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萃取裝置,特別涉及一種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液相微萃取裝置包括溶劑棒液相微萃取裝置和單滴溶劑液相微萃取裝置。如圖I所示,溶劑棒液相微萃取裝置包括恒溫磁力攪拌器1,樣品容器2以及位于樣品容器2內的磁力攪拌子3和溶劑棒4 ;溶劑棒4包括兩端封閉的中空纖維膜5及設置在中空纖維膜5內的有機溶劑6。溶劑棒液相微萃取裝置在實際使用中存在如下技術缺陷溶劑棒4在制作的時候需要對中空纖維膜5的兩端進行密封,如果采取先將中空纖維膜5的一端密封后再向中空纖維膜5內注入有機溶劑6,由于中空纖維膜5內有氣體,這會導致有機溶劑6不能順利地注入進去;如果先向中空纖維膜5內注入有機溶劑6,然后再密封中空纖維膜5兩端的時候,有機溶劑6很容易在中空纖維膜5內移動,這會導致密封的難度加 大;此外,密封中空纖維膜5兩端的時候溫度太低不能實現密封的目的;溫度太高會使得中空纖維膜5熔化,同樣不能實現密封。如圖2所示,單滴溶劑液相微萃取裝置包括微量進樣器7,樣品瓶8和位于樣品瓶8內的磁力攪拌子3 ;微量進樣器7的針頭71伸入樣品瓶8中,在針頭71頂端有萃取液9。單滴溶劑液相微萃取裝置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如下技術缺陷實現萃取液的單滴很難控制,因為萃取液9在回收時微量進樣器7往往會吸上來水(或樣品溶液),這會對后續試驗中用到的氣相色譜儀會有很大傷害。因此,上述兩種液相微萃取裝置均存在著操作困難的技術問題,并且實驗結果的
重現性差。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操作簡單且試驗結果的重現性好的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包括中空纖維膜和微量進樣器,還包括具有瓶體和瓶蓋的頂空瓶;所述中空纖維膜的萃取端穿過所述瓶蓋上的孔伸入到所述瓶體內,所述中空纖維膜的進料端位于所述瓶蓋上方;所述微量進樣器的針頭位于所述中空纖維膜內且臨近所述萃取端。上述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所述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還包括進樣器固定架,所述微量進樣器安裝在所述進樣器固定架上。上述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所述進樣器固定架包括下支撐環、上固定環和連接桿,所述連接桿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下支撐環和所述上固定環固定連接,所述下支撐環的內徑小于所述瓶體的外徑,所述上固定環的內徑小于等于所述微量進樣器的針筒外徑。上述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所述下支撐環和/或所述上固定環上設置有鎖扣部件。[0010]上述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所述連接桿為三根,且沿所述下支撐環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兼具溶劑棒液相微萃取裝置和單滴溶劑液相微萃取裝置的優點,把中空纖維膜固定在微量進樣器的針頭上,這樣通過微量進樣器向中空纖維膜內注入萃取溶劑,在中空纖維膜內形成一個液柱,使得萃取溶劑不會輕易揮發或脫落,而且萃取結束后的液柱回收到注射器中也相對容易準確。結構簡單,易于制作,使得液相微萃取操作變得非常簡單,并且試驗結果的重現性好。
圖I為溶劑棒液相微萃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I所述溶劑棒液相微萃取裝置的A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3為單滴溶劑液相微萃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圖3所示單滴溶劑液相微萃取裝置的B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4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的C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的進樣器固定架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恒溫磁力攪拌器,2-樣品容器,3-磁力攪拌子,4-溶劑棒,5-中空纖維膜,51-萃取端,52-進料端,6-有機溶劑,7-微量進樣器,71-針頭,8-樣品瓶,9-萃取液,10-頂空瓶,11-進樣器固定架,110-下支撐環,111-上固定環,112-連接桿,12-鎖扣部件,101-瓶體,102-瓶蓋,13-萃取溶劑,14-樣品溶液。
具體實施方式
