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4922159閱讀:155來源:國知局
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包括安裝于架體上的塵降室,塵降室內沿軸線方向由左向右設有U型波浪除塵裝置、迷宮式除塵裝置和滾筒式除塵裝置,塵降室下面對應設置有集灰斗,U型波浪除塵裝置由倒置U型板和其槽底的多個導風翅連接組成,相鄰導風翅之間的U型板上設有通風口,迷宮式除塵裝置由多個片狀孔板組成,相鄰孔板上的孔交錯布置,滾筒式除塵裝置包括多個由動力設備帶動的濾筒,各濾筒的筒體由骨架、聚四氟微孔薄膜和不銹鋼膜網依次連接組成,進氣口垂直于各筒體表面。本發明處理灰量大,可解決高濕度、高溫、高腐蝕、高粘度粉塵,能適應各種工況環境使用,除塵效果好,適應新的環保排放標準,使用壽命長。
【專利說明】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除塵器,特別是指一種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
【背景技術】
[0002]中國近年來空氣污染問題日益加重,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大國,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將面臨空氣污染不斷加重的嚴竣局面。隨著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煙氣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問題日益突出,大氣環境污染控制問題,不斷引起全世界廣泛高度重視,發展高效、節能、高性價比的煙氣凈化設備(除塵設備)及技術是從根本解決發展與環保,當前與長遠的不同訴求。
[0003]除塵器使用的種類很多,目前用的比較多的是布袋除塵器。布袋除塵器對粉塵的除塵效率較高,但是由于布袋除塵器表面過濾不均勻,局部的過濾速度又過大,以及需要壓縮空氣通過脈沖閥進行清灰等,這些缺陷導致了除塵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其處理灰量大,可以解決高濕度、高溫度、高腐蝕性、高粘度粉塵,能適應各種不同工況環境使用,除塵效果好,適應新的環保排放標準,提高和保護了環境,使用壽命長。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包括安裝于架體上的塵降室,所述塵降室上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其中所述塵降室內腔沿軸線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設置有U型波浪除塵裝置、迷宮式除塵裝置和滾筒式除塵裝置,所述U型波浪除塵裝置、迷宮式除塵裝置和滾筒式除塵裝置位于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所述塵降室的底部與U型波浪除塵裝置、迷宮式除塵裝置和滾筒式除塵裝置位置對應的部位分別連接集灰斗,所述U型波浪除塵裝置包括固定于塵降室內腔且沿塵降室軸線方向延伸的倒置U型板,所述U型板的槽底由左向右間隔設置有多個導風翅,各所述導風翅與塵降室的軸線垂直或交叉,所述U型板上位于相鄰兩個導風翅之間的部位分別設置有通風口,所述迷宮式除塵裝置由多個由左向右間隔設置的片狀孔板組成,各孔板與塵降室的軸線垂直或交叉,相鄰孔板上的孔呈交錯布置,所述滾筒式除塵裝置包括多個安裝于塵降室內腔且由動力設備及傳動裝置帶動轉動的濾筒,各濾筒包括筒體,所述筒體兩端分別連接封堵端板和出氣端板,所述筒體內腔沿軸向穿置有滾筒軸,所述滾筒軸的兩端分別穿過并固定于封堵端板和出氣端板,各所述筒體由筒形骨架、包裹于骨架外表面的筒形聚四氟微孔薄膜和附著于聚四氟微孔薄膜外表面的筒形不銹鋼膜網組成,所述進氣口垂直于各筒體表面。
[0006]所述導風翅的縱截面呈拋物線形,且導風翅的懸置端朝右下方延伸。
[0007]所述U型板的一端設置于進氣口右側的塵降室內腔上端,所述U型板的另一端設置于靠近迷宮式除塵裝置的塵降室內腔下端。
[0008]多個所述孔板相互平行,各孔板的下端相對其上端向右下方傾斜。
[0009]所述聚四氟微孔薄膜通過環形第一鎖扣與所述骨架兩端連接,所述不銹鋼膜網通過環形第二鎖扣與骨架的兩端連接。
