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種抗菌濾料,其特征在于:該濾料包括濾料本體(1)、聚丙烯酰胺微孔薄膜(2)和致密層(3),聚丙烯酰胺微孔薄膜(2)連接在濾料本體(1)和致密層(3)之間;
所述的聚丙烯酰胺微孔薄膜(2)通過冷等離子體工藝在濾料本體(1)一表面形成;致密層(3)通過靜電紡絲工藝在聚丙烯酰胺微孔薄膜(2)表面形成。
2.一種抗菌濾料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整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采用冷等離子體工藝預處理濾料表面;
步驟20)制備羧甲基殼聚糖/銀紡絲液;
步驟30)采用靜電紡絲工藝,將步驟20)制備的羧甲基殼聚糖/銀紡絲液電紡在步驟10)預處理后的濾料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濾料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10)具體包括:將濾料放入真空反應室中,開啟真空泵,向真空反應室中通入工作氣體;然后打開冷等離子體處理儀,產生冷等離子體,預處理濾料表面;隨后向真空反應室中通入丙烯酰胺氣體,在預處理后的濾料表面形成聚丙烯酰胺微孔薄膜。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濾料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預處理濾料表面過程中,冷等離子體處理儀的輸出功率為50~400 W,預處理時間為30~120 S,真空反應室的真空度為1~20 Pa。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濾料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向真空反應室中通入丙烯酰胺氣體時,冷等離子體處理儀的輸出功率為50~400 W,聚合時間為7~10 min,真空反應室的真空度在1~100 Pa以下。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濾料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0)具體包括:配制質量濃度為1~5%的羧甲基殼聚糖水溶液,向羧甲基殼聚糖水溶液中加入硝酸銀,形成混合溶液;混合溶液中硝酸銀溶液的質量濃度為0.5~1.25%;將混合溶液在避光環境下攪拌2 h后,進行等離子體處理,使混合溶液中的銀離子還原成納米銀,得到羧甲基殼聚糖/銀紡絲液。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濾料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進行等離子體處理的過程中,工作氣體為氧氣、氮氣、氬氣或氦氣,輸出功率為50~400 W,處理時間為1~5 min,處理時的真空度為1~10 Pa。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濾料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30)具體包括:將羧甲基殼聚糖/銀紡絲液置于靜電紡絲設備的微量注射泵中,將濾料卷繞在自動收卷裝置上,微量注射泵正對濾料表面,開啟靜電紡絲設備和自動收卷裝置,將羧甲基殼聚糖/銀紡絲液電紡在預處理后的濾料表面,形成由納米纖維構成的致密層。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抗菌濾料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靜電紡絲設備工作時:靜電紡絲機高壓電源的正電壓為20~30 kV,負電壓為0~10 kV;微量注射泵的流速為0.8~1.2 mL/h;接收距離為19~22 cm;自動收卷裝置的卷繞速度為0.5~10 mm/min。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濾料的整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濾料由滌綸纖維、玻璃纖維、聚苯硫醚纖維、聚酰胺纖維和聚芳酯纖維中一種或任意組合制成。