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如圖4和圖6所示,本實施例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包括中空纖維膜5和微量進樣器7,還包括具有瓶體101和瓶蓋102的頂空瓶10 ;所述中空纖維膜5的萃取端51穿過所述瓶蓋102上的孔伸入到所述瓶體101內,所述中空纖維膜5的進料端52位于所述瓶蓋102上方,可以通過調節中空纖維膜5的長度來調節提取液與樣品溶液液面的距離;所述微量進樣器7的針頭71位于所述中空纖維膜5內且臨近所述萃取端51。所述進料端52與所述微量進樣器7的針管之間密封,并且所述中空纖維膜5與所述瓶蓋102上的孔之間也是密封的;這樣充分保證了在高溫下揮發出的低沸點待測物不會從裝置縫隙間溢出,有利于試驗順利進行,并且結果重現性好。本實施例所述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還包括進樣器固定架11,所述微量進樣器7安裝在所述進樣器固定架11上。所述進樣器固定架11包括下支撐環110、上固定環111和連接桿112,所述連接桿112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下支撐環110和所述上固定環111固定連接,所述連接桿112為三根,且沿所述下支撐環110圓周方向均勻分布。所述下支撐環110的內徑小于所述瓶體101的外徑,所述上固定環111的內徑小于等于所述微量進樣器7的針筒外徑。所述進樣器固定架11使得科研工作者在做實驗時不必用手一直扶著所述微量進樣器7,可以同時進行其它工作,能夠確保萃取順利進行并確保安全,所述微量進樣器7不會由于磁力攪拌器攪拌引起的震動而倒下。[0023]如圖7所示,在所述下支撐環110和所述上固定環111上設置有鎖扣部件12。由于所述頂空瓶10的瓶口直徑和瓶體101的直徑相差較小,所述下支撐環110設計成能夠打開的結構,這樣可以非常方便地將所述下支撐環Iio套在所述瓶體101與所述瓶蓋102之間的瓶頸上,并且利用所述鎖扣部件12使所述下支撐環110形成一個封閉的環,從而使得所述進樣器固定架11固定在所述頂空瓶10上。所述上固定環111可以設計成固定安裝在所述微量進樣器7的針筒外壁上;也可以設計成可拆卸地安裝在所述微量進樣器7的針筒外壁上,此時可以利用所述鎖扣部件12將所述上固定環111緊緊地鎖扣在所述微量進樣器7的針筒外壁上,在試驗完畢之后可以將所述上固定環111與所述微量進樣器7進行拆卸并分別存放。將所述微量進樣器I的針頭71小心插入所述中空纖維膜5中,進行液相微萃取,萃取后針頭71可完好的從中空纖維膜5中抽出,再到儀器進樣口進樣。本實施例兼具溶劑棒液相微萃取裝置和單滴溶劑液相微萃取裝置的優點,把中空 纖維膜5固定在微量進樣器7的針頭71上,這樣通過微量進樣器7向中空纖維膜5內注入萃取溶劑13,在中空纖維膜5內形成一個液柱,使得萃取溶劑13不會輕易揮發或脫落,而且萃取結束后的液柱回收到微量進樣器7中也相對容易準確。結構簡單,易于制作,使得液相微萃取操作變得非常簡單,并且試驗結果的重現性好。上述實施例僅僅是為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創造所作的舉例,而并非對本發明創造具體實施方式
的限定。對于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上述說明的基礎上還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變化或變動。這里無需也無法對所有的實施方式予以窮舉。而由此所引伸出的顯而易見的變化或變動仍處于本發明創造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1.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包括中空纖維膜(5)和微量進樣器(7),其特征在干,還包括具有瓶體(101)和瓶蓋(102)的頂空瓶(10);所述中空纖維膜(5)的萃取端(51)穿過所述瓶蓋(102)上的孔伸入到所述瓶體(101)內,所述中空纖維膜(5)的進料端(52)位于所述瓶蓋(102)上方;所述微量進樣器(7)的針頭(71)位于所述中空纖維膜(5)內且臨近所述萃取端(5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還包括進樣器固定架(11),所述微量進樣器(7)安裝在所述進樣器固定架(11)上。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樣器固定架(11)包括下支撐環(110)、上固定環(111)和連接桿(112),所述連接桿(112)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下支撐環(110)和所述上固定環(111)固定連接,所述下支撐環(110)的內徑小于所述瓶體(101)的外徑,所述上固定環(111)的內徑小于等于所述微量進樣器(7)的針筒外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撐環(110)和/或所述上固定環(111)上設置有鎖扣部件(12)。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桿(112)為三根,且沿所述下支撐環(110)圓周方向均勻分布。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中空纖維膜液相微萃取裝置,包括中空纖維膜和微量進樣器,還包括具有瓶體和瓶蓋的頂空瓶;所述中空纖維膜的萃取端穿過所述瓶蓋上的孔伸入到所述瓶體內,所述中空纖維膜的進料端位于所述瓶蓋上方;所述微量進樣器的針頭位于所述中空纖維膜內且臨近所述萃取端。本實用新型兼具溶劑棒液相微萃取裝置和單滴溶劑液相微萃取裝置的優點,結構簡單,易于制作,使得液相微萃取操作變得非常簡單,并且試驗結果的重現性好。
文檔編號B01D11/04GK202506172SQ20122014979
公開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1日
發明者劉平, 劉秀穎, 孫鑫貴, 王莉莉, 王迪, 趙榕, 趙海燕, 趙耀 申請人: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