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廢氣處理測控系統,尤其涉及一種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中國鋼鐵行業的不斷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上鋼鐵產量最多的國家之一。但由于冶煉時帶來大量的廢氣,隨之而來的環境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國家已開始著手對燒結煙氣的廢氣排放制定了更高的排放標準,隨著國家對環保要求越來越嚴格,燒結廠除塵脫硫,煙氣處理,綠色鋼鐵已是將來國家環保的一個重要目標。這就對燒結廠的環保設施與處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企業而言,需要找到一種價格合理高效的環保設施,以確保效益。經過對小型燒結廠房生產工藝的分析,我們發現燒結機在生產時會產生大量的煙塵、氣態污染物包括S02、NOx等污染性氣體。為了及時、準確、全面地掌握燒結機產生各種污染物的濃度及排放量等情況進而有效地進行燒結煙氣的處理與控制,可在燒結機的收集外排處理煙道上安裝煙氣排放連續檢測系統,以對燒結機的污染物排放進行實時處理與監控。本實用新型根據現有技術中而現有技術中正缺乏這樣一套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智能化、響應快、精度高的燒結煙氣工況適時響應控制收集處理系統來檢測燒結煙氣及處理各方面參數指標。為了達到所述效果,本實用新型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包括收集、處理與檢測控制三個部分,所述收集部分包括安裝在每個燒結爐上方的煙氣收集自由伸縮罩與收集罩聯通的通風管道,多個通風管道連接在一條通風巷中,所述通風巷一端設有引風機,另一端連接到處理管中,處理管內裝有煙氣流量計和壓力計,所述處理部分包括處理管所連接的袋式除塵器以及脫硫塔,最后連接煙 ,所述處理管還連接檢測控制組,所述檢測控制組連接顯示控制報警器。優選的,所述通風管道口上設有煙氣可根據燒結爐高自由伸縮的收集罩。優選的,所述多條通風巷均連接在一條總管道上,并經由總管道連接到處理部分,所述總管道的兩端均設有引風機。優選的,所述檢測控制組包括連接上位機的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連接壓力計、流量計、煙氣濃度分析儀以及濁度儀。經過處理管的煙氣的壓力流量參數分別經流量計與壓力計檢測,傳輸到檢測控制組并進行實時顯示。優選的,所述檢測控制組連接脫硫塔,并控制脫硫塔的脫硫劑用量。優選的,所述處理管末端連接煙 ,處理管和煙 之間設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一端設有回流引風機。當檢測處理后的煙氣達標時,回流引風機不啟動,煙氣直接由煙囪排出。而一旦檢測系統發現煙氣中指標不合格時,則控制部分啟動回流引風機,將煙氣重新引到脫硫塔中再次進行處理,直至排放達標。這樣確保排出的煙氣符合要求。優選的,所述檢測控制組連接回流引風機,并控制回流引風機的開啟與關閉。由于采用了所述技術方案,系統通過燒結煙氣收集子系統可以將廠房內燒結爐產生的燒結煙氣良好的收集,然后通過檢測器把煙氣的現場數據在有效時間內傳遞到控制柜的中央處理單元,并加以分析,進而有效控制整個系統的運行參數,并通過數據分析判斷煙氣排放指標將這些參數反饋,用于控制各個工作部件的工作狀況,控制煙氣處理排放效果及系統煙氣凈化效率。
以下結合附圖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圖I為本實用新型煙氣收集部分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煙氣處理檢測控制部分結構框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煙氣處理檢測控制組的結構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檢測系統控制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I所示,本實用新型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包括收集、處理與檢測控制三個部分,所述收集部分包括安裝在每個燒結爐I上方設有可以根據燒結爐高度自由伸縮的煙氣收集罩21,煙氣收集罩21與通風管道2連接,多個通風管道2連接在一條通風巷3中,所述通風巷3 —端設有引風機4,另一端經過總通風道連接到處理管5中,處理管5內裝有煙氣流量計51和壓力計52,所述處理部分包括處理管5所連接的袋式除塵器6以及脫硫塔7,最后連接煙 10,所述處理管5還連接檢測控制組8,所述檢測控制組8連接顯示控制報警器9。所述通風管道2 口上設有可根據燒結爐高度自由伸縮的煙氣收集罩21。所述多條通風巷3均連接在一條總管道道31上,并經由總管道31連接到檢測處理部分,所述總管道道31的兩端均設有引風機4引風機4具有將燒結煙氣引入處理系統的功能,當燒結煙氣濃度過高時引風機4可引入新鮮空氣將煙氣進行稀釋處理便于處理與檢測,當系統停止工作時引風機4可繼續進行引風對系統管道進行清理。如圖2、圖3所示,所述檢測以及控制部分由檢測控制組8包括連接上位機81的PLC控制器82組成,所述PLC控制器82連接壓力計、流量計、濁度儀、煙氣濃度分析儀及回流引風機83,實時將煙氣濃度指標進行顯示分析并發出相關指令控制相關操作。所述檢測控制組8連接脫硫塔7,并控制脫硫塔7的脫硫劑用量。所述煙氣處理部分末端連接煙囪10,煙氣處理部分和煙 10之間設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一端設有回流引風機83。