[0010]所述塵降室的內腔設置有兩個呈前后分布且沿豎直方向放置的第一、二隔板,各所述筒體上靠近出氣端板的一端密封固定于第一隔板上,所述第二隔板上設置有多個排氣孔,所述排氣孔與所述出氣口相通,所述第二隔板上連接有多個帶座軸承,各所述滾筒軸另一端穿過第二隔板后與對應的帶座軸承連接。
[0011]所述出氣端板由圓環板和位于圓環板內腔的十字形肋板連接而成,所述肋板與圓環板之間形成四個通孔,所述滾筒軸的一端垂直穿過肋板的中心。
[0012]所述傳動裝置為鏈輪或皮帶輪傳動機構,各所述濾筒的滾筒軸一端與鏈輪或皮帶輪傳動機構的鏈輪或皮帶輪連接固定。
[0013]各所述濾筒的筒體上分別安裝有第一調整壓套、第一密封座套和第一密封壓蓋,各所述筒體與第一密封壓蓋之間分別設置有V型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壓蓋和第一密封座套分別位于第一隔板的前、后面,各所述第一密封壓蓋與第一隔板之間分別設置有0型第二密封圈,各所述第一密封座套、第一密封壓蓋與第一隔板通過鎖緊螺栓連接固定,各所述第一調整壓套的前端分別塞入相應的第一密封座套后端與筒體之間的間隙內,各所述第一調整壓套、第一密封座套及筒體之間設置有0型第五密封圈,各所述第一調整壓套與第一密封座套通過鎖緊螺栓連接固定。
[0014]各所述濾筒的滾筒軸上分別安裝有第二密封壓蓋、第二密封座套和第二調整壓套,各所述滾筒軸與第二密封壓蓋之間分別設置有V型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座套和第二密封壓蓋分別位于塵降室前板的前、后面,各所述第二密封壓蓋與前板之間分別設置有0型第四密封圈,各所述第二密封座套、第二密封壓蓋與前板通過鎖緊螺栓連接固定,各所述第二調整壓套的后端分別塞入相應的第二密封座套前端與滾筒軸之間的間隙內,各所述第二調整壓套、第二密封座套與滾筒軸之間設置有0型第六密封圈,各所述第二調整壓套與第二密封座套通過鎖緊螺栓連接固定。
[0015]采用上述方案后,本發明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通過在塵降室內腔位于進氣口與出氣口之間依次設置U型波浪除塵裝置、迷宮式除塵裝置和滾筒式除塵裝置,含塵氣體首先通過U型波浪除塵裝置進行一級沉降,大顆粒粉塵受到U型板及各導風翅的撞擊而向下,受慣性力作用、粉塵自然落在U型波浪除塵裝置下方的集灰斗內;細小的粉塵隨氣流折向迷宮式除塵裝置進行二級沉降,在多個孔板作用下氣體流速下降且產生多項變化,粉塵在壓力、撞擊力、流速降低等因素作用下與氣流進行分解、分解后的粉塵落入迷宮式除塵裝置下方的集灰斗內;沒有分解出的細微粉塵,隨著氣流向上,進入滾筒式除塵裝置內部,經各濾筒轉動產生的離心力、環繞力、摩擦力綜合處理的含塵氣體進入由聚四氟微孔薄膜和不銹鋼膜網過濾,粉塵與煙氣經完全分離后,清潔氣體由出氣口排出,本發明處理灰量大,除塵效果好,利用筒體由筒形骨架和包裹于筒形骨架外表面聚四氟微孔薄膜和不銹鋼膜網制成,使超細不銹鋼膜網附在聚四氟微孔薄膜之上,二者結合具有阻燃,耐高溫,耐酸堿特點,可滿足大多數場合廢氣排放溫度的要求;聚四氟微孔薄膜具有很好的疏水性,水滴的滑落角>15.V,在處理含濕量高的氣體時,不糊袋、不堵塞,塵餅剝離率>95% ;具有很強的耐酸堿性,避免了聚四氟微孔薄膜與空氣的摩擦損壞,可以解決高濕度、高溫度、高腐蝕性、高粘度粉塵,能適應各種不同工況環境使用,適應新的環保排放標準,提高和保護了環境,使用壽命長;另外三個除塵裝置可根據現場工況環境的需要設計尺寸,盡可能減少除塵器的占地空間,真正做到最合理的空間布置;并且滾筒式除塵裝置中各濾筒的不銹鋼網膜及聚四氟微孔薄膜與現有的布袋除塵器的濾布比較更具耐老化性,它的使用壽命是布袋除塵器的濾布使用壽命的2-3倍以上。
[0016]本發明的進一步有益效果是:將導風翅的縱截面設計為拋物線形,且導風翅的懸置端朝右下方延伸,這樣設計使粉塵碰撞到導風翅上,受慣性力直接落入U型波浪除塵裝置下方的集灰斗中,提高了集灰效率。
[0017]本發明的進一步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各濾筒的筒體上安裝第一調整壓套、第一密封座套和第一密封壓蓋,使各第一密封座套、第一密封壓蓋與第一隔板連接在一起,各第一調整壓套的前端分別塞入相應的第一密封座套后端與筒體之間的間隙內,各第一調整壓套與第一密封座套通過鎖緊螺栓連接固定,這樣設計保證各濾筒筒體與第一隔板之間的固定連接,在各筒體與第一密封壓蓋之間分別設置V型第一密封圈,各第一密封壓蓋與第二隔板之間分別設置0型第二密封圈,各第一調整壓套、第一密封座套及筒體之間設置0型第五密封圈,保證各濾筒筒體與第一隔板之間及各部件之間的密封作用,并根據使用時間及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及第五密封圈的磨損情況,通過調整鎖緊螺栓對密封圈施加壓力,增加濾筒筒體與第一隔板之間的密封度。
