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熱能可回收式活性炭再生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熱能可回收式活性炭再生爐。
背景技術:
活性炭目前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有機氣體去除領域,如吸附焦化廠V0C,吸附燒結產生的多環(huán)芳烴氣體大都使用活性炭吸附裝置,如何對使用后的活性炭進行脫附再生,是活性炭在這些領域大規(guī)模應用的關鍵。目前活性炭的脫附再生大都基于熱脫附,即在加熱條件下使有機氣體逸出,從而使活性炭得到再生,但熱脫附的熱能損失較大,往往沒有回收利用,因此需要一種高效節(jié)能的活性炭熱再生爐。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xiàn)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熱能可回收式活性炭再生爐。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熱能可回收式活性炭再生爐,包括爐體,活性炭置于爐體內的電加熱板上,其在于,在爐體內頂部安有氣體導流口,氣體導流口通過廢氣導流管與氣體收集囊連通,氣體收集囊再通過輸氣管將廢氣輸送至電加熱板下部點燃。優(yōu)選的,在爐體內上部安有錐形集氣罩,活性炭加熱逸出的廢氣經錐形集氣罩上口進入氣體導流口。優(yōu)選的,輸氣管末端安有點火器。優(yōu)選的,廢氣導流管上安有抽氣泵。本實用新型對活性炭再生過程中釋放的可燃氣體進行收集并回流至爐底進行燃燒,對再生爐進行加熱,從而使得活性炭再生過程需要的熱能部分自給,同時很好地解決了活性炭再生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氣排放問題,減少廢氣排放對環(huán)境的污染。
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圖中,I —爐體;2—電加熱板;3-活性炭;4 —集氣罩;5 —氣體導流口 ;6 —廢氣導流管;7—氣體收集囊;8—輸氣管。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描述:如圖1所示,熱能可回收式活性炭再生爐,包括爐體1,活性炭3置于爐體I內的電加熱板2上,在爐體I內頂部安有氣體導流口 5,在爐體I內上部安有錐形集氣罩4,活性炭3加熱逸出的廢氣經錐形集氣罩4上口進入氣體導流口 5,氣體導流口 5通過廢氣導流管6與氣體收集囊7連通,氣體收集囊7再通過輸氣管8將廢氣輸送至電加熱板2下部點燃。[0013]進一步的,輸氣管8末端安有點火器,便于點火;廢氣導流管6上安有抽氣泵,便于收集廢氣。操作步驟:1、將待再生的活性炭3置于爐體I內的電加熱板2上;2、啟動電加熱板2內的電阻絲對活性炭3進行加熱;3、隨著溫度升高,活性炭3中的有機氣體將被脫附出來,經過集氣罩4,通過氣體導流口 5進入廢氣導流管6,再進入氣體收集囊7 ;4、當氣體收集囊中7的氣體壓力達到一定值時,氣體收集囊中7的橡膠出氣口被撐開,輸氣管8末端的廢氣點火,可燃性廢氣被燃燒,對爐體進行加熱;5、隨著廢氣被燃燒,氣體收集囊中7的氣體壓力降低到一定值時,氣體收集囊中7的橡膠出氣口關閉,繼續(xù)收集廢氣,待氣體壓力達到一定值時進行下一次點火。
權利要求1.一種熱能可回收式活性炭再生爐,包括爐體,活性炭置于爐體內的電加熱板上,其特征在于:在爐體內頂部安有氣體導流口,氣體導流口通過廢氣導流管與氣體收集囊連通,氣體收集囊再通過輸氣管將廢氣輸送至電加熱板下部點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能可回收式活性炭再生爐,其特征在于:在爐體內上部安有錐形集氣罩,活性炭加熱逸出的廢氣經錐形集氣罩上口進入氣體導流口。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能可回收式活性炭再生爐,其特征在于:輸氣管末端安有點火器。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熱能可回收式活性炭再生爐,其特征在于:廢氣導流管上安有抽氣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熱能可回收式活性炭再生爐,以解決目前活性炭熱脫附的熱能損失較大的問題。它包括爐體,活性炭置于爐體內的電加熱板上,其在于,在爐體內頂部安有氣體導流口,氣體導流口通過廢氣導流管與氣體收集囊連通,氣體收集囊再通過輸氣管將廢氣輸送至電加熱板下部點燃。本實用新型對活性炭再生過程中釋放的可燃氣體進行收集并回流至爐底進行燃燒,對再生爐進行加熱,從而使得活性炭再生過程需要的熱能部分自給,同時很好地解決了活性炭再生過程中產生的有機廢氣排放問題,減少廢氣排放對環(huán)境的污染。
文檔編號B01J20/34GK203061189SQ201220565500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31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31日
發(fā)明者劉尚超, 薛改鳳, 王麗娜, 吳亮軍, 段建峰, 張壘, 劉璞, 張楠, 付本全 申請人:武漢鋼鐵(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