如圖3所示,工作時,首先是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系統將燒結煙氣進行收集,啟動引風機4將通風管道2內氣壓形成負壓區,這樣燒結煙氣在大氣壓作用下進入煙氣收集罩21,不會四處飄散。在系統工作時當煙氣管道堵塞以及管道破裂時管道內氣壓會產生驟變,通過壓力計實時了解煙道壓力情況,進而出現故障可以通過檢測控制組8與顯示報警器9進行報警,實現安全作業。收集后的燒結煙氣經過處理管道5,到袋式除塵器6以及脫硫塔7,最后連接煙囪10排放。在清潔煙氣的同時,檢測控制部分的檢測控制組8檢測系統實時檢測燒結煙氣收集處理狀況,對于處理前煙氣的監測本實用新型采用采用濁度儀,考慮處理前煙氣含塵量大溫度、濕度高的特點,此時采用濁度儀檢測效果相對較為明顯,此時只需將粉塵濃度檢測顯示,便于操作人員實時方便的了解燒結煙氣產生及收集狀況,煙氣經過處理后的二次檢測,采用煙氣濃度分析儀分為粉塵濃度的檢測及煙氣成分濃度的檢測,該系統既能實時監測煙塵煙氣濃度,如果粉塵與煙氣濃度任意一項不符合排放標準,控制器都將控制回流引風機將煙氣進行回流到脫硫塔,進行二次煙氣處理直至符合排放要求。與此同時檢測控制部分可以根據煙氣監測儀提供的煙塵各項指標進行進一步分析后又能合理檢測脫硫除塵系統的效率對整個處理部分進行處理效果作出評價對燒結煙氣處理系統評價提供合理數據,方便整體系統的進一步完善與改進。既可以實時了解燒結煙氣處理后的狀況,同時可以評價煙氣處理系統的效率。在顯示報警器9,控制人員能及時掌握煙氣處理情況,而出現故障或者煙氣指數超標時,顯示報警器9也會發出警報。。本實用新型通過現場采集方式,測定污染物濃度及煙氣壓力、溫度、流量等參數,對脫硫劑投放量,煙氣排放等進行控制。使用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可對固定污染源的污染物進行合理完好收集及對處理排放情況進行實時監控,及時了解生產設施的運行工況與污染物排放達標狀況,節約能耗、物耗資源,提高燒結煙氣收集與處理運行穩定性、檢測精度與煙氣處理效果。并根據檢測出的結果反饋,控制環保設備的使用狀態。
權利要求1.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包括收集、處理與檢測控制三個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部分包括安裝在每個燒結爐(I)上方設有可以根據燒結爐高度自由伸縮的煙氣收集罩(21),煙氣收集罩(21)與通風管道(2)連接,多個通風管道(2)連接在一條通風巷(3 )中,所述通風巷(3 ) —端設有引風機(4 ),另一端連接到處理管(5 )中,處理管(5 )內安裝有煙氣流量計(51)和壓力計(52 ),所述處理部分包括處理管(5 )所連接的袋式除塵器(6)以及脫硫塔(7),最后連接煙 (10),所述處理管(5)還連接檢測控制組(8),所述檢測控制組(8 )連接顯示控制報警器(9 )。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風管道(2) 口上設有可根據燒結爐高度自由伸縮的煙氣收集罩(21)。
3.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條通風巷(3)均連接在一條總管道道(31)上,并經由總管道(31)連接到檢測處理部分,所述總管道道(31)的兩端均設有引風機(4)。
4.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控制組(8)包括連接上位機(81)的PLC控制器(82),所述PLC控制器(82)連接壓力計、流量計、濁度儀、煙氣濃度分析儀及回流引風機(83)。
5.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控制組(8 )連接脫硫塔(7 ),并控制脫硫塔(7 )的脫硫劑投放量。
6.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經過處理達標排放的煙氣連接煙 (10),脫硫塔(7)和煙 (10)之間設有回流管道,所述回流管道一端設有回流引風機(83)。
7.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控制組(8)連接回流引風機(83),并控制回流引風機(83)的開啟與關閉。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智能化、響應快、精度高的燒結煙氣工況適時響應控制收集處理系統來檢測燒結煙氣及處理各方面參數指標。為了達到所述效果,本實用新型小型燒結爐煙氣收集與處理檢測控制系統,包括收集、處理與檢測控制三個部分,所述收集部分包括安裝在每個燒結爐上方的煙氣收集自由伸縮罩與收集罩聯通的通風管道,所述處理管還連接檢測控制組,所述檢測控制組連接顯示控制報警器及煙氣回流引風管。所述煙氣處理部分包括處理管包括安裝在其內部的煙氣流量與壓力計以及所連接的袋式除塵器以及脫硫塔,最后連接煙囪。由于采用了所述技術方案有效控制整個系統的運行參數,并通過數據分析判斷煙氣排放指標將這些參數反饋,用于控制各個工作部件的工作狀況,控制煙氣處理排放效果及系統煙氣凈化效率。
文檔編號B01D53/50GK202715319SQ20122024291
公開日2013年2月6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2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23日
發明者夏鳳毅, 盛成龍, 王沛, 趙修華, 馬許瓊, 劉爽, 梁偉健, 邵敏超 申請人:金華華東環保設備有限公司, 舟山世紀太平洋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