,一種新型油脂污水處理裝置,包括處理池1,所述處理池1包含漏斗狀頂部11、筒狀池體12以及漏斗狀底部13,所述漏斗狀頂部11設置有進水管2,所述筒狀池體12的內部設置有外接溶氣設備的氣管3,所述氣管3在筒狀池體12的內部橫縱排列,所述氣管3上間隔布置有若干氣孔,所述漏斗狀底部13設置有排放管4,所述處理池1還與絮凝劑管道5相連接,所述處理池1的上方設置有排渣機6;所述處理池1的頂部開放,所述處理池1的底部封閉,從而可以容納污水;所述氣管3的獨特結構使得微氣泡的產生更為均勻,大大提高溶氣氣浮的效率。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排渣機6包含鏈輪鏈條組件、油脂收集槽66以及吹風機67,所述鏈輪鏈條組件包含主動鏈輪61、從動鏈輪62、轉角鏈輪63以及鏈條64,所述鏈條64上固定有刮板65,所述主動鏈輪61與電機組件相聯接,所述主動鏈輪61與轉角鏈輪63位于同一水平線上形成排渣機6的水平段,所述漏斗狀頂部11與筒狀池體12的連接處為處理池1的水平段,兩水平段同心且同長,所述從動鏈輪62設置在主動鏈輪61與轉角鏈輪63的斜上方形成排渣機6的傾斜段,所述油脂收集槽66設置在傾斜段的下方,所述吹風機67設置在傾斜段的上方。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從動鏈輪62與轉角鏈輪63的連線和水平線的夾角等于漏斗狀頂部11和水平線的夾角。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刮板65垂直固定在鏈條64上,所述鏈輪鏈條組件與處理池1的垂直間距和刮板65的高度相適應,所述刮板65可以依次刮過處理池1的水平段、漏斗狀頂部11一側、漏斗狀頂部11的另一側并重新回到處理池1的水平段。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進水管2處設置有格柵7。
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所述處理池1內設置有水位傳感器,所述水位傳感器、進水管2處的開關閥以及排放管4處的開關閥均與控制模塊電性連接。
本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過程如下:關閉所述排放管4處的開關閥,待處理的油脂污水經所述進水管2進入處理池1,其中體積較大的雜質被所述格柵7攔截;當所述水位傳感器檢測到處理池1中的水位達到漏斗狀頂部11與筒狀池體12的交界處時,所述進水管2處的開關閥關閉,停止進水,當所述水位傳感器檢測到處理池1中的水位低于漏斗狀頂部11與筒狀池體12的交界處時,所述進水管2處的開關閥打開,開始進水,所述處理池1內的水位保持在漏斗狀頂部11與筒狀池體12的交界處;所述溶氣設備通過氣管3往筒狀池體12的內部打入氣體,再通過絮凝劑管道5往筒狀池體12內加入絮凝劑,粘附有油脂的氣泡浮至水面;所述排渣機6工作,所述刮板65將浮在水面的氣泡經處理池1的水平段、沿著漏斗狀頂部11一側運輸至油脂收集槽66的上方,此處的氣泡在重力的作用下進入所述油脂收集槽66,粘附在所述刮板65上的部分氣泡在吹風機67的向下風力作用下也進入油脂收集槽66,所述刮板65不斷工作;一段時間后,打開所述排放管4處的開關閥,沉淀下來的污泥經所述排放管4排放至污泥收集桶中,當觀察到所述排放管4不再排放污泥時,排放出來的水即為除去體積較大的雜質、油脂、污泥的水。
本實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實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實用新型的啟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種形式的新型油脂污水處理裝置。凡依本實用新型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實用新型的涵蓋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