[0018]本發明的進一步有益效果是:通過在各濾筒的滾筒軸上安裝第二密封壓蓋、第二密封座套和第二調整壓套,使各第二密封座套、第二密封壓蓋與塵降室前板連接,各第二調整壓套后端分別塞入相應的第二密封座套前端與滾筒軸之間的間隙內,各第二調整壓套與第二密封座套連接固定,這樣設計保證各濾筒的滾筒軸與塵降室前板之間的固定連接,在各滾筒軸與第二密封壓蓋之間設置V型第三密封圈,各第二密封壓蓋與塵降室前板之間設置0型第四密封圈,各第二調整壓套、第二密封座套與滾筒軸之間設置0型第六密封圈,這樣設計保證各濾筒的滾筒軸與塵降室前板之間及各部件之間的密封作用,并根據使用時間及第三密封圈、第四密封圈及第六密封圈的磨損情況,通過調整鎖緊螺栓對密封圈施加壓力,增加濾筒滾筒軸與塵降室前板之間的密封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發明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的左視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的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的除塵氣流分流示意圖;
圖5為圖1中的濾筒式除塵裝置俯視結構局部剖視圖;
圖6為本發明的濾筒式除塵裝置的出氣端板結構示意圖;
圖7為圖5的局部A放大示意圖;
圖8為圖5的局部B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發明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0021]如圖1至圖3所示,本發明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包括安裝于架體49上的筒形塵降室1,塵降室I的左側設置有進氣口 2,塵降室I的后表面右側設置有出氣口 3,塵降室I內腔沿軸向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設置有U型波浪除塵裝置4、迷宮式除塵裝置5和滾筒式除塵裝置6,U型波浪除塵裝置4、迷宮式除塵裝置5和滾筒式除塵裝置6位于進氣口2和出氣口 3之間。塵降室I的底部與U型波浪除塵裝置4、迷宮式除塵裝置5和滾筒式除塵裝置6位置對應的位置分別連接第一集灰斗7、第二集灰斗8和第三集灰斗9。
[0022]U型波浪除塵裝置4包括固定于塵降室I內腔且沿塵降室軸線方向延伸的倒置U型板10,u型板10的一端設置于進氣口 2右側的塵降室I內腔上端,另一端設置于靠近迷宮式除塵裝置5的塵降室I內腔下端,U型板10的槽底由左向右間隔設置有多個導風翅11,導風翅11的縱截面呈拋物線形,導風翅11的懸置端朝右下方延伸,各導風翅11與塵降室I的軸線垂直或交叉,U型板10上位于相鄰兩個導風翅11之間的部位分別設置有通風口 12。
[0023]迷宮式除塵裝置5由多個由左向右間隔設置的片狀孔板13組成,多個孔板13相互平行,各孔板13的下端相對其上端向右下方傾斜,各孔板13與塵降室I的軸線垂直或交叉,相鄰孔板13上的孔14呈交錯布置。
[0024]結合圖5所示,滾筒式除塵裝置6包括多個安裝于塵降室I內腔的濾筒16,各濾筒16之間相互平行且分別垂直于塵降室I的前板34。各濾筒16包括筒體17和穿置在筒體17軸心線位置的滾筒軸18,各筒體17兩端分別垂直連接封堵端板19和出氣端板20,各濾筒16的封堵端板19安裝于各筒體17的前端,各濾筒16的出氣端板20安裝于各筒體17的后端。各濾筒16的滾筒軸18前端穿過各封堵端板19又穿過前板34后與鏈輪傳動機構的鏈輪24連接,此處也可以采用皮帶輪傳動機構,使滾筒軸18前端與皮帶輪連接。鏈輪傳動機構由電機15和減速機帶動,各滾筒軸18和各封堵端板19焊接在一起。結合圖6所示,出氣端板20由圓環板21和位于圓環板21內腔的十字形肋板22連接而成,肋板22與圓環板21之間形成四個通孔23,各滾筒軸18的后端分別垂直穿過肋板22的中心,各滾筒軸18與各肋板22之間焊接在一起。各筒體17是由筒形骨架25、包裹于骨架25外表面的筒形聚四氟微孔薄膜26和附著于聚四氟微孔薄膜26外表面的筒形不銹鋼膜網27連接制成。聚四氟微孔薄膜26通過環形第一鎖扣28與骨架25兩端連接,不銹鋼膜網27通過環形第二鎖扣29與骨架25的兩端連接。第一鎖扣28是由第一開口環32和第一開口環32開口端上連接的第一鎖銷33組成。第二鎖扣29的結構與第一鎖扣28相同,此處不再贅述。進氣口 2垂直于各筒體17表面。位于滾筒式除塵裝置6位置的塵降室I內腔設置有兩個呈前后分布且沿豎直方向放置的第一隔板30和第二隔板31。
