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綿城市建設的雨洪處理系統。
背景技術:
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 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積極開展海綿城市建設,提高雨洪利用,可以減少雨水外排,延長降雨徑流時間。合理利用城市雨水,不僅是開源節流的一條途徑,而且對生態環境改善、水污染控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義。
現有的城市雨洪管理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就是安全地排放雨水,技術措施較單一,不能對降雨初期形成的徑流中的污染物進行凈化處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海綿城市建設的雨洪處理系統,以解決現有城市雨洪處理系統不能對降雨初期形成的徑流中的污染物進行凈化處理而導致水體污染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海綿城市建設的雨洪處理系統,包括與排水管連通的雨水凈化單元;雨水凈化單元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過濾池、沉淀池、第二過濾池和除臭池;第一過濾池與沉淀池之間通過第一格柵板分隔開;第二過濾池內設有過濾器,且第二過濾池通過第二格柵板分別與沉淀池和除臭池分隔開;除臭池內設有生物除臭器;第一過濾池內設有一液位計,第一過濾池的上端部連接有溢流管,溢流管的進水端設有過濾網,溢流管上設有與液位計電連接的電磁閥;除臭池通過出水管與溢流管連通。
進一步地,過濾器包括過濾海綿,以及裹覆在過濾海綿外側的土工布。
進一步地,生物除臭器中填充有生物炭填料。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可對降雨初期的雨水進行處理,當遇到強降雨天氣時,第一過濾池內的液位計根據監測到的水位情況,自動向電磁閥發送信號,打開電池閥,使雨水至溢流管中及時排出,可保護城市安全,以避免其因排水不及時發生內澇。
2、本實用新型可對降雨初期或在降雨量較小時的雨水進行過濾、凈化和除臭處理,以保護地的水體環境。
3、本實用新型通過過濾器對雨水進行濾沙、凈化處理,其過濾效果好,且透水率高。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其中:1、排水管;2、第一過濾池;3、溢流管;31、電池閥;32、過濾網;4、液位計;5、第一格柵板;6、沉淀池;7、第二格柵板;71、過濾器;8、除臭池;81、生物除臭器;9、出水管。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以便于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理解本實用新型,但應該清楚,本實用新型不限于具體實施方式的范圍,對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只要各種變化在所附的權利要求限定和確定的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內,這些變化是顯而易見的,一切利用本實用新型構思的發明創造均在保護之列。
如圖1所示的海綿城市建設的雨洪處理系統,包括與排水管1連通的雨水凈化單元。其中,雨水凈化單元包括依次連通的第一過濾池2、沉淀池6、第二過濾池和除臭池8。第一過濾池2內設有一液位計4,第一過濾池2的上端部連接有溢流管3,溢流管3的進水端設有過濾網32,溢流管3上設有與液位計4電連接的電磁閥。
本系統可對降雨初期的雨水進行處理,當遇到強降雨天氣時,第一過濾池2內的液位計4根據監測到的也為情況,自動向電磁閥發送信號,打開電池閥31,使雨水至溢流管3中及時排出,可保護城市安全,以避免其因排水不及時發生內澇。
沉淀池6與第一過濾池2之間通過第一格柵板5分隔開,第二過濾池通過第二格柵板7分別與沉淀池6和除臭池8分隔開,且第二過濾池內設有過濾器71。其中,過濾器71包括過濾海綿,以及裹覆在過濾海綿外側的土工布。除臭池8通過出水管9與溢流管3連通,且除臭池8內設有生物除臭器81,生物除臭器81中填充有生物炭填料。在雨初期或在降雨量較小的時期,可利用第一個對雨水中的樹枝、樹葉等大塊的雜質進行過濾,利用第二過濾池中的過濾器71將雨水中的泥沙等小顆粒截留在沉淀池6內,最后再通過除臭池8中生物除臭器81對雨水中的油脂和異味進行吸附完成雨水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