[0025]如圖7所示,各濾筒16的筒體17后端分別安裝有第一調整壓套37、第一密封座套38和第一密封壓蓋39,各筒體17與第一密封壓蓋39之間分別設置有V型橡膠第一密封圈40,第一密封壓蓋39和第一密封座套38分別位于第一隔板30的前、后面,各第一密封座套38、第一密封壓蓋39與第一隔板30之間通過調整鎖緊螺栓連接固定,各第一密封壓蓋39與第一隔板30之間分別設置有0型橡膠第二密封圈41。各第一調整壓套37的前端分別塞入相應的第一密封座套38后端與筒體17之間的間隙內,各第一調整壓套37與第一密封座套38之間通過調整鎖緊螺栓連接固定,各第一調整壓套37、第一密封座套38及筒體17之間設置0型橡膠第五密封圈42。第二隔板31上設置有多個排氣孔35,排氣孔35與出氣口3相通,第二隔板31上連接有多個與各濾筒16位置對應的帶座軸承36,各滾筒軸18后端穿過第二隔板31后與對應的帶座軸承36連接。[0026]結合圖8所示,各濾筒16的滾筒軸18的前端分別安裝有第二密封壓蓋43、第二密封座套44和第二調整壓套45,各滾筒軸18與第二密封壓蓋43之間分別設置有V型橡膠第三密封圈46,第二密封座套44和第二密封壓蓋43分別位于塵降室的前板34的前、后面,各第二密封壓蓋43與前板34之間分別設置有0型橡膠第四密封圈47。各第二密封座套44、第二密封壓蓋43與前板34通過鎖緊螺栓連接固定,各第二調整壓套45的后端分別塞入相應的第二密封座套44前端與滾筒軸18之間的間隙內,各第二調整壓套45與第二密封座套44通過鎖緊螺栓連接固定,各第二調整壓套45、第二密封座套44與滾筒軸18之間設置0型橡膠第六密封圈48。
[0027]使用時,含塵氣體從塵降室I的進氣口 2進入,首先通過U型波浪除塵裝置4進行一級沉降,大顆粒粉塵受到U型板10及各導風翅11的撞擊而向下,受慣性力作用、粉塵自然落在U型波浪除塵裝置4下方的第一集灰斗7內;細小的粉塵隨氣流折向迷宮式除塵裝置5進行二級沉降,在多個孔板13作用下,氣體流速下降且產生多項變化,粉塵在壓力、撞擊力、流速降低等因素作用下與氣流進行分解、分解后的粉塵落入迷宮式除塵裝置5下方的第二集灰斗8內;沒有分解出的細微粉塵,隨著氣流向上,進入滾筒式除塵裝置6內部進行三級沉降,經各濾筒16轉動產生的離心力、環繞力、摩擦力綜合處理的含塵氣體進入由聚四氟微孔薄膜26和不銹鋼膜網27過濾,粉塵與煙氣經完全分離后,清潔氣體由出氣口 3排出。
[0028]以上所述實施例僅是為充分說明本發明而所舉的較佳的實施例,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不限于此。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基礎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變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包括安裝于架體上的塵降室,所述塵降室上設置有進氣口和出氣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塵降室內腔沿軸線方向由左向右依次設置有U型波浪除塵裝置、迷宮式除塵裝置和滾筒式除塵裝置,所述U型波浪除塵裝置、迷宮式除塵裝置和滾筒式除塵裝置位于進氣口和出氣口之間,所述塵降室的底部與U型波浪除塵裝置、迷宮式除塵裝置和滾筒式除塵裝置位置對應的部位分別連接集灰斗,所述U型波浪除塵裝置包括固定于塵降室內腔且沿塵降室軸線方向延伸的倒置U型板,所述U型板的槽底由左向右間隔設置有多個導風翅,各所述導風翅與塵降室的軸線垂直或交叉,所述U型板上位于相鄰兩個導風翅之間的部位分別設置有通風口,所述迷宮式除塵裝置由多個由左向右間隔設置的片狀孔板組成,各孔板與塵降室的軸線垂直或交叉,相鄰孔板上的孔呈交錯布置,所述滾筒式除塵裝置包括多個安裝于塵降室內腔且由動力設備及傳動裝置帶動轉動的濾筒,各濾筒包括筒體,所述筒體兩端分別連接封堵端板和出氣端板,所述筒體內腔沿軸向穿置有滾筒軸,所述滾筒軸的兩端分別穿過并固定于封堵端板和出氣端板,各所述筒體由筒形骨架、包裹于骨架外表面的筒形聚四氟微孔薄膜和附著于聚四氟微孔薄膜外表面的筒形不銹鋼膜網組成,所述進氣口垂直于各筒體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導風翅的縱截面呈拋物線形,且導風翅的懸置端朝右下方延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的一端設置于進氣口右側的塵降室內腔上端,所述U型板的另一端設置于靠近迷宮式除塵裝置的塵降室內腔下端。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多個所述孔板相互平行,各孔板的下端相對其上端向右下方傾斜。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四氟微孔薄膜通過環形第一鎖扣與所述骨架兩端連接,所述不銹鋼膜網通過環形第二鎖扣與骨架的兩端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塵降室的內腔設置有兩個呈前后分布且沿豎直方向放置的第一、二隔板,各所述筒體上靠近出氣端板的一端密封固定于第一隔板上,所述第二隔板上設置有多個排氣孔,所述排氣孔與所述出氣口相通,所述第二隔板上連接有多個帶座軸承,各所述滾筒軸另一端穿過第二隔板后與對應的帶座軸承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氣端板由圓環板和位于圓環板內腔的十字形肋板連接而成,所述肋板與圓環板之間形成四個通孔,所述滾筒軸的一端垂直穿過肋板的中心。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裝置為鏈輪或皮帶輪傳動機構,各所述濾筒的滾筒軸一端與鏈輪或皮帶輪傳動機構的鏈輪或皮帶輪連接固定。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濾筒的筒體上分別安裝有第一調整壓套、第一密封座套和第一密封壓蓋,各所述筒體與第一密封壓蓋之間分別設置有V型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壓蓋和第一密封座套分別位于第一隔板的前、后面,各所述第一密封壓蓋與第一隔板之間分別設置有O型第二密封圈,各所述第一密封座套、第一密封壓蓋與第一隔板通過鎖緊螺栓連接固定,各所述第一調整壓套的前端分別塞入相應的第一密封座套后端與筒體之間的間隙內,各所述第一調整壓套、第一密封座套及筒體之間設置有O型第五密封圈,各所述第一調整壓套與第一密封座套通過鎖緊螺栓連接固定。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迷宮環繞離心網膜式除塵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濾筒的滾筒軸上分別安裝有第二密封壓蓋、第二密封座套和第二調整壓套,各所述滾筒軸與第二密封壓蓋之間分別設置有V型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座套和第二密封壓蓋分別位于塵降室前板的前、后面,各所述第二密封壓蓋與前板之間分別設置有O型第四密封圈,各所述第二密封座套、第二密封壓蓋與前板通過鎖緊螺栓連接固定,各所述第二調整壓套的后端分別塞入相應的第二密封座套前端與滾筒軸之間的間隙內,各所述第二調整壓套、第二密封座套與滾筒軸之間設置有O型第六密封圈,各所述第二調整壓套與第二密封座套通過鎖緊螺栓連接固 定。
【文檔編號】B01D50/00GK103446832SQ201310361236
【公開日】2013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13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8月19日
【發明者】冀文平 申請人:冀文平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城| 饶阳县| 永新县| 和平区| 山东省| 西昌市| 临桂县| 双鸭山市| 保定市| 读书| 宜宾市| 泰来县| 丰台区| 平利县| 崇仁县| 车致| 武陟县| 靖远县| 汨罗市| 于田县| 来安县| 梁平县| 深水埗区| 莲花县| 剑河县| 南开区| 临城县| 武平县| 高陵县| 龙岩市| 永福县| 武隆县| 宁远县| 延安市| 保定市| 敦化市| 剑阁县| 兴义市| 加查县| 河曲县| 左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